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林业   35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对浙江省慈溪市乡土树种进行了调查整理,得到65种(含变种)蓝果和黑果类绿化观赏树种名录,隶属25科39属,其中慈溪新记录16种,隶属9科13属。分析了树种的地理分布、果实颜色、果熟期和果实观赏性等,并以园林观赏、生态防护、滨海盐土造林、断面边坡覆绿、水湿地绿化和其它用途的分类方式,对各树种的用途进行归类研究。最后列举了4种树种的性状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XIE Guo-quan(Henghe Office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Cixi, Cixi, Zhejiang 315318)  相似文献   
13.
不同避雨栽培措施对杨梅果实采收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杨梅成熟期恰逢梅雨季节,雨水多,湿度大,采前落果严重,果实品质差,耐贮性差这一现象,开展了简易伞式、直接覆膜式、毛竹大棚和钢管大棚式避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避雨栽培措施,可大大降低杨梅落果量,落果率从对照的41.33%下降到15.62%~22.80%,增加杨梅采收量;提高杨梅品质,可溶性同形物提高了1.6%~2.1%;4种不同避雨栽培措施间效果差异不明显.综合考虑投入成本因素,杨梅简易伞式避雨栽培措施以其简便易行、增产增效而成为首选的避雨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海涂哺鸡竹笋产量分布和竿径变化规律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哺鸡竹出笋不均勾,盛笋期在整个笋期的中前期;笋期从造林后开始逐年推迟,最后稳定在5月上旬左右。竹竿胸径逐年增粗,到成林时基本稳定,受土壤条件影响较深。  相似文献   
15.
角竹笋单产高于哺鸡竹笋,其笋期正值春笋淡季,因而是今后发展笋用杂竹林的重要对象。两个竹种的盛笋期皆为各年度笋期的中前期,延续时间约10-12天。  相似文献   
16.
根域限制对美人指葡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域限制是以控制根系生长来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一种新型栽培方式。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巨峰、藤稔、先锋等品种在根域限制栽培条件下,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营养吸收得到促进,取得较好的效果。当前南方栽培葡萄,仍以巨峰、藤稔等欧美杂交种为主。自20世纪90年代初运用设施栽培,欧亚种葡萄在高温多雨的南方引种获得成功,并得到较大发展。但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栽培上普遍采用根深肥多的方式,导致美人指等生长  相似文献   
17.
楠木类为珍贵树种,慈溪现有4种(天然分布3,引种1).文章介绍了这4种楠木的特性、分布、繁殖方法及经济用途等;对广布种红楠简述了播种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海南园林绿化发展过程中,乡土树种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绿化效果,尤其是在适用于热带经济发展的园林施工中,将具有乡土地方特色的树种融入到城市园林建设之中,具有很大的文化内涵,能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个性。在当前海南乡土树种种类不丰富、数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加强海南乡土树种在园林建设中的普及,将具有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本文将围绕当前海南乡土树种的种类以及自然建设条件,并从园林景观建设角度分析海南乡土树种的整体价值,进而从具体的乡土树种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海南乡土树种的经济价值和园林建设中的作用发挥。  相似文献   
19.
野外调查了在杭州湾南岸滨海盐碱地生长的94种植物,结果表明:耐盐0.3%以下的植物55种;耐盐0.3%~0.6%的37种;耐盐大于0.6%的2种。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地早熟西瓜"早佳"(84-24)瓜皮过薄,运输易破裂,影响销售.寻找与"早佳"相似品质和产量且稍耐运输的新品种,是我地早熟西瓜生产发展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