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8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7篇
  78篇
综合类   17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7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11.
新疆大豆种植效益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新疆属于大陆性气候,绿洲灌溉农业,是我国种植大豆的新区,主要分布在北疆气候较冷凉盆地边缘的近山区,目前大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单产逐年提高,论述发展新疆大豆生产的必要性,对大豆主产区阿勒泰地区的两个县,伊犁地区的八县一市和新源县的两个乡镇,农四师71团,对2001~2004年种植大豆与小麦、玉米的成本效益进行比较,证明种大豆效益相当玉米或高于玉米、小麦,能充分发挥冷凉区的水、土、光、热优势.提出了新疆大豆的生产潜力和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412.
土壤生态毒理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在土壤生态毒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生态诊断的各种方法,包括土壤生态毒理诊断植物法、土壤生态毒理诊断动物法、土壤生态毒理诊断微生物方法及污染土壤生态毒理分子诊断方法,并对土壤生态毒理学诊断方法研究的进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13.
根际环境及其对土壤污染物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  林建国  陈清  邵晓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617-7619
根际环境是重要的环境界面,在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当前土壤与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根际由于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活动,形成了一个不同于非根际土壤的微生态系统,从而影响到土壤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分布、迁移和生物有效性,使得污染物在根际环境中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化学行为。文章就近年来根际环境对土壤中主要污染物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评述,并指出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14.
结合土壤墒情实时原位检测技术,分析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条件下不同灌溉幅度和施氮量对设施菜地无机氮剖面分布和番茄产量的影响,为设施菜地合理水肥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在山东省寿光市设施番茄大棚设置了4种水肥管理模式:施氮100 kg·hm-2宽幅灌溉(W100),施氮100 kg·hm-2窄幅灌溉(N100),施氮150 kg·hm-2宽幅灌溉(W150),施氮150 kg·hm-2窄幅灌溉(N150)。宽幅和窄幅灌溉的水分变化区间分别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5%~75%和68.5%~71.5%。采集番茄苗期、开花结果期、成熟采摘期的土壤剖面样品并测定其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和番茄产量。结果表明:施化肥氮100 kg·hm-2条件下窄幅灌溉处理对于减小硝态氮累积效果较好。与宽幅灌溉相比,窄幅灌溉可显著提高设施番茄产量达80 t·hm-2以上。因此,为了减少土壤中无机氮的累积迁移并提高作物产量,在水肥一体化下建议在施用化肥氮100 kg·hm-2  相似文献   
415.
为了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南阳黑猪肌内脂肪沉积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已发表的南阳黑猪高脂组和低脂组背最长肌转录组数据,通过编码潜能预测获得可能的lncRNA,结合DESeq2软件筛选出在南阳黑猪高脂组和低脂组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和lncRNA,并通过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找出与南阳黑猪肌内脂肪沉积相关的差异表达lncRNA。结果表明,通过编码潜能预测获得61个新的lncRNAs,新鉴定lncRNAs和已知lncRNAs与编码基因相比较表现出一些典型特征,如转录本长度较短、外显子数较少。差异表达分析发现,814个编码基因和98个lncRNA在低脂和高脂组背最长肌间差异表达。差异表达的基因参与了多种与脂质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如甘油三脂代谢、PPAR信号通路、脂肪酸生物合成、脂肪酸降解等。联合差异表达lncRNAs的靶基因预测和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分析表明,一些lncRNA可能作用于潜在的靶基因,参与脂质代谢过程,调控背最长肌脂质沉积。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与猪脂质沉积相关的lncRNA生物学功能及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在未来育种中改...  相似文献   
416.
