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7篇
  2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2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种植密度对安豆5156形态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发挥大豆新品种安豆5156在大田生产中的优势,开展田间试验为大豆新品种安豆5156选择适宜的生长密度。试验通过四种不同的密度处理,结果表明,21万株/hm2的密度栽培时,大豆产量最高,为4 267.1 kg/hm2,因此安豆5156在河南大田生产中以21万株/hm2的密度栽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对安豆4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肥作底肥和尿素作追肥的增产效果最好;有机肥或复合肥作底肥的增产效果也很好;磷酸二铵作底肥的增产效果也较好;单独使用尿素的增产效果最差;但均高于不施任何肥料的空白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镧(La3 ),铈(Ce3 )对杂色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生长和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a3 和Ce3 促进了杂色云芝的持续生长.La3 浓度20μmol.L-1培养9 d时,所产漆酶能力提高26.69%;Ce3 浓度20μmol.L-1培养10 d时,产漆酶能力提高15.82%.La3 浓度在8μmol.L-1以下对发酵液的漆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在8μmol.L-1以上对其酶活性有抑制作用;Ce3 浓度在50μmol.L-1以下对发酵液的漆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在50μmol.L-1以上对其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透明圈法筛选,得到一株产酸性木聚糖酶活性较高的黑曲霉菌株F19,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 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得出该菌株产木聚糖酶的最适条件为:玉米芯25 g ·L-1,麸皮25 g ·L-1,(NH4)2CO3 7 g ·L-1,TW-80 1 g ·L-1,葡萄糖1 g ·L-1,pH 5.0,30 ℃,200 r·min-1摇瓶培养72 h,酶活性可达1 303.56 U.  相似文献   
5.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侵染引起的对大豆生产有严重危害性的病害。大豆疫霉菌抗药性强,且其毒力演变和进化较快,在生产上较难防治,目前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文作者就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基因定位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大豆育种工作者开展大豆抗疫霉根腐病育种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安豆4号在国家大豆新品种展示试验中的表现,结合在河南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国家区域试验中的表现进行分析表明:安豆4号是一个产量高,抗逆性强,各种特征符合当前生产需求的大豆新品种,适宜在河南省各大豆适应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7.
向俄罗斯联邦出口的肉及肉制品须来源于经输出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出口,并在官方兽医局长期监督下的肉类加工企业屠宰、加工的健康动物。  相似文献   
8.
小麦蚜虫发生数量对小麦叶枯病发生程度的影响胡素兰徐淑霞刘金荣杨慧风齐光荣(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阳455000)近年来,小麦叶枯病已成为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一种后期病害。在豫北地区连年流行,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在蚜虫失防的田块,叶枯病的发生更...  相似文献   
9.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11个新品系进行产量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品系间产量存在着显著差异,在1.25万株/667m2种植密度下筛选出2个优良品系较对照增产显著,分别比对照增产22.82%、15.38%。6个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表明,各品系的生育期、株高、有效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与小区产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徐淑霞 《农技服务》2014,31(7):13-13
随着中国农业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广播电视对农宣传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让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下,提高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已经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