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44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褐色脂肪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都与白色脂肪不同,其细胞富含线粒体,能够利用过剩的能量代谢底物进行产热,是幼龄哺乳动物非颤抖性产热的主要热量来源,在维持机体能量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产热过程由细胞线粒体内膜上的解偶联蛋白1(UCP1)介导,机体所处环境以及对激素的响应都可以影响褐色脂肪的活性。受到刺激后,褐色脂肪细胞表面的肾上腺素受体得到激活,激发细胞内的级联反应,同时使产热相关基因表达增强,增加能量消耗,减少脂肪沉积。褐色脂肪已经成为治疗肥胖以及能量代谢相关疾病的潜在靶点。鉴于褐色脂肪在脂肪沉积以及能量代谢方面的作用,关于畜禽褐色脂肪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作者归纳了绵羊褐色脂肪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影响绵羊褐色脂肪活性的环境因素如冷刺激、营养限制、长期缺氧和饲喂添加剂,以及激素因子(催乳素及其受体、甲状腺激素、瘦素、生殖激素),以期为绵羊产热脂肪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基因组印记重组对动物胚胎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应用动物模型BLUP法估计了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种羊场1989-1998年共10个年度3 981只个体的抓绒量和体重的单性状育种值,以及这两个性状的综合育种值.在模型中考虑的固定效应有年龄效应和性别-群体-年度效应、随机效应有个体的加性效应和个体永久性环境效应.比较育种值选择与表型值选择的结果表明:①公羔依据断乳重选择与依据育种值选择的结果差异较大;②育成母羊依据表型值选择与依据综合育种值选择的结果差异极显著(P<0.01);③育成公羊依据表型值选择与依据综合育种值选择的结果差异极显著(P<0.01);④种公羊依据抓绒量和体重的表型值选择结果分别与依据各自性状育种值选择结果的秩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研究表明:内蒙古白绒山羊应用个体表型值选种存在准确性较差的缺点;动物模型BLUP法适合用于内蒙古白绒山羊的选种.并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选择种公羊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蒙古羊Hoxc8基因甲基化与胸椎数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蒙古羊Hoxc8基因的甲基化与胸椎数的关系,试验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蒙古羊的14枚胸椎个体(T14)占26.1%,7枚腰椎个体(L7)占69.5%,其中Hoxc8 exon-1含27个CpG。T13型个体的甲基化CpG分别为6,3,6;T14型个体的甲基化CpG分别为23,20,21。T13和T14的甲基化比例平均值分别为(18.500±0.064)%和(79.030±0.056)%(P=0.002)。T14蒙古羊Hoxc8 exon-1的甲基化功能区(120~142个碱基)的CpG胞嘧啶全部甲基化,而T13则相反。说明蒙古羊Hoxc8 exon-1甲基化CpG的密度和数量影响Hoxc8基因的表达,并且调控胸椎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内蒙古白绒山羊产绒量、绒长、体重等性状的表型和遗传参数的初步估测结果。产绒量、绒长、体重的平均值分别为0.342kg、4.35cm、26.62kg。产绒量和绒长的重复力分别为0.88和0.18。产绒量与绒长、产绒量与体重、绒长与体重的表型相关分别为0.27、0.47、0.43。产绒量的遗传力用女母回归法的计算结果为0.39±0.11,用公羊内女母回归法为0.31±0.12。用父系半同胞相关法为0.22±0.17,用单元内半同胞相关法为0.59±0.06。体重的遗传力用公羊内女母回归法的计算结果为0.06±0.09,用单元内半同胞相关法为0.26±0.04。产绒量与体重的遗传相关系数用女母回归法为0.28±0.23(几何均数),0.47±0.17(算术均数);用公羊内女母回归法为0.62±0.42(几何均数),0.04±0.68(算术均数):用单元内半同胞相关法为0.77。  相似文献   
16.
17.
乌珠穆沁羊的多胸椎(T14)和多腰椎(17)个体比例大约为57%,其中T14L6型占17.4%,T13L7型占36.6%,T14L7型占3.1%。与普通绵羊一致的T13L6型个体只占42.9%。多脊椎羊经交配实验证明是隐性突变纯合子,这种突变属于隐性有利突变,外显率为80%。T13与T14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5203和0.4797,L6与L7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3702和0.6298,都处于平衡态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了蒙古羊和德国美利奴肉羊、陶赛特肉羊、澳洲美利奴细毛羊的Hoxc8和Hoxd11基因及其第1位外显子的甲基化位置、数量、稳定程度,以及甲基化的量子力学性质。与蒙古羊相比,内含子序列有数个碱基的差异,外显子一致。外显子序列的甲基化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功能,与甲基化导致的分子轨道和量子力学变化有关。甲基化胞嘧啶在密码与反密码中的第2位,决定甲基化是否对转录和翻译产生效应。蒙古羊14枚胸椎个体的父本Hoxc8 exon-1和Hoxd11 exon-1序列甲基化程度高,母本的甲基化程度低;13枚胸椎个体的父本和母本相应序列的甲基化程度都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蒙古羊Hoxc8基因的甲基化与胸椎数的关系,试验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蒙古羊的14枚胸椎个体(T14)占26.1%,7枚腰椎个体(L7)占69.5%,其中Hoxe8 exon-1含27个CpG.T13型个体的甲基化CpG分别为6,3,6;T14型个体的甲基化CpG分别为23,20,21...  相似文献   
20.
张建省  刘建才  张立岭  林明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13-19513,19515
[目的]探索蟒蛇性别鉴定方法,为生产实践和蟒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和性别鉴定针法对111条不同年龄(1岁、2岁和3岁龄以上)缅甸蟒进行鉴定,记录其形态特征和性别鉴定针插入生殖腔部分所占的鳞片数,然后解剖查看其生殖器官验证其性别,统计雌雄蟒蛇的性别规律。[结果]雄性蟒蛇,进入生殖孔的鉴定针长度大部分占10~17片尾部鳞片,个别的占8、9和19片;而雌性蟒蛇,进入生殖孔的鉴定针的长度占到尾部鳞片的4~5片,相对比较集中。[结论]形态学观察和性别鉴定针鉴定法相结合可以方便、高效地判定出蟒蛇的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