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2016年12月,山西省芮城县圣天湖景区的18只白天鹅陆续出现异常死亡。经病毒分离、基因组测序与分析,确定此次疫情的病原为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该毒株与同期在欧洲流行的H5N8病毒同源性很高,其HA和NA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9.1%~99.6%和98.7%~99.6%;同期在欧洲流行的H5N8病毒的HA基因主要从2010—2013年在韩国、保加利亚、泰国、越南流行的病毒进化而来。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2016年流行的H5N8病毒是一种新重组病毒。病毒的不断变异进化,造成了全球H5亚型禽流感流行的复杂性,增加了对其防控的难度,疫苗也需要随之更新换代。因此,建议加大疫苗的研发投入力度,改进水禽养殖模式,提高水禽免疫覆盖率和合格率,从而降低其感染和排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52.
第2.3.2.1分支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抗原性目前已发生显著变异。为应对变异株可能引发的流行,利用反向遗传技术,以鸡胚适应毒A/Puerto Rico/8/34(PR8)的内部基因为骨架,以H5N1亚型AIV A/duck/JS/ZJ/2016(H5N1)(ZJ,第2.3.2.1d分支)、A/Chicken/SD/YT/2015(H5N1)(YT,第2.3.2.1e分支)的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其HA及NA基因,并对HA基因进行修饰,去除裂解位点处的多个碱性氨基酸,使其获得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成功构建了第2.3.2.1分支H5N1亚型AIV疫苗候选株rZJ和rYT。抗原性分析显示,rZJ和rYT与Re-6疫苗株之间的抗原性已有显著差异。免疫效力试验表明,rZJ和rYT重组灭活疫苗免疫21 d的平均HI抗体效价分别达到8.8 log2和8.9 log2,说明重组疫苗具备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攻毒保护试验表明,rZJ和rYT重组灭活疫苗可以提供SPF鸡抵抗同源H5N1病毒100%的保护,而针对第2.3.2.1分支的Re-6疫苗仅能提供大约40%和30%的保护。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构建的rZJ和rYT重组候选疫苗株为该分支病毒的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3.
为建立简便快速检测H7N9亚型流感病毒的方法,根椐GenBank中H7亚型流感病毒的HA基因序列和N9亚型流感病毒的NA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在建立H7亚型和N9亚型单项RT-PCR的基础上,优化双重RT-PCR反应条件,建立同时检测H7亚型和N9亚型的双重RT-PCR。对H7N9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模板进行双重RT-PCR扩增,结果可同时扩增HA基因263bp、NA基因520 bp的特异性片段,而对其他常见亚型的流感病毒的RT-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双重RT-PCR方法的检测下限为3 pg的H7N9病毒模板。利用该双重RT-PCR方法对30份临床样品进行H7N9病毒进行检测,与病毒分离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者的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建立的双重RT-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快速、敏感、准确的特点,可用于H7N9流感病毒的同时检测和鉴别诊断,为H7N9亚型流感的有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4.
为了解我国近年来新出现的禽副黏病毒4型(APMV-4)的生物学特性,对2020年分离鉴定的3株鸭源APMV-4进行致病性分析和基因组测定。结果显示:3株APMV-4分离株F蛋白裂解位点均为116DIPQR↓F121,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为0~0.23,对鸡表现为低致病力。3株分离毒株基因组长度均为15 054 nt,基因组结构顺序均为3''-N-P-M-F-HN-L-5'',符合典型的副黏病毒基因组“六碱基原则”;病毒3''端具有55 nt的前导序列,5''端存在17 nt的尾随序列,各基因间有9~42 nt的基因间隔序列;3株分离毒株与APMV-4代表株同源性最高(97.2%~97.5%),与其余禽副黏病毒同源性为37.1%~47.3%,与中国香港、韩国分离株高度同源。结果表明,我国新出现的鸭源APMV-4为弱毒株,基因组序列同源性较高,关键氨基酸位点未发生变异。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APMV-4 和科学防控APMV-4感染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5.
食品安全监测预警分析是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食品安全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系统及马尔可夫过程理论,建立二阶残差修正GM(1,1)模型,实现对食品安全监测的预警分析。以《中国统计年鉴》1995-2006年白酒产品国家监督抽查数据构建灰色残差修正模型,对2007年数据进行预测,预测值为82.74%,与实际值82.04%相当接近。研究表明,该分析方法应用于食品安全预警,可有效对食品安全态势进行预测,为食品安全快速预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冠状病毒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病毒(Coronaviridae / Coronaviruse, CoV)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及家畜家禽健康的病原微生物,目前发现的冠状病毒有十几种。冠状病毒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自然宿主包括人、牛、猪、禽及犬、猫、鼠、蝙蝠等,该属病毒的广泛宿主特点以及自身基因组的结构特征使其在进化过程中极易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呈现遗传多样性,新亚型及新的冠状病毒在此过程中不断出现。本文旨在对冠状病毒的分类、形态结构、基因组结构特点、分离与鉴定、感染和防治措施等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7.
58.
<正>一、合理轮作大豆种植应长期坚持科学合理的轮作,在我区一般采取用麦—豆—杂三区轮作制度,这样能有效减少大豆的重迎茬面积,大豆是最忌重茬连作作物,主要原应是同一种作物或近缘作物连作后,即使在正常管理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生理状况变差的现象,即病虫害加重、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植物自毒物质的积累,导致病虫害加重。所以采取科学合理的轮作能够有效地防止病虫草害的的发生,是制约大豆生长的  相似文献   
59.
总结了在对莆田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情况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客观全面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随着人们对动物食品安全的渴求,中草药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本研究为探讨中草药复方剂提取物对蛋鸡卵巢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选择同批次罗曼粉蛋鸡60只,分成每日饮用蒸馏水的空白组、模型组和每日饮用中草药复方剂提取物的试验组。除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2组腹腔注射等量四氯化碳。饲喂1周后将罗曼粉蛋鸡处死取卵巢器官,检测卵巢组织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发现,经中草药复方剂提取物治疗后的试验组,卵巢组织中的GSH-PX、SOD活性、MDA含量接近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GSH-PX、SOD活性显著增高(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试验说明中草药复方剂提取物对蛋鸡卵巢组织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