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研究旨在比较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PCR-DHPLC)与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两种方法在检测禽白血病中的应用。根据禽白血病pol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和1条探针,利用引物进行禽白血病模板的RT-PCR扩增,产物经变性高效液相色谱上样处理;利用引物及探针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结果与PCR-DHPLC进行比对。两种方法同时用正常鸡胚尿囊液、鸭瘟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鹅细小病毒、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减蛋综合症病毒做特异性检测;以稀释成不同梯度的AV228毒株核酸做敏感性检测。试验结果表明PCR-DHPLC方法只对禽白血病病原有阳性扩增的吸收峰,Real-time PCR也只对禽白血病病原有阳性扩增,两法均对其他禽源病毒核酸无特异性扩增;PCR-DHPLC与Real-time PCR法相比,灵敏度虽低于Real-time PCR 1个数量级,但检测限仍可达到3 pg核酸模板。两种方法均能检测到感染鸡的泄殖腔拭子所采集的病毒量。采集120份蛋鸡棉拭子同时进行临床检测,两种方法检测ALV的符合率为100%(15/120)。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诊断禽白血病病毒。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光谱的南疆红枣病虫害特征谱段选择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350 ~ 850 nm)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波段选择算法识别南疆红枣枣锈病、枣疯病、黑斑病、缩果病和无病区域.创建一个利用高光谱图像采集的系统以分析图像,达到诊断红枣病变的目的,提出了利用均值置信区间带筛选红枣病虫害高光谱特征谱段的方法,并运用逐步判别法进行降维.以该系统获得的光谱参数作为研究南疆红枣病虫害的参数,然后在逐步判别法的指导下进行重复试验,实现对病虫害的深层把握.此外,利用典型判别法可以实现对南疆红枣病虫害百分之百的了解与把握.研究确立了南疆红枣病虫害特征谱段选择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3.
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步检测猪10种常见疫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of swine,TGEV)、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猪巨细胞病毒(porcine cytomegalovirus,PCMV)和口蹄疫病毒(food-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为临床病料的初步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一个新的可靠方法。对10种病毒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设计引物对靶基因进行PCR扩增,将纯化后的靶基因点制成芯片,通过Cy3标记特异性引物扩增病毒得到具有荧光标记的探针,然后与芯片进行杂交,扫描分析结果,建立其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进行检测。应用建立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和普通PCR/RT-PCR方法对1 006份样品进行符合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基因芯片检测10种病毒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度可达10~(5 )copies·μL~(-1),检测中,基因芯片与普通PCR/RT-PCR对1 006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符合率为96.79%以上。初步研究表明,该基因芯片技术可同时同步检测10种猪疫病病毒,可应用于临床病料的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14.
风险(risk)是由一种或多种危害因子而引发危害事件的一种可能性或概率。危害因子可能属于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范畴,病原微生物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都可成为引发危害事件的风险因子。评估某一因子是否对人或其他生物构成威胁以及所危害的程度显得至关重要。事实上,存在于环境中的危险因子及其多种可能的传播途径都会引发多种危害性事件。因此,要想充分了解并揭示由危害因子引发危害的概率,以及其随后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并非易事。风险评估则是对不良结果或不期望事件发生几率进行描述及定量的系统过程,现已被视为一种用于揭示存在于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及其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的方法。论文主要对食源性寄生虫风险评估的方法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建立了基于量子点的鸡新城疫病毒(NDV)sF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以抗NDV多克隆抗体为捕捉抗体、以生物素标记抗NDV单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以量子点标记的链霉亲和素为荧光探针。该方法与其它有关禽类病毒(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禽白血病病毒)无交叉反应,比血凝试验灵敏,为临床早期快速检测NDV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崇信县伊顺祥清真牛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牛肉产品即将投入香港市场,这给崇信县草畜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也给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分析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提取新疆南疆疑似野生双孢菇基因组DNA,采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ITS区序列,在GenBank 中进行BLAST,对疑似菌株双孢菇进行初步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在GenBank的核酸序列数据库中登陆的、与双孢菇ITS序列相似度为99%,达数十种之多,其中与登录号为EF460354的双孢菇同源性达100%,覆盖率达91%.根据rDNA ITS区序列分析准则和双孢菇的形态特征,鉴定新疆南疆疑似野生双孢菇为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  相似文献   
18.
晋代(公元265—317)《肘后备急方》载,“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这是我国最早(在1500年之前)提出的以毒攻毒的免疫防疫的萌芽,是:兽医免疫学的最早精华、原始精华。疫苗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极大地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拯救了无数人和动物的生命。疫苗在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所起的历史作用将是永远不能被忘记的。  相似文献   
19.
草叶集     
徐彪 《草原》2014,(10):97-97
马(外一首) 马在树梢上奔跑 风将马尾巴直插天空 景色敞开了胸怀 马对每一秒钟都很珍惜  相似文献   
20.
2018年4—5月期间,新疆阿拉尔地区部分荒漠果园中发现野生羊肚菌.该物种个体形态差异较大,菌盖呈卵圆形至近球形,顶端凸出或呈钝锥形,偶有近圆形;表面凹坑不规则,灰棕色至棕黄色;菌柄中空,基部膨大,表面分布白色至淡黄色颗粒;子囊圆柱形,透明,常见8个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表面光滑,透明,无油滴.基于ITS、LSU、r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