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林业   240篇
农学   174篇
基础科学   172篇
  115篇
综合类   1198篇
农作物   227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487篇
园艺   223篇
植物保护   12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9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6篇
  1960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为验证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氧氟沙星注射液对猪咳喘症的临床疗效,选用伴有咳嗽、喘气等病症的患病猪为试验对象,以氧氟沙星注射液、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的疗效为对照。结果显示,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氧氟沙星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对猪咳喘症的疗效均优于氧氟沙星注射液及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单独用药的疗效,其治愈率分别为73.3%、63.3%、50.0%,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6.6%、73.3%;且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氧氟沙星注射液高、中剂量组与氧氟沙星注射液及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比较,其对治疗猪咳喘症的总有效率差异均显著(P〈0.05)。可见,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氧氟沙星注射液能有效治疗猪咳喘症,建议肌肉注剂量必须达到0.1mL/kg.b.w以上,且每天给药2次,连用3d。  相似文献   
122.
江南丘陵区稻田多熟种植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田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稻田多熟种植是江南丘陵区稻田耕作制度的主导模式。稻田多熟种植在生态服务和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依据田间试验与调查资料,并借鉴前人研究方法,从农产品生产功能、社会保障功能、调节大气成分功能、积累土壤有机质,以及含蓄水源等5个方面,对江南丘陵区稻田多熟种植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8~2009年稻田不同种植模式的生态服务总价值平均为73821.47元/hm2,其中直接经济价值平均为19519.16元/hm2,占总价值的26.44%。  相似文献   
123.
草甘膦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呼吸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国褐土、黄绵土、风沙土和红壤4类土壤共10个土样为材料,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草甘膦对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呼吸及代谢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性土壤中,草甘膦对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酸性土壤中,草甘膦对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这揭示出土壤性质对草甘膦的毒性有重要影响,特别是pH。草甘膦对土壤呼吸有轻微激活作用,但土壤代谢熵明显增加,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影响土壤品质。碱性和酸性土壤受草甘膦轻度和中度污染的临界质量分数分别为43.8和219.2mg/kg及58.2和291.0 mg/kg。  相似文献   
124.
绿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测定3种绿肥(大豆、怀豆、绿豆)和不同施氮量复合作用下,影响土壤碳、氮、磷、硫等物质循环的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绿肥对土壤酶活性有重要影响,其中怀豆和大豆在大多数情况下激活土壤酶活性,而绿豆对脲酶等表现出抑制作用;施氮抑制土壤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增加芳香硫酸酯酶和脱氢酶活性,对磷酸酶影响较小;除脲酶外,绿肥和施氮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酶的影响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等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计算得到的总体酶活性顺序为怀豆>大豆>绿豆>休闲,其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远高于单一酶系,揭示出总体酶活性不仅可表征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而且绿肥种植和翻压后提升了土壤酶活性水平,是一种较好的环保培肥措施;在渭北旱塬地区,怀豆是种较好的绿肥培肥品种。  相似文献   
125.
[目的]分析短轮伐经营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积蓄产生的潜在影响。[方法]以广西七坡林场短轮伐期的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3年、5年生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其碳氮分配格局,探讨砍伐和炼山等短轮伐经营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损失的潜在影响。[结果]3年、5年生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128.02、155.90 t/hm2,氮储量分别为9 673.24、8 798.33kg/hm2。②3年、5年生桉树人工林土壤层碳储量分别是植被层碳储量的2.86、2.66倍,氮储量分别是植被层氮储量的31.17、41.59倍,表明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氮库仍主要集中在土壤层。③3年、5年生桉树干材获取对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造成的碳(氮)损失比例分别为17.11%(0.83%)、19.05(0.92%)。[结论]桉树干材获取等桉树短轮伐经营行为可能使其生态系统碳损失较大,氮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126.
