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品种选择 水果型甜玉米种植品种以京科甜2000和京科甜183为主,为超甜型玉米单交种,果皮柔嫩度和籽粒脆性较好,鲜果穗产量和鲜籽粒含糖量都达到较高水平。 二、种植地选择 1.土壤选择 选择沙壤土地块,不可选择常年使用高毒性杀虫剂的地块。  相似文献   
12.
豇豆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金芳 《农村科技》2011,(11):20-20
一、基肥 豇豆不耐肥,如果前茬作物施肥量较大,或土壤本身比较肥沃,则基肥可适当少施;如果土壤本身比较贫瘠,则基肥应适当多施。早春栽植豇豆时,应多施有机肥,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早春地温,  相似文献   
13.
1苗期低温障碍的原因 1.1发芽期、苗期对低温敏感性很大:苗期低温降低了光合作用强度,影响植株生长,即使温度恢复后仍有一定的低温后效作用,然后逐渐恢复。同时,低温下植株功能叶片的生长受到抑制,影响了植株总的有效叶面积,致使光合生产率下降。  相似文献   
14.
黄斑长跗萤叶甲是玉米上的一种害虫,2006-2007年在河北省隆化县部分玉米田中发生严重。该虫是隆化县发现的一种新害虫,主要以成虫危害玉米穗部花丝,影响授粉和结实,造成减产,危害极大,据报道该虫主要分布在福建、云南、广西、广东、四川和西藏等地,除危害玉米外,还可危害大豆、花生、棉花等作物,调查该虫在隆化县不仅危害玉米,还危害水稻。  相似文献   
15.
干旱对农业危害的特点及其减灾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干旱是一种较长时间尺度的气候灾害。大气环流异常是干旱形成的直接原因,气候变暖变干是导致干旱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当气温升高,地表蒸发量加大,自然降水量减少,土壤水分迅速下降,致使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同时发生,从而造成农业生产严重受损。阐述了干旱的危害特点、分类和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和发生规律、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监测和预测与预警、减灾技术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我县禽场有1256只雏鸡,在40日令时发生白肌病,出现明显症状的有156只,死亡45只。后经用亚硒酸钠抢救,全部治愈。试验方法:用的全是40日令的雏鸡,体重平均为200克,分为注射与口服两组,注射组又分;1/千浓度试验组,1/万浓  相似文献   
17.
粉煤灰农业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产物,世界范围内产量丰富,各国利用率参差不齐。主要从农业利用的角度综述了粉煤灰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以及对植物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分析了限制粉煤灰利用以及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粉煤灰的利用和将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温室白粉虱的生活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白粉虱俗名小白蛾,属同翅目粉虱科,随着棚室栽培面积的扩大,白粉虱已成为北方棚室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白粉虱食性极杂,寄生植物达121科,898种,主要为害瓜类、茄果类、豆类蔬菜和草莓.成、若虫群集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被害叶片褪绿、变黄、植株长势衰弱,甚至全株萎蔫、死亡.一般可使蔬菜减产10%~30%,严重发生的棚室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防旱减灾技术述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徐金芳  邓振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229-14231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目前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防旱减灾采用的几项关键适用技术,为进一步防旱减灾、保证粮食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北方小麦干热风危害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全面系统综述小麦干热风气象灾害在危害特点、类型与指标、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防御技术与应对策略等6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全面和深刻了解干热风气象灾害,可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发展,为监测预测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对安全生产、趋利避害、减轻不利影响、科学决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