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抑食肼对棉铃虫1、2龄幼虫拒食生物活性很强,平均拒食率为88%和83%,对5龄幼虫基本无拒食作用。抑食肼与灭幼脲对菜青虫4龄幼虫有很好的触杀作用,还研究了棉铃虫幼虫取食肼后中肠的组织学病变。  相似文献   
22.
成虫期营养对甜菜夜蛾生殖力及卵巢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成虫营养是影响甜菜夜蛾生殖力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不同的成虫营养处理,观察雌娥产卵量,卵巢发育及卵黄蛋白含量的交化。饲喂清水对其生殖力产生较大影响,产卵量比饲喂槐花蜜的处理下降41%,但饲喂清水对其卵的孵化率影响不大.缺乏成虫期营养的处理,卵量、交配率和卵孵化率大大下降。成虫期营养缺乏时产卵前期明显延长.卵期和寿命缩短。成虫期取食清水对卵巢管长度和卵巢鲜重影响不大,而缺乏生殖期营养的处理,卵巢发育状况很差。营养状况与虫体内脂肪含量密切相关,饲喂清水与缺乏成虫营养的处理,腹部脂肪饲喂清水的百分比分别比饲喂槐花蜜的处理下降了24%和18%。  相似文献   
23.
在25℃、相对湿度80%和日光照14h的条件下,甜菜夜蛾的卵约经71h孵化。根据其胚胎外形的发育特点,可将整个发育期分为5个阶段:早期发育阶段、胚带伸长阶段、胚胎缩短阶段、胚胎翻转及背合阶段、胚胎再伸长成熟阶段。其胚动过程可分为四个明显的阶段:①胚带伸长与螺旋卷曲阶段;②胚体缩短与解螺旋阶段:③胚体翻转阶段;④胚胎再伸长与再螺旋阶段。  相似文献   
24.
基于云模型的定性预报模型及其在麦长管蚜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模型是用语言值表示的某个不确定概念与其定量表示之间的定性转换模型。论述了基于云模型的农业害虫定性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 ,并探讨了该模型在麦长管蚜发生期预测中的应用。将麦长管蚜发生期预测过程拟成一个不确定控制系统 ,将作为系统输入的预测因子和系统输出的预测对象均以定性概念表示 ,并给出了输出信息的综合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25.
油料作物害虫优势种暗黑、大黑等蠐螬种群在花生和大豆田内的数量空间结构多数属于嵌纹分布,其次为核心分布和P-E核心分布,个别属于随机分布。6种聚集指标测定背屬于聚集分布?荽?提出了“Z”字形9点、每点1平方尺的取样调查方法。经过试验对比、示范和较大面积推广,比现行的双对角綫5点、每点1平方米的取样调查方法工效提高2.8倍,(?)上量仅为原来的1/5,省工省时,准确性较高,深受群众欢迎,前者完全可以取代后者。  相似文献   
26.
27.
对目前浙西地区杂交水稻主要制种组合亲本,包括恢复系密阳46、明恢63、浙大8220、R3027及不育系Ⅱ-32A、协青早A等,不同季别的生育动态进行观察研究,明确了其播始历期、主茎叶片数等一系列技术参数,为配制不同组合、确定合理的制种季别、制定正确的播差期及花期预测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28.
苹果蠹蛾卵在梨园中的分布特性和空间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布于叶背面.苹果蠹蛾对梨树空间层次的产卵选择在第1代和第2代成虫产卵高峰期均表现为:中层>上层>下层.在第1代卵空间格局的基础上,采用Iwao方法确定了苹果蠹蛾卵量调查的最适抽样数和序贯抽样表.  相似文献   
29.
苹果蠹蛾不同防治方法的控害效应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及时地在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入侵地实施有效的防控策略,通过评价活雌蛾诱捕器诱捕雄蛾数量、在树干上化蛹或越冬的幼虫数量以及对苹果果实的为害程度,比较性信息素诱杀技术、迷向技术和化学防治技术对苹果蠹蛾的控害效应。结果显示,采用迷向法控制苹果蠹蛾的防治效果与化学防治相当,其中在第1代幼虫为害盛末期,蛀果率可控制在1%以下,在第2代幼虫为害盛末期,可控制在2%左右;而诱捕区与对照区(无处理)的蛀果率相当,几乎无控制效应。  相似文献   
30.
异色瓢虫成虫最适冷藏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系统探讨了异色瓢虫成虫冷藏的最适宜条件。10℃是较适合于异色瓢虫刚羽化成虫保存的温度,保存期30天左右。对15℃、4L/20D、RH为70%-90%条件下定量饲喂20天,已进入滞育状态的异色瓢虫成虫而言,8—10℃是较为理想的长期冷藏保存温度,在此温度条件下冷藏保存120天,异色瓢虫成虫的存活率仍高于85%;12℃适宜短期冷藏保存,在此温度条件下冷藏保存50天,异色瓢虫成虫的存活率仍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