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2006年樟巢螟在吴江市局部大发生.在总结其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特大发生的原因,发现主要与生存环境适宜、气候条件适宜以及疏于防治等因素有关,提出了加强监测以及林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最后也对其它的防治手段做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2.
目前,我国养猪业处于稳定增长期,生猪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猪群调动日益频繁,加快了猪场间疫病传播,扩大了流行范围,防控形势相当复杂,特别是多种病原共感染或继发感染,形成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使猪场疫病的防治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133.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我国特有的自然植被类型和天然林类型,也是鄂西南武陵山区中山地带最典型、最重要的天然林类型.由于长期过度采伐利用,退化严重.采取全面禁伐的强制性保护措施,恢复进程缓慢,一些严重退化群落甚至难以恢复.遵循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演替规律,借助自然力,通过以积极的人为干预措施,可以快速恢复与重建鄂西南武陵山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鄂西南武陵山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演替动态和恢复的可能性,分析了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恢复的3种方式即人工恢复、人工促进天然恢复和人工重建,以及封禁保护、抚育间伐、补植(播)、封山育林、林分改造和人工重建等恢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4.
2010年10月朝阳地区一次秋季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常规天气图及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0年10月朝阳地区一次秋季暴雨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总结,从天气尺度系统分析、中尺度分析、地形作用简析、数值预报产品检验(T639)、日本数值预报图等方面分析了此次秋季暴雨过程的成因,总结了预报技术着眼点与难点,并提出了预报建议。在秋季降水的预报中,也要慎重考虑有暴雨的可能,一旦充沛的水汽条件、强烈的上升运动和较长的降水持续时间等条件具备,暴雨也有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35.
以12 a生鹅掌楸属种间杂交子代测定林为对象,利用连年生长数据进行了生长差异性分析、相关分析和生长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2 a子代测定林平均胸径23.3 cm,平均树高14.50 m,平均材积0.229 m3,杂交组合之间连年生长差异极显著。造林后第6年与第11年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3、0.911、0.914,相关密切,早期选择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杂交子代测定林的速生期为第2年~第8年,胸径、树高生长数量成熟在第8a和9a,此时材积生长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其生长数量成熟要晚于第11年。  相似文献   
136.
百花山蕨类植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花山蕨类植物区系共有15科、26属、60种(含变种),在北京植物区系中占重要地位。其中1属、5种、1变种为《北京植物志》增补种类,1变种(百花山瓦韦)为新分类群。百花山蕨类植物的分类群结构与北京市基本一致,具有明显的温带分布区的特点,与热带分布有密切的联系。笔者对百花山新记录的蕨类植物作了编目,并编制了分科、属、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37.
SA对水分胁迫下红小豆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杨酸(SA)处理红小豆叶片3d后,处理叶片及未接受处理叶片内的POD活性增加,并且不同浓度的SA对叶片内POD活性影响不同.通过测定渗透胁迫14d的红小豆植株叶片发现,SA处理能显著增加渗透胁迫下叶片中的POD活性.  相似文献   
138.
裸大麦新品种苏裸麦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裸麦1号(原名:通麦10号)系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采用优质、高产、多抗种质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裸大麦新品种,于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成为我省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裸大麦新品种。经过2001~2003两年度的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2003-2004年度的江苏省大麦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生育期适中、耐肥抗例性较好、高抗大麦黄花叶病、熟相好,有一定产量水平,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我省大麦产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9.
2010年7-8月东北地区强降雨天气过程分析及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空、地面、卫星、雷达等观测资料、区域站资料及业务分析资料等对2010年7-8月东北地区强降雨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此次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主要以西风带上的系统东移影响为主,低涡和冷涡是造成东北地区此次持续降雨的重要影响系统;强降雨定量预报中,雨强和降雨持续时间是预报的重点和难点,两次强降雨过程的分析判断均与雷达观测一致。  相似文献   
140.
基于ADAMS的轮式拖拉机行驶平顺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Pro/E软件平台,构建拖拉机-座椅悬架系统简化的几何模型,并将其导入ADAMS软件,编写轮胎属性文件与路面激励文件,构建拖拉机-座椅-路面系统的虚拟样机。针对不同的行驶速度与路面激励,对拖拉机的行驶平顺性进行仿真分析,探究行驶速度与路面激励对拖拉机平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行驶速度与路面激励不平度对拖拉机行驶平顺性具有重要影响,以较高车速行驶时,驾驶员垂直方向振动强度明显高于较低车速的振动强度;在粗糙路面上行驶时,驾驶员的主观振动感明显强于平坦路面的振动感。增设座椅悬架系统改进拖拉机座椅结构,探究增设座椅悬架系统对行驶平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设座椅悬架系统可以明显降低其垂直方向的振动幅度,避开人体内脏器官和脊椎系统振动敏感频率区域,提高拖拉机行驶的平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