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2篇
  20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7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利用卓越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安巴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cv.Amba)、法恩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Fawn)、海法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cvHaifa)、苜蓿(Medicago sativa)等五个常用品种在毕节地区进行混播草地建植试验。测定和观察各组合的产草量、青干比、茎叶比及利用年限和适宜性。表现突出的组合有: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鸭茅+苇状羊茅+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鸭茅+苜蓿、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茅+苜蓿、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结果表明:在毕节地区建立人工草地,采取禾本科和豆科牧草混播,可明显提高草地产草量和牧草品质,还可抑制杂草的生长。本试验为毕节地区天然草场改良和人工草地的建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
彭华 《植物医生》2005,18(3):4-5
1生物防治的进步促进了害虫综合治理的发展 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简称IPM)是在保护环境、重视自然控制作用的前提下,对有害生物的一种管理系统,它考虑到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尽可能协调的运用适当的技术和行政措施,使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并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重点是应用生态系统和害虫种群动态的相关理论以及遗传学和农林经济学的有关知识,制定一个规划,配合各种手段,调控有害生物种群数量,使之低于经济阈值.综合治理的理论是综合防治的一个飞跃,它强调了自然控制因素,根据害虫与天敌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这一自然规律,优先利用自然因素,特别是保护和利用天敌.  相似文献   
93.
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用电影摄影机跟踪拍摄,及试验研究的结果证实:松毛虫赤眼蜂两性生殖,产生雌雄子代;孤雌生殖仅产雄性子代。寄生于同一柞蚕卵内的松毛虫赤眼蜂,雄蜂较雌蜂早1~1.5天羽化。雄蜂羽化后,在寄主卵内即与刚脱下蛹包膜、尚未展翅的雌蜂,或发育后期的雌蛹交尾。羽化前5小时的雌蛹中,有59%以上的个体已经受精,羽化后可产生雌雄两性子代;但羽化前24小时以上的雌蛹,虽能观察到雄蜂有与之交尾的动作,但其产生的子代均为雄性。雌蜂在卵内交尾后,咬破卵壳出来。未见到前人所报道的雄蜂先咬破卵壳,在寄主卵外等待雌蜂交尾的现象 雌蜂产卵时,产卵管在寄主卵壳上朝左右两个方向轮流旋转钻孔,其旋转角度不超过360度,转速1~2转/秒。同时由产卵管分泌一种液体。  相似文献   
94.
试验旨在探究小酸模入侵对人工草地主要植被、放牧黑山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以及血清指标的影响。在贵州省威宁县选择4块小酸模入侵程度不同的人工草地,分析不同草地主要植被密度和高度;挑选体重(22.69±1.43) kg的黑山羊公羔羊120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其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羊。各组黑山羊自然放牧3个月后,分析其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指标。结果显示:随着人工草地小酸模密度的增加,鸭茅和白三叶的密度和高度逐渐降低。试验Ⅱ组自然放牧黑山羊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Ⅳ组(P<0.05)。试验Ⅳ组黑山羊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Ⅱ组和Ⅲ组(P<0.05);试验Ⅰ组黑山羊瘤胃的丁酸含量最高,乙酸、丙酸含量低于其他3组。试验Ⅳ组黑山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最高,生长激素(GH)含量最低。试验Ⅳ组黑山羊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2 (IL-2)含量高于其他3组。试验Ⅰ组黑山羊血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  相似文献   
95.
我国肉羊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羊肉因其含热量高、胆固醇含量低、营养价值丰富、肉质细嫩、口味好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城乡人民的青睐。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肉羊产业起步较我国早40多年,而且培育了数十种产肉性能比较好的肉羊品种,对世界肉羊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6.
<正>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养殖风险化的逐步增大,散户不断退出,肉牛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0—2021年我国肉牛养殖规模化比重由23.2%提高到32.7%,增加了将近10%。随着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显著提升,数字技术有了用武之地,而数字技术的应用依赖于智能设备的推广。如在牛上应用电子耳标、电子项圈、脚环等,可以实现牛只个体身份和信息的识别,还可以监测牛只个体的采食、发情、疾病等情况,把控好养殖的各个环节,为科学养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7.