为提高烟梗水提物的抽吸品质与可用性,采用从红大烟叶表面分离的HD4、HD12菌株对烟梗水提物进行发酵处理.经GC - MS检测,与未经处理的烟梗水提物(CK)相比,经徽生物处理后的烟梗水提物中香味物质的含量增加,其中,经HD4、HD12菌株处理后的烟梗水提物样品中香味物质总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12.3个百分点和18.7个百分点;杂环类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均明显增加,HD4菌株处理后的样品杂环类物质由6种增加到11种,相对含量由3.29%增加到40.63%;进行再造烟叶涂布后感官评价发现,使用微生物处理烟梗水提物的再造烟叶样品香气丰富性与香气量增加、木质杂气减少、细腻性与甜润感改善,抽吸品质有较大提升,且HD4样品的抽吸效果好于HD12样品.因此,使用微生物对烟梗水提物进行发酵处理是提高烟梗水提物抽吸品质与可用性的有效方法,且HD4菌株的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研究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20头健康体重约24.47 kg的杜长大三元杂生长育肥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处理l即对照组(CK)饲喂基础日粮饲料,处理2、3、4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20%和30%发酵玉米秸秆饲料,试验正式期60d.[结果]与处理1(CK)相比,10%、20%、30%处理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0%处理组料重比比处理1(CK)提高了6.84% (P <0.05);20%处理组腹泻率比处理1降低了6.87% (P <0.05),30%处理组比处理1降低了11.66% (P <0.01);20%、30%处理组死亡率分别比处理1降低了29.80%和37.63% (P <0.05);从经济效益分析来看,与处理1(CK)相比,20%、30%处理组毛利润分别提高15.1%和10.36% (P <0.05),每头猪分别多获利20.31和13.94元.[结论]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添加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能够满足育肥猪的生长需要,当添加量为20%~ 30%时能够降低生长育肥猪的腹泻以及死亡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且以添加20%的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8.
目的:了解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旨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美国Mieroscan autoscan-4细菌分析仪,对34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经纤支镜取得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2份临床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308株,其中G^-杆菌218株(占70.8%),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不动杆菌为主,其较敏感的药物分别有: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亚胺培南;G^+球菌70株(占22.7%),以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为主.其较敏感的药物均有万古霉素和N米卡星;真菌20株占6.5%。肺炎克雷伯氏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是38.9%.G^+球菌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是62.9%,结论:G^-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细菌的耐药性是严重的.应加强下呼吸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9.
唐宗祥  符书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792-5793
[目的]探测异源多倍化过程中微卫星序列变异。[方法]利用150对小麦微卫星引物调查了小麦-黑麦双二倍体形成过程中微卫星序列的变异情况。[结果]与杂交F1植株及亲本植株相比,28对引物从双二倍体中扩增产物发生了变异,而其余引物从亲本、F1植株及双二倍体中扩增的带型相同。[结论]这表明常发生在二倍体生物中的微卫星序列变异现象在植物异源多倍化过程中也会发生,异源多倍化可能是促进微卫星进化的又一个不可忽视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0.
以来自国内外的289份大麦品种和90份小麦品种为材料,进行室内化感潜力评价和田间试验考察其抗草性能,结果表明,供试大麦材料中有36个品种(占总数12.5%)显示出较强的化感作用潜力;22个品种(占总数的7.9%)显示较弱或无化感作用潜力.54个田间抗草性能较好的大麦品种中37个品种在室内化感潜力评价中对莴苣根长的抑制率(inhibitoryrate,IR)〉50%.从供试小麦材料中筛选出5个特强化感潜力品种,分别为81-214、115/青海麦、百泉3199、92L89和92H31,对莴苣根长的IR依次为69.1%、68.5%、68.7%、69.1%和65.2%;13个品种(占总数的14.4%)显示出较弱或无化感作用潜力.抗草性能较强的36个小麦品种中,有13个品种室内对莴苣IR≥50%.大麦、小麦品种间都存在化感作用潜力的基因型差异,且其化感作用特性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