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39篇 |
免费 | 293篇 |
国内免费 | 46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39篇 |
农学 | 677篇 |
基础科学 | 654篇 |
679篇 | |
综合类 | 4502篇 |
农作物 | 595篇 |
水产渔业 | 715篇 |
畜牧兽医 | 2528篇 |
园艺 | 913篇 |
植物保护 | 3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8篇 |
2023年 | 281篇 |
2022年 | 375篇 |
2021年 | 419篇 |
2020年 | 315篇 |
2019年 | 468篇 |
2018年 | 433篇 |
2017年 | 287篇 |
2016年 | 306篇 |
2015年 | 298篇 |
2014年 | 624篇 |
2013年 | 490篇 |
2012年 | 525篇 |
2011年 | 628篇 |
2010年 | 687篇 |
2009年 | 642篇 |
2008年 | 581篇 |
2007年 | 487篇 |
2006年 | 488篇 |
2005年 | 475篇 |
2004年 | 404篇 |
2003年 | 358篇 |
2002年 | 325篇 |
2001年 | 295篇 |
2000年 | 208篇 |
1999年 | 181篇 |
1998年 | 187篇 |
1997年 | 173篇 |
1996年 | 182篇 |
1995年 | 133篇 |
1994年 | 123篇 |
1993年 | 156篇 |
1992年 | 128篇 |
1991年 | 134篇 |
1990年 | 105篇 |
1989年 | 108篇 |
1988年 | 80篇 |
1987年 | 83篇 |
1986年 | 59篇 |
1985年 | 61篇 |
1984年 | 64篇 |
1983年 | 48篇 |
1982年 | 38篇 |
1981年 | 41篇 |
1980年 | 28篇 |
1979年 | 14篇 |
1978年 | 7篇 |
1965年 | 7篇 |
1963年 | 8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53.
54.
55.
育雏率是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它包括许多环节:育雏前的消毒准备、健雏选择、雏鸡的运输、育雏的温度与湿度、光照与通风、开食和饮水、疾病的防治与预防接种、饲养密度与分群等,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雏鸡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因此了解和掌握科学育雏的方法,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是养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6.
用120头杜大长肥育猪分别研究口服不同剂量N-甲基-D,L-天门冬氨酸(NMA)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50mg/kgNMA对猪消化性能和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表明:①添加NMA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日增重,降低了料重比。其中50mg/kgNMA组效果最佳,日增重提高了9.65%(P<0.02),料重比降低了9.59%(P<0.01);②50mg/kgNMA使饲料中粗蛋白、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4.39%(P<0.01)、26.61%(P<0.02),而对干物质和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无明显影响(P>0.05);③在添加50mg/kgNMA组,猪血清GH、IGF-I、Insulin水平分别提高了117.19%(P<0.01)、92.89%(P<0.01)、48.29(P<0.05)。 相似文献
57.
奶牛发情后,半数以上的奶牛自阴门垂吊下来的粘液中、尾根上或后肢周围有少量的血,这是奶牛排卵后排血现象。奶牛排卵后排血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育成牛较多见,其次是经产母牛。为探索奶牛排卵后排血规律与受胎之间的关系,笔者在1989~1997年期间,对富... 相似文献
58.
为研究肌肉组织液对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和脂质沉积的影响,试验在体外培养的番鸭脂肪细胞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肌肉组织液,以模拟肌内脂肪的微环境。结果显示,添加10%肌肉组织液对体外培养的番鸭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有显著抑制作用,导致成熟脂肪细胞中脂质沉积显著减少(P<0.05),同时显著降低脂肪合成相关基因,即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基因(PPARγ)、细胞核受体共激活因子1和3(SRC1、SRC3)基因表达水平(P<0.05),显著升高脂肪分解相关基因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表达水平(P<0.05)。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的番鸭脂肪细胞中添加10%肌肉组织液能够模拟肌内脂肪的微环境,显著抑制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60.
<正> 在人工授精工作中,总认为牛、羊是主要对象,因为1头牛或羊1次射(采)精可配母畜数可达数10头以上,相反,认为猪的人工授精利用率不高,一般1头公猪1次射(采)精量只能配种母猪3—5头左右。能否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关键在于能否降低1次输精量。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低精液量输精在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