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1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脱毒红颊草莓组培快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红颊草莓脱毒无菌丛生苗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6-BA、KT、NAA、IBA不同浓度配比对芽增殖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颊草莓脱毒苗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0.5 mg/L6-BA+0.3 mg/L IBA,增殖系数为5.8,平均株高1.04 cm,鲜重0.63 g,无玻璃化现象,再生苗颜色深绿,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3.
14.
菜薹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ISSR分子标记筛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enet Lee)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原产中国,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特产蔬菜之一.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菜薹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定位对菜蕞品质创新和选育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未见有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菜薹雄性不育分析的研究报道.利用ISSR技术对菜薹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基因组DN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00个ISSR引物中,只有引物UBC843的扩增结果在两系之间表现出了差异性,找到了不育系和保持系间的特异扩增片段.回收该特异扩增片段并进行克隆测序,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全长为462 bp.与白菜其它育性相关序列比较,同源性均低于50%.根据测序结果设计了一对特异引物,将其转化为更稳定的SCAR标记.经F2群体验证,ISSR引物扩增得到的特异片段很有可能来自核DNA.  相似文献   
15.
扬豇40是从之豇28—2中系统选育的中熟豇豆新品种,耐热、抗逆性好,植株生长势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栽培产量达1500千克/亩,夏季栽培产量达1300千克/亩,嫩荚绿白色,荚长60~70厘米,肉质厚而紧实,商品性好。1999年和2000年  相似文献   
16.
呼盟大兴安岭岭北地区全年无霜期短,油菜早播常遇低温霜冻危害,不利种子发芽出苗和保苗;迟播则由于成熟期气温低,结角后期往往遇到霜冻或早雪的危害,籽粒不能正常成熟,对产量的影响很大.因此,研究不同播期对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这一地区大面积油菜生产上确定适宜播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引进塑料大棚栽培技术以来,本市蔬菜从露地生产走向了保护地生产,茄果瓜类提前上市半月左右。但随着塑料大棚的不断兴建,茄果瓜类上市时间再次集中,早熟的优越性也相对丧失。菜坝村研究了番茄高效益大棚栽培技术,亩产量达万斤,亩产值在8000元以上,收到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  相似文献   
18.
自引进塑料大棚栽培技术以来,蔬菜从露地生产走向了保护地生产,使茄果瓜类蔬菜提前上市半月左右。但随着塑料大棚的不断兴建,蔬菜上市时间再次集中,早熟的优越性也相对丧失。如何利用同等的设施,取得高效益,我区菜坝村研究了番茄高效益大棚栽培技术,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亩产量达万斤,亩产值在8000元以上,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1.选早熟或早中熟高质优产粉红系列品种如苏粉1号、2号或霞粉。 2.一般在11月底播种,当苗一叶一心时移植,移在营养钵或营养土苗床上。从二叶一心开始温度保持  相似文献   
19.
20.
B型烟粉虱对不同豇豆品种的选择及适生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B型烟粉虱对豇豆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及适生性,可为豇豆抗虫性品种的选育应用和该虫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温度(29±1)℃、湿度为80%±5%的实验条件下,研究了B型烟粉虱对不同豇豆品种的选择性以及这些品种对其生长发育、繁殖、存活和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结果】B型烟粉虱对12个豇豆品种的选择性有明显差异,其中对宁豇3号和扬豇40有很强的选择性,而对帮达1号的选择性最弱;此外,B型烟粉虱在不同豇豆品种上的适生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宁豇3号和扬豇40上的生存和繁殖适合性最高,即抗虫性最弱,而在之豇特早30和帮达1号上的生存和繁殖适合性最低,即抗虫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