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1.
牛人工授精技术已在我县推开,但输配员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为更好开展本项业务,小结一下输配过程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2.
正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俗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为特征。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多为散发,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寒冷、闷热、潮湿、拥挤、通风不良、饲料突变、营养缺乏等因素可诱发本病。近年来,动物防疫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牛出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  相似文献   
33.
本文对当前专业研究所图书情报室存在的文献购置经费紧缺、人心浮动及人才结构不合理三个问题,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4.
土壤管理方式对果-草人工生态系统土壤性质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猛  张健  徐雄  廖尔华 《林业科学》2006,42(8):44-49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川中丘陵地区退耕还林后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覆盖处理土壤蓄涵水分、保温和降温效果优于其他处理,畜粪还园处理土壤密度最小;土壤养分值以畜粪还园处理最好;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均表现出差异性,以畜粪还园处理最好;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不同土壤管理方式的生态效益以刈割覆盖和畜粪还园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35.
内麦836(国审麦2008001)一、选育单位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二、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88天左右,比对照川麦107早熟3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中等,长势旺,冬季苗叶轻微黄尖。株高79cm左右,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好。  相似文献   
36.
一、蜀油636的选育配制 蜀油636的不育系W08AB是用双低材料84001作母本、双低材料156B作父本转育,经几年数代选育,于1998年育成。其恢复系L06是用“川油20”选系经单株选育后再经集团选育,经几年数代育成。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定边县向日葵菌核病发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该地区向日葵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引起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其病毒是非洲猪瘟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重要成员,病毒特性类似虹彩病毒科和痘病毒科。病毒粒子的直径为175~215nm,呈20面体对称,有囊膜。基因组为双股线状DNA,大小170~190kb。该病毒是唯一的DNA虫媒病毒,可在钝缘蜱中增殖;基因组大;基因多变;对环境抵抗力强:60℃可存活20min、56℃可存活70min、25℃可存活数周、4℃可存活一年以上、冻肉内可存活数年甚至数十年。未熟的肉品(制品)、腌肉及泔水中可长时间存活;脂溶剂和消毒剂可以将其破坏。  相似文献   
39.
正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又称禽霉形体,主要引起鸡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慢性呼吸道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CRD),近年来已成为严重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给养鸡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方法和防制措施介绍如下。1病原特性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微生物,其特点是多形性,无细胞壁,为自我复制的最小  相似文献   
40.
2017年11月份,贵州省某乡镇分两批购进15~20 kg黑山羊333只,购进第二批第12天开始发病,先后死亡超过90只,为了摸清发病死亡原因,笔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确定本次发病主要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