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7篇
  12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19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6 毫秒
81.
菌核病是果桑的主要病害,以为害果实部位为主,为害的果实变灰白或乳白色,致使果桑品质下降和严重减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对该病害在广西西南地区几个果桑品种的危害情况和发生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2.
1 发病情况及诊断 2003年8月20日,泰来县江桥镇獭兔养殖户佟某饲养500只兔,开始零星发病,第3天有120只发病,并在发病3天内死亡48只,于8月23日到泰来县畜牧水产局咨询并得到治疗,3天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的结果,确诊为球虫病.  相似文献   
83.
目前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国家对猪瘟的预防和控制一直都十分重视,尽管我国很早就研制成功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并在预防猪瘟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流行形式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形的地区性散发性流行,出现了所谓的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和无名高热综合征等,以及在出现上述种种迹象的地区和猪场往往同时表现无法解释的免疫失败。当前,猪瘟仍是世界养猪业的一大威胁,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介绍了猪瘟的传播途径、近年来猪瘟在流行时间、流行形式、流行病型的变化以及当前猪瘟的不同表现症状、病理变化及防制策略,为猪瘟的免疫监测及防控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 对木奶果嫁接苗分级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株高和茎粗作为该水果嫁接苗分级的质量指标, 得出了以下分级标准:Ⅰ级苗:H≥67cm,D≥1.26 cm;Ⅱ级苗:67 cm>H≥59 cm,1.26 cm>D≥1.11 cm;Ⅲ级苗:59 cm>H≥52cm,1.11cm>D≥0.89cm。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广西特色果树种质资源数据信息库的设计目标、系统结构、果树形态特征分类模块设计、功能模块。录入了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收集保存的80种果树,600多个品种(品系)的8个信息板块(基本信息、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状、抗病虫害性状、分子标记、照片资料)等主要性状特征描述800多项。该系统是2014年广西科技开发计划项目课题,旨在探索建立完善的广西热带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86.
苏云金杆菌与杀虫单混用防治水稻螟虫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水稻螟虫是重要的农业害虫,长期以来主要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其抗性发展问题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1995年抗性监测结果表明,二化螟对敌百虫、甲胺磷、对硫磷等有机磷杀虫剂产生了61~8倍的抗药性,对杀虫单的抗性系数达131[1]。生物杀虫剂苏云金杆菌(Bt)对多种鳞翅目害虫都有较高防效,但其活性和稳定性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作用方式属胃毒作用,因而见效慢,防效不稳定[2]。近年来研究发现,Bt与一些化学农药混用可以提高杀虫效果[3],本文就苏云金杆菌与杀虫单混用防治水稻螟虫进行了探讨。1 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87.
为筛选适合澳洲坚果(Macadamia ternifolia F. Muell.)幼龄果园间套种的菠萝[Ananas comosus(Linn.)Merr.]品种,利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台农16号、台农17号、金菠萝、台农4号4个优良菠萝品种进行试种试验,调查植株农艺性状、果实性状及品质,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澳洲坚果幼龄果园下套种,台农16号菠萝植株高度、叶片宽度、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最高,果肉纤维少,质地嫩滑,风味清甜。综合评价,台农16号是作为澳洲坚果间套种的最适菠萝品种。  相似文献   
88.
内生放线菌SR-1102对蔬菜立枯病的防效及其促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析内生放线菌SR-1102对番茄、辣椒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其促生增产作用。结果表明,内生放线菌SR-1102能有效防治蔬菜立枯病,包衣、蘸根、灌根处理蔬菜种子或幼苗,对立枯病的防效在66.81%~83.65%之间,其中包衣处理防效最高。内生放线菌SR-1102对辣椒、处理后番茄发芽无抑制作用,同时能促进蔬菜生长、增加产量,处理后番茄、辣椒增产率分别为10.10%~14.61%、7.67%~13.53%。多地田间试验表明,SR-1102种子包衣对番茄、辣椒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67%~80.08%、77.81%~81.36%,因此可以应用内生放线菌SR-1102防治蔬菜立枯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89.
为明确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要成分研制一种新型连作障碍土壤改良剂的潜力,向连作障碍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菌剂,分析其对连作障碍土壤的改良作用以及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表明:处理后15 d,土壤微生物类群变化明显,添加2%和4% Bs-1013菌剂的番茄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较对照组分别下降52.90%和41.29%,B/...  相似文献   
90.
铜胁迫和间作对玉米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为探讨红壤地玉米-豌豆间作种植模式对铜污染的响应机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铜浓度(0、100、200、400、600 mg·kg-1)对玉米单作和玉米间作豌豆条件下植株生物量、铜含量、玉米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及丙二醛含量(MD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Cu2+浓度(600mg·kg-1)胁迫下,间作玉米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较单作分别提高了20%和36.6%,与单作相比,随着Cu2+浓度升高(100、200、400、600 mg·kg-1),间作模式下玉米地上部铜含量分别降低了86.81%、44.57%、22.01%、11.11%,而地下部铜含量则分别提高了78.89%、24.79%、35.29%、13.31%,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在不同Cu2+浓度胁迫下,玉米叶和根中的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均随着Cu2+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仅Cu2+浓度达到600mg·kg-1时玉米体内的CAT活性有所下降。间作条件下玉米根的SOD活性较单作提高了48.07%~117.27%,间作玉米叶的SOD活性较单作提高了11.30%~46.90%。不同种植模式对Cu2+胁迫条件下的玉米POD活性均没有显著影响。在Cu2+(0~400mg·kg-1)胁迫下,间作玉米叶的CAT活性较单作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71.37%、140.40%、229.80%和161.75%,间作玉米根的CAT活性与单作无显著差异。间作玉米根的MDA含量较单作降低了26.13%~64.53%;在100、200 mg·kg-1Cu2+胁迫下,间作玉米叶的MDA含量较单作降低了0.30%和26.24%,但在400、600 mg·kg-1Cu2+胁迫下,间作玉米叶的MDA含量较单作提高了32.62%和93.51%。综上所述,在一定范围的Cu2+胁迫条件下,玉米根和叶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均有所提高来维持正常生长,间作模式在Cu2+胁迫下对玉米根和叶的抗氧化酶系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