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7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51篇
  36篇
综合类   241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71.
【目的】建立槟榔离体繁殖技术体系,为保护和保存槟榔优良种质资源及资源创新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成熟健康的槟榔果实为材料,探索不同消毒时间、不同激素浓度的MS培养基对芽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将成熟健康的槟榔果实浸泡在100 mg/L IAA 24 h后,去皮取种子置于0.1%HgCl2浸泡10 min消毒效果最佳,污染率为10%,萌芽率达94.75%;槟榔芽诱导最优激素组合培养基为MS+3.00 mg/L 6-BA+0.5 mg/L NAA,萌芽率最高达95.67%;将出芽材料转接于MS+1.0 mg/L NAA培养基中诱导生根,生根率和生根数分别达95.33%和7.33条。【结论】建立的槟榔种质资源离体繁殖技术操作性强、可行性高,为槟榔离体资源库的建立与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2.
抗甲霜灵辣椒疫霉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抗甲霜灵辣椒疫霉菌株的适生性,以田间自然产生及室内诱变获得的抗甲霜灵辣椒疫霉菌株为材料,测定了抗甲霜灵辣椒疫霉菌株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各菌株的游动孢子囊产生量为9.6×103~13.0×103个/mL,孢子囊释放率为61.3%~68.4%,游动孢子萌发率为35.3%~42.1%,适温条件下的菌丝平均生长速率约为10.28~11.55 mm/天;各菌株在含100μg/mL孔雀石绿的CA培养基上均不能生长,淀粉水解指数为0.18~0.95;接种辣椒、番茄、南瓜、西葫芦和茄子等果实所致病斑平均直径分别为34.11、18.47、30.19、37.78和32.73 mm。经方差分析,抗甲霜灵辣椒疫霉菌株的生物学性状与敏感菌株无显著差异,表明甲霜灵并未改变其生物学性状,辣椒疫霉对甲霜灵具有较高的抗性风险。  相似文献   
573.
选取不同辐照源(电子束、γ射线)及其不同剂量率(电子束2.11 k Gy∕s、8.44 k Gy∕s,γ射线0.25 k Gy∕h、6.00 k Gy∕h)考察其对病原微生物D10值(指将微生物总数降低至其初始值10%所需要的辐照剂量)、牛肉糜杀菌效果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辐照源及其不同剂量率处理对牛肉糜中添加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D10值及肉糜自身污染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无显著影响。肉糜红色参数a*随剂量增加而降低,2 k Gy处理即导致a*值明显下降,电子束处理a*值小于同剂量γ射线处理。辐照导致生牛肉糜风味下降,嗅感评分随剂量增加而降低,γ射线处理嗅感评分低于同剂量电子束处理。电子鼻能区分辐照与未辐照样本,但不同辐照方式间差异较小。牛肉糜电子舌滋味主要是苦味、鲜味和丰富度,辐照后苦味减弱、鲜味增强,但丰富度降低。  相似文献   
574.
农村集体经济对于促进农村居民增收,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乡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本身属性、所有制优势和现实物质基础3个方面分析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实现乡村共富的内在逻辑;并进一步从推进物质共富和精神共富两个层面分析通过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共富的实现路径;最后从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优化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共富的机制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75.
泸溪县某养猪场突发疾病,病猪精神沉郁,呼吸急促,四肢麻痹,行走无力,后肢或全身卧地不起,嘴、耳、四肢末端发绀,剖检可见头部、眼睑、面部及颈部皮下明显水肿,经实验室确诊该病为大肠杆菌感染所致的仔猪水肿病,对该猪场其他病猪采取相关治疗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76.
为了验证稻农禀赋对低碳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基于对浙江省水稻主产区稻农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计量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稻农禀赋对其低碳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农个体禀赋中受教育程度和是否村干部对其低碳技术采用行为呈显著正向影响,而稻农年龄则呈显著负向影响;稻农生产禀赋中是科技示范户、参加培训次数越多、水稻种植规模越大的稻农采用低碳农业技术的概率越高。建议从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升稻农资源禀赋和提升低碳技术精准性三个方面促进稻农低碳农业技术采用。  相似文献   
577.
过度施肥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发展,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强农业用水管理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正在推进的农田水利改革能否在促进农业用水方式改变的同时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但目前学界较少从农田水利改革视角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本研究利用云南省陆良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多元回归模型探索农田水利改革对当地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排放量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就灌溉区位条件较差的研究区域而言,在农业活动外部性约束机制尚未建立的背景下,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会导致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排放量增加,这与农户的增产激励行为紧密相关。具体来看,农田水利改革改变了试点村农户的轮作方式、种子用量及灌溉用水量,即由改革前早春农田撂荒或马铃薯少量种植向复耕或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转变,农田种子用量及灌溉用水量增加,使得当地农田面源污染风险增大。此外,非农就业比例在农户增产激励行为与农田水利改革之间发挥了一定的调节效应。在灌溉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进行农田水利改革时,应同步推进农田节水灌溉以及化肥减施、适施等行动,提高农户节水节肥意识,适时开展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推广,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