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3篇
林业   29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0篇
  2024年   5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1.
浙江安吉产业发展型乡村绿道应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安吉县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通过整合城乡绿地资源,利用乡村绿道将其有机联结,形成以乡村产业带为基础的网络组织形式。通过对安吉产业发展型乡村绿道的概念、分类、功能、发展意义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归纳出安吉乡村绿道应用发展模式,并对其在城乡统筹进程中发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总结,最后提出安吉乡村绿道发展模式对我国城乡空间重构、凸现城乡区域的系统性、关联性等方面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临安青山湖绿道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观察法、问卷调查、核密度估算法,分析游客游憩行为与其影响因素,探究青山湖绿道游客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郊野绿道的来访游客偏年轻化,以附近和主城区的中青年群体为主;气温和空闲与否成为游客出行的关键因素,秋季来访游客日均人流量呈倒“V”形走势,游客集中在14:00左右;空间的开敞度、可达性、铺装绿化程度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是绿道空间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游客的空间分布表明,游客的游憩行为受环境要素影响较高,观赏通行类游憩行为分布波动大,集中分布在路径型空间;静态休闲类游憩行为主要分布在面域型空间;文化消费类游憩活动集中在入口广场空间;而体育锻炼类游憩行为分布波动小。  相似文献   
13.
临安市森林城市建设实践与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系统理论及临安市山地森林资源状况,结合城市现代发展战略,提出了临安市"建设山水绿色名城,构筑吴越生态家园"的理念,明确了建设森林城市的规划目标与规划布局,创建具有吴越文化特色、生物种类多样、可持续发展的森林城市,从而有效地改善本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森林的概念以及内涵表明了城市特色森林建设是当前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质量重要途径,本着城市园林绿地的各种效益平衡点出发,依据城市5大类园林绿地的不同功能侧重作为8大类城市特色森林模式建立的切入点,明确了不同类城市特色森林建设的内容、适用范围以及主要措施,最后通过案例的阐释进一步表明了特色森林模式运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乡村是自然"生长"的,处于一种自发形成与发展的状态。然而近几年如火如荼开展的乡村建设却恰恰相反,多采用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照搬照抄城市设计模式,盲目追求现代化,导致乡村公共空间与村民的生活需求及情感依托产生了断层,乡村公共空间失去活力。在此背景下,在前期决策阶段和方案建设实施阶段探讨了公众参与的形式与方法,以期为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通过自填式问卷调查,分析传统园林要素的喜好度与认知度及影响因素,探讨传统园林要素的喜好度、认知度、再现方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5.6%的被调查者对传统园林有所了解。传统园林要素的喜好度受地区因素的影响较大,山体类型的喜好度受职业因素影响较大;传统山体类型的认知度受年龄、文化、地区等3个因素的影响较大,传统建筑类型的认知度受年龄因素的影响较大。传统园林要素的再现方法与认知度有一定的关系,模仿再现的传统园林要素的认知度高,改用再现的传统园林要素的认知度低;传统园林要素的喜好度与认知度成正比,喜好度高的传统园林要素,它的认知度也相对高。  相似文献   
17.
徐文辉  章茜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792-8794
介绍了德清县的概况以及该县城市绿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分析"双城"模式绿地系统规划原则与布局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双城"各类绿地规划,以期引导德清县的"双城"模式合理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董升忠  徐文辉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231-232,234
从中西园林的起源分析出发,比较分析了中西2种园林形式的差异,然后从当代世界的城景关系发展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启示中得出了世界园林发展的方向,为中西园林融合共生这种世界园林发展的必然趋势找到了契机。  相似文献   
19.
气候是人们生产、生活最直接、最为关注的自然条件,它的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微气候直接与人类生活相接触,作用于地表的同时,也受到地表物的反作用。景观微气候设计是试图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景观元素的不同组合,将环境景观质量、人体舒适度、微气候环境三者统一协调的生态设计。文章对此做初步探索,希望能为广大学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民  徐文辉 《现代园艺》2011,(21):101-102
本文以杭州运河(拱墅区段)沿岸两侧建筑垂直绿化设计方案为例,探讨建筑垂直绿化的技术措施及应用,运河现状建筑分为传统建筑、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结合建筑自身条件,应用相关垂直绿化技术,并以运河景观总体设计为前提,以相应的设计主题及季相景观为依据,营造运河沿岸建筑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