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8篇
  8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冠春”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白菜研究室于2002年育成的春大白菜一代杂交种,2004年通过陕西省种子管理站鉴定。  相似文献   
72.
紫色小白菜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从紫色小白菜"紫罗兰"叶片中提取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紫色小白菜叶片的冻干粉(粒径≤0.45mm)为材料,筛选花青素提取剂(乙酸、甲醇、乙醇、丙酮)、提取剂体积分数(5%,10%,15%,20%,25%,30%,35%,40%,45%,50%,55%)和提取方法(浸提法、超声波法),对影响花青素提取率的提取温度(25,35,45,55,65,75℃)、料(g)液(mL)比(1∶5,1∶10,1∶20,1∶30,1∶40,1∶50)、提取时间(1,5,15,30,45,60min)、提取次数(1,2,3,4次)进行单因素试验,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紫色小白菜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剂为乙酸,提取剂最佳体积分数为35%,最佳提取方法是浸提法;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25℃,料(g)液(mL)比1∶10,提取时间1min,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第1次提取液中花青素的质量浓度为0.812g/mL,相对提取率为70.39%;第2次提取液中花青素的质量浓度为0.225g/mL,相对提取率为22.22%,2次相对提取率累计为92.61%。【结论】确定了紫色小白菜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此工艺能够在不引入叶绿素干扰的情况下较充分地提取花青素,且花青素的质量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73.
大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核型分析及细胞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3年连续分析了2套大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CMS3411-7及CMS7311不同转育材料的核型,并做了细胞学观察鉴定.发现转育4代和9代具甘蓝型油菜胞质的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核内染色体数目均为2n=20,但2个不育系的核型都程度不同地与相应保持系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随体染色体的大小、位置、数目,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的多寡,染色体的臂比值等方面.说明在回交转育过程中,白菜染色体(aa)同油菜染色体(aacc)发生了一定的交换或易位.细胞学观察表明,2套不育系花药败育时期均在孢原细胞形成之前,只有极少数花药中的1~3个花粉囊可以发育到四分体或单核花粉期,且大小极不一致,表现特大或特小,说明其不育性比较稳定、彻底.  相似文献   
74.
大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恢保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1~1992年通过对35份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Cms3411—7配制的杂种一代花期雄蕊育性的系统观察,发现具有恢复能力的材料9份,其中完全恢复材料5份;具有保持能力的材料15份,高保持的材料7份;10份材料处于半保持半恢复状态;1份材料的杂种一代不育株、可育株呈1:1分离.并发现不同组合不仅存在育性分离,而且存在环境敏感性.  相似文献   
75.
萝卜雄性不育系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了萝卜雄性不育株及可育株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揭示萝卜雄性不育发生与其内源激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花蕾的发育过程中,不育株和可育株内源激素IAA、ABA、GA3、ZR以及JA含量变化均差异明显,在不育发生的初始阶段,不育株内源IAA含量上升32.09%,ABA含量下降75.45%,JA含量下降了11.20%,其余2种内源激素含量差异很小.IAA/ABA、IAA/ZR、IAA/GA3和GA3/ABA在二者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比值大小差异很大,在不育发生的初始阶段,IAA/ABA、IAA/ZR和GA3/ABA平衡失调.表明内源激素可能与萝卜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6.
大白菜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大白菜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从Mgz^2+、Taq酶、dNTPs、引物、模板5种因素4个水平对大白菜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于大白菜的SRAP-PCR优化反应体系,该体系为25 μL:Mg^2+浓度为3.0 mmol/L,dNTPs为0.2 mmol/L,Taq酶1.5 U,引物为0.2 μmol/L,模板DNA73.2 ng.PCR反应程序为: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1 min,35 ℃复性1 min,72 ℃延伸1 min,5个循环;94 ℃变性1 min,50 ℃复性1 min,72 ℃延伸1 min,35个循环,72 ℃延伸10 min.  相似文献   
77.
根据大白菜周年需求的发展趋势,为了满足北方国庆节前后市场对大白菜的需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科学研究所大白菜育种室开展了极早熟大白菜新品种的研制.育成了早熟、丰产、抗病一代杂种大白菜秋早55.2006年2月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8.
“陕春白1号”大白菜地膜春栽苗龄和直播播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西杨陵采用"陕春白1号"大白菜品种进行了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直播播期从03-15~04-05,播期越迟,莲座叶的长和宽越小,球叶数减少,产量和净菜率降低。苗龄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小,但苗龄过短,莲座叶生长显著落后,产量显著降低。综合产量和抽薹率等因素分析认为,在陕西关中地区,该品种直播适宜播期为03-15~03-20,育苗移栽适宜苗龄为30~36d。  相似文献   
79.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个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Pekinensis (Lour.) Olsson]自交系和杂交种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了影响胚状体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几个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有12个品种的游离小孢子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上诱导出胚;各品种间小孢子胚产量差别很大,每个花蕾产胚在0.25~65.4个之间;将成熟的子叶形胚及时转移至再生培养基上,对提高植株获得率至关重要;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上附加0.2mg.L-1的6-BA对胚状体的发生和发育有促进作用;B5+0.2 mg.L-16-BA+0.02 mg.L-1NAA的培养基有利于小孢子胚发育成植株;1/2 MS+0.1 mg.L-1NAA为小孢子植株生根最适宜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80.
分子标记在大白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白菜是我国起源的特产蔬菜,利用分子辅助育种手段进行大白菜遗传育种越来越受到育种家的关注。本文对已构建的二十多张大白菜遗传图谱和白菜类蔬菜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也从芜菁花叶病毒病等抗病分子标记、春化、抽薹和雄性不育相关的分子标记、其它农艺性状标记及种子纯度鉴定等方面阐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大白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分子标记整合、比较与国际接轨及试验材料的选择都可能成为分子标记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