以潮泥田和红黄泥为供试土壤,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类型钙化合物(CaO、CaCO3、CaSO4)对水稻吸收累积Cd、Pb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潮泥田施用CaO和CaCO3后,土壤pH值明显升高。当CaO施用量达到0.36gCa·kg-1时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水稻糙米Cd含量也随之显著下降,降幅达26.3%;施用CaCO(30.24gCa·kg-1)和CaSO(40.24gCa·kg-1)后水稻糙米Cd含量降幅分别为23.7%(P〈0.05)和18.4%(P〈0.05)。红黄泥施用CaO、CaCO3和CaSO4后,土壤pH值变化趋势与潮泥田相同。当CaO施用量达到0.24gCa·kg-1时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但水稻糙米Cd含量反而上升,当CaO施用量达到0.36gCa·kg-1时,与对照相比水稻糙米Cd含量增加34.5%(P〈0.05);当CaO施用量增至0.48gCa·kg-1时土壤有效态Pb含量明显增加,水稻糙米Pb含量也随之显著增加,增幅达41.7%。在等钙(0.24gCa·kg-1)条件下,潮泥田及红黄泥施用CaO、CaCO3和CaSO4后因pH变幅较小导致水稻糙米Cd、Pb含量无明显差异。综合分析认为,利用钙化合物控制污染土壤上水稻对cd、Pb的吸收累积时,需要根据土壤Cd、Pb含量和pH综合考虑合理的钙化合物类型和用量。  相似文献   
98.
不同生育期施用硅肥对水稻吸收积累镉硅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探明硅肥对镉污染稻田降低稻米镉的作用机理,完善稻米镉消减的硅肥施用技术,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水稻不同生育期(基肥、分蘖期和孕穗期)施用硅肥对水稻吸收积累镉、硅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够提高土壤0.160~0.290个pH单位,降低镉生物有效性,同时,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硅含量,增幅为295.3%~399.2%(P0.05);不同生育期施用硅肥中,基施硅肥能够显著增加9.7%的水稻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基施硅肥显著降低了水稻茎秆、叶片、稻壳和稻米中的镉含量,降幅分别为31.9%(P0.05)、65.8%(P0.05)、46.1%(P0.05)和25.3%(P0.05),施硅降低了镉由茎秆向叶片和稻壳的转运,从而降低了稻米镉的积累,同时显著增加茎秆、叶片和稻壳硅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44.1%(P0.05)、71.5%(P0.05)和28.8%(P0.05)。综上表明,镉污染稻田基施硅肥能够显著增加水稻产量,降低土壤镉生物有效性,阻止镉的迁移转运,减少稻米镉积累,是镉污染稻田修复中推荐的硅肥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99.
典型双季稻田施磷流失风险及阈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3年(2011—2013年)的双季稻田间小区试验,探明了不同施磷量对双季稻产量、土壤磷素积累、磷素流失风险的影响,并确定了土壤收支平衡的施磷阈值。研究结果表明:连续3年不同施磷量处理水稻早、晚季产量为5474~5552 kg·hm~(-2)和7096~7521 kg·hm~(-2),过量施用磷肥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增产效果,反而有减产的风险。施用磷肥后,土壤Olsen-P含量显著提高。田面水TP平均浓度与土壤中Olsen-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施磷后田面水磷素动态能用指数模型(Y=C_0·e~(k/t),k0)拟合,即随着磷肥施用量增加,田面水磷素流失风险增加。结合水稻产量效应、土壤磷素表观平衡和磷素环境风险,推荐研究区域早、晚稻施磷阈值分别为(48.53±7.07)kg P_2O_5·hm~(-2)和(56.87±7.90)kg P_2O_5·hm~(-2)。  相似文献   
100.
植物耐盐性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严重的工业污染以及不良的农业生产活动方式使得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土壤盐渍化以及盐碱地资源如何利用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拥有大面积无法正常利用的沿海滩涂盐碱地。研究植物耐盐机制对提高植物耐盐性和作物产量,培育耐盐新品种以及对盐碱地的充分利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述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植物耐盐生理及分子机制、提高植物耐盐性的主要方法。同时笔者还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今后植物耐盐性方面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