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6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南充市水稻稻瘟病重发原因及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分析了南充市水稻稻瘟病的重发特点和重发原因,提出了搞好稻瘟病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2.
柑橘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试验示范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在四川南充开展"农业防控+释放捕食螨+‘四诱’技术(灯诱、黄板、食诱、性诱)+科学用药"和"农业防控+释放捕食螨+‘三诱’技术(黄板、食诱、性诱)+科学用药"2种柑橘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试验示范。结果表明,2种模式均可有效防控柑橘病虫害,对害螨控制时间可达180 d以上,对柑橘潜叶蛾、蚜虫、柑橘粉虱、锈壁虱和叶甲的防控持效性亦优于化学防治对照;食诱剂对斜纹夜蛾、柑橘凤蝶与金龟类害虫诱杀效果较好;使用氨基寡糖素诱导,柑橘抗炭疽病效果明显。绿色防控区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均优于化学防治区。同时,社会、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3.
本文回顾了南充地区油菜生产的发展概况与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油菜生产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发展油菜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84.
南充市常年小麦播种面积16.7~18万hm2,占秋播粮经作物总播面的62.5%~67.4%,是全市秋播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力外出增多,加之常年秋淋,致使小麦阔叶杂草发生逐年加重;还有一些地方,因多年单一施用巨星药剂而导致杂草产生耐(或抗)性并出现锯锯藤等阔叶杂草上升草相变化.据调查全市小麦因阔叶杂草危害面积达小麦总面积的50%以上,给小麦高产稳产带来了严重影响.笔者为解决小麦阔叶杂草草害和草相变化等问题,于1998~2000年对小麦茎叶期阔叶杂草的化除技术进行了探索与实践,2000~2001年在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5.
南充市常年产鲜甘薯180万t左右,是本市淀粉加工和牲畜饲料的主要原料。每年冬季因黑斑病等病害影响,造成20%左右的窖贮腐烂损失。对此,笔者于1998~1999进行了蔗糖脂酸酯防治甘薯贮藏期病害试验,1999~2001年在全市推广,取得了显著效果。1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5%蔗糖脂酸酯(商品名称甘薯防腐保鲜剂,简阳国光实业公司生产)WP(可湿性粉剂,下同),对照药剂25%多菌灵WP(江苏吴县农药厂生产)。供试甘薯品种为南薯88。试验在南充市农科所院内1个地下大屋窖内进行。1998年11月28日处理入窖,…  相似文献   
86.
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南充市油菜主要的病虫种类,提出了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旨在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做好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确保油菜高产、稳产及油菜生产和油菜籽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87.
南充市2007年水稻稻飞虱暴发原因及防治成效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充市是稻飞虱迁入波及区,常年发生轻.2007年稻飞虱(白背飞虱占90%以上)在全市大暴发,平坝和浅丘地区虫口密度达1万头/百丛以上的稻田面积约占1/3.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虫源数量较大的情况下,本市降雨特多,无高温天气的气候条件等有利稻飞虱的迁入和生长繁殖.市政府及时启动实施"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应急预案",抓示范展示片带动全面,防治成效显著,笔者体会也颇多.  相似文献   
88.
为提高辣椒抗病能力,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残留和环境污染,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辣椒应用植物免疫诱抗剂——5%氨基寡糖素AS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塑料温室大棚辣椒栽后3天、28天和幼果期施用3次,药后15、30、45和60天,抗病毒病效果氨基寡糖素750、1000倍液与三十烷醇(对照药剂)1000倍液分别为97.6%、69.0%、76.2%,94.1%、63.5%、72.9%,87.0%、63.9%、72.2%和75.5%、49.1%、54.7%;抗煤烟病效果为84.6%、71.2%、73.1%,84.1%、70.5%、72.7%,80.8%、68.8%、69.7%和72.2%、53.7%、55.6%;疫病预防效果均为100%;可以有效促进辣椒营养生长、株高增高和分枝增多等,但辣椒产量、销售收入和纯收入氨基寡糖素750、1000倍液与三十烷醇1000倍液每公顷较清水对照(CK)分别低30.2%、13.3%和18.2%,21505.92、9453.18、12995.55元及21773.92、9685.18、13199.55元。产量清水对照(CK)极显著高于氨基寡糖素750、1000倍液与三十烷醇1000倍液,氨基寡糖素1000倍液和三十烷醇1000倍液极显著高于氨基寡糖素750倍液,氨基寡糖素1000倍液与三十烷醇1000倍液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9.
为减轻豇豆炭疽病发生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残留和环境污染,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生物农药几丁聚糖、生化复配制剂咪鲜·几丁糖和化学农药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防治豇豆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秋季豇豆炭疽病发生较重情况下,每公顷用2%几丁聚糖AS 2 250 g、46%咪鲜·几丁糖EW 450g、10%苯醚甲环唑WG 900 g(对照药剂)和24%噻呋酰胺SC 360 ml,5~8天施药1次,连续施用3次,药后7、14、20天,防治效果均在83%、78%和73%以上,且4种药剂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该4种药剂尤其是几丁聚糖和咪鲜·几丁糖不仅可以作为防治炭疽病的理想药剂,而且可以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理想药剂,确保现代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0.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介绍了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合理轮间套作和混播,加强健身栽培,药剂拌种以及药剂防治等,旨在指导广大农民科学合理地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