设施土壤在夏季进行淹水时施用氰氨化钙和秸秆可以增强灭杀病害并改良土壤的效果,为研究该措施对淹水土壤磷素赋存形态和流失风险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模拟淹水试验动态取样5次(第3、7、15、31、63天),探究了施用氰氨化钙(0.5 g·kg-1)或秸秆(10 g·kg-1)以及两者同时施用下淹水设施土壤的磷素释放量及其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对照处理(不添加外源物质)与氰氨化钙处理的土壤溶液磷浓度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第15天达到峰值。在第3、7、15天,与对照处理相比,氰氨化钙处理的土壤溶液磷浓度分别显著降低了38.7%、33.4%和19.0%。与对照和氰氨化钙处理不同,在第3、7、15天,氰氨化钙+秸秆处理的土壤溶液磷浓度相比于对照分别显著降低了16.6%、91.5%和99.1%。培养期间,氰氨化钙处理土壤溶液的Ca2+浓度显著增加,有助于促进磷酸钙沉淀的生成,进而降低了土壤活性磷的浓度。氰氨化钙+秸秆处理尽管增加了土壤溶液的Fe2+浓度,但并未提升土壤溶液磷浓度,反而提高了土壤NaOH-P比例和土壤溶液Ca2+、Mg2+浓度,支持秸秆厌氧分解产生了酸化作用,促进了土壤游离磷酸盐与铁铝氧化物的结合。综上所述,施用氰氨化钙和秸秆在改良土壤和灭杀病害的同时,可以有助于降低淹水土壤的磷素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417.
好氧堆肥去除畜禽粪便病原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非洲猪瘟、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和新冠肺炎等疫情频发,其中甲型H1N1流感和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引发的疫情传播逐渐受到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领域的关注。携带大量病原体的畜禽粪便若不能合理循环利用,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造成威胁。高温好氧堆肥是一种处理固体废弃物的常用方法,堆肥过程的高温阶段能够有效降低病原体数量,但仍有部分堆肥产品因病原体残留而存在安全风险。本文综述了堆肥过程对病原体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堆肥产品中病原体残留的可能原因和存在的风险,并基于此提出了可以提高堆肥病原体去除效果的工艺优化方向,这将最大程度降低堆肥产品的安全风险,确保畜禽粪便堆肥产品的安全高效使用。  相似文献   
418.
采用盆栽方式,探究京津冀地区常见的15个大白菜品种对Cd富集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大白菜品种地上部干质量和Cd累积量均存在显著差异,Cd生物富集系数范围为0.003~0.117。虽然15个大白菜品种的地上部Cd含量均低于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的0.20 mg·kg-1(FW),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京翠60、京夏56号、15-13白菜、小杂60号为Cd高累积类群,地上部Cd含量为0.115~0.169 mg·kg-1(FW),与处于Cd中低累积类群[地上部Cd含量为0.004~0.092 mg·kg-1(FW)]的品种相比,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14CR-2白菜对土壤中的Cd累积能力明显低于其他品种,适合广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19.
为解决设施菜田粪肥施用过量导致的土壤磷素累积和环境风险问题,本研究以设施菜田中的磷素管理措施为研究对象,基于寿光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稻壳不还田施用磷肥(S0P52)、稻壳还田配施磷肥(S20P52)、稻壳不还田且不施用磷肥(S0P0)和稻壳还田不施用磷肥(S20P0)4个处理,利用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technique,DGT)和生物有效磷分组方法对土壤磷素进行表征,探究外加碳源的同时控制磷肥投入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土壤磷素盈余、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磷素有效性的影响,并结合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量等探究影响磷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磷素盈余为47.3~153.0 kg/hm2,且各处理间差异明显。具体表现如下:无论施磷或不施磷条件下,与不增碳处理比较,增碳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49和1.66倍,并改变了微生物活性和磷酸酶活性;在施用磷肥基础上,增碳处理土壤TP、Olsen-P和DGT-P含量分别提升了2.15、1.66和2.79倍;在不施磷肥基础上,增碳处理对土壤MBC、MBP和DGT-P含量分别增加了1.46,4.99和2.75倍,并能够保证在维持磷素供应的同时降低CaCl2-P水平,降低环境风险。因此,稻壳还田不施用磷肥措施能够保证番茄产量和生物有效磷水平,可作为集约化设施菜田土壤源头磷素管控的推荐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420.
<正>中国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 (Lindl.) G.Don],俗称樱桃、小樱桃,为蔷薇科(Rosaceae)李亚科(Prunoideae)樱属(Cerasus Mill.)植物,是起源于中国的特色核果类果树,已有3 000余年的栽培历史[1]。中国樱桃具有早花早熟习性和高观赏价值,果实风味浓郁,兼具营养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