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广州市法定民间体育组织的成立概况、资金情况、内部治理、项目开展及评估、外部关系、影响因素等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存在问题,包括数量少,发展不平衡;成立条件过高;经费不足,来源渠道狭窄;内部治理不规范,自律性不足;评估不规范,监管不力;宣传、信息公布不到位,诚信度不高等。并提出发展对策,主要有:加强民间体育组织自身能力培养;政府提高重视,并正确引导;促进社会公民的参与;鼓励市场企业组织的支持等。从而为法定民间体育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以早籼品种瑰宝8号及其变异后代耐低钾水稻为材料,用20%PEG6000模拟干旱,对幼苗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测定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模拟干旱胁迫下,耐低钾水稻幼苗具有相对较高的钾含量、钾素利用效率、生物量、水势、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相关分析表明,水稻幼苗钾含量和钾素利用效率与生物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水势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3.
当前,养禽业普遍存在一种以拉饲料或拉柿子样、鱼肠子样粪便,此病的中、后期,个别鸡会出现神经兴奋、疯跑而后瘫痪死亡为特征的疾病。该病造成鸡采食量明显下降,增重减慢或体重下降,此时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治疗,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此病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24.
从"马来10号"番木瓜Carica papayacv.Malai 10两年生植株采集3个成熟果实,放置1天后,剖开发现果实内均有大量种子萌发;平均含种子590粒,其中127粒已萌发,萌发率达21.6%;发芽种子根长0.2~1.8 cm,平均根长0.6 cm。说明种子在果实采摘前已萌发。  相似文献   
25.
水稻穗上芽发生的生理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亲本V20B(易穗上发芽)和金23B(不易穗上发芽)为材料,研究了水稻籽粒在田间穗上发芽的生理基础.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V20B比金23B更易穗上发芽;V20B穗萌前内源激素GA<,3>/ABA含量比值高于金23B,而ABA含量低于金23B;籽粒发育过程中的a-淀粉酶活性、籽粒含水量均高于金23B.  相似文献   
26.
1971-2014年青藏高原参考蒸散变化及其归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参考蒸散时空变化格局并辨识其驱动因子,是认识区域水文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途径。基于修正的FAO 56 Penman-Monteith公式和青藏高原75个台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1971—2014年高原参考蒸散变化的转折特征,并探讨转折前后的年际与季节变化趋势及其主导因素。结果表明:1971—1996年青藏高原参考蒸散呈急剧下降态势〔-27.07 mm·(10a)-1〕,而1997—2014年高原参考蒸散增加趋势显著〔40.16 mm·(10a)-1〕,尤以33°N以南区域最为突出。这与影响参考蒸散变化的气候因子变化趋势的年际转折密切相关。其中,风速变小是1971—1996年高原年参考蒸散减少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高原北部;相对湿度降低则极大地促进了1997—2014年高原主体(除高原北缘外)参考蒸散的显著增加。此外,从季节上看,春、秋、冬季参考蒸散变化的最大贡献因子由之前的风速减小转变为1997—2014年的相对湿度下降;影响高原夏季参考蒸散的主导因子是1971—1996年相对湿度的增加,之后则转变为1997—2014年日照时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27.
近几年来,单县的一些中小型养鸡场(户),普遍发生了蛋鸡在产蛋初期、产蛋高峰期出现水样粪便的症状,并伴有鸡群饮水量增大,产蛋率上升缓慢或产蛋高峰上不去等情况。该病症有的被误诊为鸡大肠杆菌病,继而投放大量的抗菌素;有的怀疑是当地水质问题;有的怀疑是饲料中食盐含量过高或饲料霉变等原因。  相似文献   
28.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0~12.5 mg/mL壳聚糖溶液浸种处理对番木瓜种子萌发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5.0~10.0 mg/mL壳聚糖溶液浸种能有效地提高番木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淀粉酶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其相关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12.5 mg/mL壳聚糖溶液浸种对番木瓜种子萌发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则相反,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10.0 mg/mL壳聚糖溶液为番木瓜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29.
中国干旱区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选取中国干旱区77个气象站点1961-2007年的均一化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干旱区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分析表明:①我国干旱区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响应显著且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1961-2007年,我国干旱区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约上升了1.8℃,平均气温升温速率为0.39℃/10a,增暖幅度与波动幅度高于同期全球以及中国区域平均。②我国干旱区气温变化季节与区域差异显著。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秋、冬两季增温明显,冬季气温线性变化率最大,为夏季增温的两倍有余。年均温与各季升温幅度区域差异较大,其中北疆、阿拉善高原升温幅度最大,南疆与河西走廊升温相对较慢。③年均温与各季气温的年距平序列突变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研究区各站点普遍存在着16~17年的年代际变化和6~7年的年际变化。综合我国干旱区年均温距平序列及其突变时间和振荡周期,可推断出干旱区气温将会持续以较高的变暖速率上升,至少最近10年这种趋势不会改变。④我国干旱区水热相互反馈作用错综复杂,气候变暖如何影响干旱区水热相互反馈作用机制,这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0.
为减少广大供电企业配电网的线损,探讨功率因数对广大供电企业的影响,以及提高功率因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影响功率冈数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配电系统自然功率因数的有效措施及人工补偿功率因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