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5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8篇
  33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运用大棚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漂浮育苗基质对辣椒的出苗率,苗的茎高、茎粗、侧根数以及根系活力和幼苗中所含氮磷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以不同比例珍珠岩、蛭石、草炭、发酵谷壳、煤渣、垃圾土等组成的基质中,F4(30%珍珠岩,3%蛭石,10%草炭,20%发酵谷壳,37%煤渣)、F8(30%珍珠岩,3%蛭石,20%草炭,20%发酵谷壳,27%煤渣)和F3(30%珍珠岩,3%蛭石,10%草炭,20%碳化谷壳,37%煤渣)出苗率较高,F3处理有利于植物的根茎的生长发育,其根系活力较强。CK(37%珍珠岩,3%蛭石,45%草炭,15%发酵谷壳,37%煤渣)处理幼苗的氮磷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其他配方处理,而钾含量以F8处理的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种油菜氮效率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以氮胁迫与正常供氮条件下籽粒产量的比值作为氮效率系数,探讨了不同品种油菜氮效率差异及其生理基础。结果表明,所测定的8个油菜品种氮效率系数的变化范围是0.37~0.69;氮胁迫与正常供氮条件下不同油菜品种植株氮素累积吸收量、生长后期茎叶氮素转运率及氮素生理效率的比值不同,氮效率高的品种,其比值高,反之亦然;在氮素供应水平低的情况下,氮效率高的品种具有较长的根长、较多的侧根、较高的茎叶硝态氮再利用量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地理学定量方法,结合Arcgis手段,选取扬州市20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景点,分析其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的特征、类型、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扬州市各地交通可达性优劣程度与乡村旅游景点数量分布恰好呈正相关关系;②与市中心距离为10~ 20 km是乡村旅游景点分布的密集区;40~ 70 km乡村旅游景点分布很少;70~ 90 km地区出现一些规模较大的乡村旅游景点.乡村旅游景点的分布受市场导向影响明显;③与市中心距离小于30 km的乡村旅游景点的服务功能以休闲娱乐为主,功能较单一;距市中心超过70 km的乡村旅游景点以康体度假性质为主;在30 ~ 50km的乡村旅游景点服务功能呈现出多元化、复合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推荐配比”(N:P2O5:K2O比率为190:90:100 kg hm-2)、“高氮量配比”(N:P2O5:K2O比率为210:90:100 kg hm-2)、“低氮量配比”(N:P2O5:K2O比率为170:90:100 kg hm-2)以及“常规配比”(N:P2O5:K2O比率为216:112.5:202.5 kg hm-2)4种氮、磷、钾配比施肥对饲用稻威优198蔗糖合成酶(SUS)、腺苷二磷酸焦磷酸化酶(AGPase)、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以及产量和糙米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配比”能提高不同生育时期水稻功能叶(旗叶)和粒籽中碳、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这些关键酶活性的变化显著影响水稻产量和糙米全氮以及蛋白氮的含量。统计(P0.05)结果证实“推荐配比”能提高水稻产量达到8200 kg hm-2,与“常规配比”相比产量提高了24.81%;“推荐配比”糙米全氮和蛋白氮含量分别达到22.70 g kg-1和21.98 g kg-1,与“常规配比”相比差异显著,并且其全氮和蛋白氮含量分别提高17.01%,18.38%。  相似文献   
15.
几个水稻品种碳素代谢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饲料稻品种选育,在不同生育期对5个水稻品种(组合)进行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茎鞘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转运以及籽粒充实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其碳素代谢特性各不相同,杂交组合威优56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较强,茎鞘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在孕穗期积累丰富,到成熟期残留较少,后期籽粒充实速度下降缓慢,是一个碳素代谢十分旺盛的组合。常规稻辐丰早92-124在灌浆后期仍维持较高的光合强度和较强的籽粒充实速度,且成熟期茎鞘内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残留最少,也是一个后期碳素代谢较为理想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不同氮肥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氮肥用量、施用时期、有机无机肥结合等氮肥管理方式下早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在水稻生产中增产效果显著,与对照相比,早稻施氮比不施氮增产41.06%~76.90%。不同的氮肥管理模式对产量的影响较大,高产高效模式、超高产高效模式与农民模式相比均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16.62%~25.41%,并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氮肥利用率,同时提高了单位面积有效穗,也促进了氮、磷养分的累积。  相似文献   
17.
喷施氯化钾对油菜体内氮素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叶茎喷施1%的氯化钾溶液对油菜开花期氮素分配及其体内硝酸盐累积再利用的影响.以喷施1.17%的硫酸钾溶液(要求氯化钾和硫酸钾溶液中的钾离子的浓度相同)和清水相比较,在开花后期开始喷施,每2 d喷洒一次,连续喷洒15 d,喷洒部位主要在叶和茎,重点喷洒叶的背面,尽量不喷洒至叶柄,于角果初期采样.结果表明,喷施氯化钾溶液能有效降低油菜茎叶硝酸盐含量,与喷施硫酸钾溶液和清水相比达到了显著水平;有效促进了氮素向角果分配;喷施氯化钾还可以增强叶片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但不影响喷洒后采样时油菜总的鲜质量;而且品种之间处理后的差异比较明显,同一品种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也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8.
养分管理模式对早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明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养分管理模式下早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合理配施氮磷钾肥混施有机、无机肥能显著提高早稻产量,同时显著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磷矿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但中低品位磷矿占其储量85%以上,合理利用中低品位磷矿对提高磷矿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介绍我国中低品位磷矿资源储量和筛选方法的基础上,从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生产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磷矿粉和微量元素肥的工艺概况及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对中低品位磷矿的利用和宏观调控提出以中低品位磷矿生产钙镁磷基和过磷酸钙基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中低品位磷矿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等建议,以期为中低品位磷矿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地力和养分管理模式对早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不同地力和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早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高中低3种地力水平的稻田中设计了3种养分管理模式,研究了不同地力水平和养分管理模式下早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十分明显,施氮与不施氮的产量差异显著;且最佳养分管理模式较农民习惯养分管理模式更能显著提高早稻产量和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在不同地力的田块上最佳养分模式也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和较高的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