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0篇
林业   1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2篇
  277篇
综合类   253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铁和两种形态氮素对玉米植株吸收铁、锰、铜、锌等微量元素及其在体内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硝态氮(NO3--N)相比,铵态氮(NH4+-N)显著提高了玉米对铁的吸收,降低了对锰、铜及锌的吸收。供铁也明显提高了植株地上部铁的吸收总量,降低了锰及锌的吸收量,尤其是在供应No3--N时这种作用更为明显。在缺铁条件下,NH4+-N处理的玉米新叶中铁的含量明显高于NO3--N处理;而新叶、老叶、茎中锰、锌、铜含量以及根中锰、锌含量都明显低于NO3--N处理。但使用NH4+-N时,根中铜的含量较高。在供铁条件下,NH4+-N处理的玉米植株四个不同器官中锰和锌的含量显著低于NO3--N处理的植株,而铜的含量正好相反。在缺铁条件下,玉米新叶中活性锰、活性锌的含量显著高于供铁处理;与NO3--N相比,NH4+-N的供应也显著降低了玉米新叶中活性锰以及活性锌的含量。  相似文献   
32.
山东省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农户抽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山东省粮食作物上施用化肥的状况。通过对山东省不同地区2003年施肥状况调查并结合统计资料分析表明,粮食作物上施肥占化肥总投入的比例逐年在下降,但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却稳步提高。在氮肥的品种构成中,低浓度的碳酸氢铵提供了46.8%的施氮量,仍占有重要地位。山东省粮食作物单位面积化肥平均用量为251.1kg/hm^2,其中小麦平均施肥量最高,达到277.6kg/hm^2;另外就施氮量来说,玉米施氮量最高,平均用量为175.2kg/hm^2;小麦施磷量最高,平均用量为97.6kg/hm^2;薯类施钾量最高,平均用量为55.7kg/hm^2。从施肥的氮磷比例来看,小麦上施用化肥的氮磷比例为1:0.7,高于推荐施肥比例,玉米上施用化肥的氮磷比例为1:0.25,低于推荐施肥比例。  相似文献   
33.
高尔夫球场土壤养分测试与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北京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和京南永乐高尔夫球会球道土壤N、P、K、Si等养分含量的测定、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指标,对高尔夫球场肥力状况作了评价。结果认为,目前球场总体N和P的含量偏低,K含量比标准偏高。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在控制条件下,锌营养状况对禾本科植物根系分泌低分子量有机物质及其分泌物对活化难溶性锌和铁的能力的影响。缺锌虽然导致玉米、小麦和大麦根系分泌氨基酸、糖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增多,但这一变化与它们对难溶性锌和铁的活化作用无关。禾本科植物氨基酸、糖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的分泌率随着苗龄和缺锌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同时也随生长介质中锌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禾本科植物根分泌物对难溶性锌和铁的活化能力不同于双子叶植物。缺锌小麦的根分泌物不仅可以活化石灰性土壤中的难溶性锌,而且可以活化新沉淀的难溶性铁。与对照植物相比较,其活化能力增加了13~14倍。缺锌导致根系分泌锌和铁的活化物质在植物营养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基于GIS的棉田精准施肥和土壤养分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通过田间试验、土壤测试和农田地理信息资源开发 ,试图建立新疆芳草湖农场综合肥料效应模型 ,并以MapInfo 6 .0GIS为平台 ,建立相应的计算机棉田养分管理和精准施肥计算机系统。试验证明 ,与肥料效应函数法相比 ,综合肥料效应模型的肥料推荐量能够反映土壤养分对作物产量的贡献 ,适用范围更广 ,推荐施肥量比肥料效应函数法更准确可靠。将综合肥料效应模型、专家知识库与GIS整合 ,实现了以综合肥料效应模型为核心的基于GIS的计算机推荐施肥系统。系统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查询、统计汇总、施肥推荐和结果打印、地图编辑维护、专题地图为一体 ,基本实现了以GIS为平台的棉田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推荐  相似文献   
36.
硝化抑制剂DMPP对菜园土供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好气培养法研究了新型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对菜园土壤养分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d恒温培养过程中,土壤硝态氮呈现升高的趋势,DMPP处理(硫硝铵ASN+DMPP和尿素urea+DMPP)+壤硝态氮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显著低于未加DMPP处理(ASN和urea);从培养的第10d开始至试验结束期间,DMPP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未加DMPP处理。DMPP能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在氮肥施入后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氮供应强度并能调节氮素供应形态,减弱土壤因施氮造成的pH值下降,降低土壤速效钾含量,但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7.
砂土供磷特性及磷肥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砂土磷的活度在0.64~1.39之间,土壤磷素活性高低的顺序为轻砂潮土>细砂潮土>粗砂潮土。砂土磷素形态以无机磷为主,有机磷甚少,仅占全磷含量的8.84%,无机磷占91.15%。无机磷形态组成以磷酸钙为主,Ca-P 平均为无机磷总量的86.1%,O-P 占9.6%,Al-P 占3%,Fe-P 占1.3%,各种形态无机磷与速效磷的关系为:y(速效磷)=49.30x_1(Al-P)+21.854 7x_4(Ca-P)-3.420 9。Al-P 和 Ca-P 对砂土速效磷的贡献具有一定的意义。磷酸铁铝和磷酸钙盐均可以作为砂土磷素的给源。砂土全磷和有效磷的消长决定于磷素收支平衡。施入土壤中磷的形态转化主要受土壤本身性质的制约。磷肥的作用主要在作物生育前期,而在中、后期则更多地吸收利用土壤中的磷素。磷肥肥效随土壤供磷水平和速效磷含量的增高而降低,粗、细砂潮土中磷肥对小麦的肥效分别比轻砂潮土高41.1%和17.7%。  相似文献   
38.
尿素配施有机物料时土壤不同氮素形态的动态及利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尿素配施有机物料时土壤不同氮素形态的动态和利用特征。结果表明:尿素与C/N比高的小麦秸秆配施时,降低了作物吸氮量;与C/N比低的鸡粪配施时,增加了作物的吸氮量。但尿素单施,尿素与小麦秸秆配施,与鸡粪配施的生物量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尿素的水解和硝化在14d以前完成。与单施尿素相比,尿素配施秸秆降低了土壤中NH4-N和NO3-N的含量,而配施鸡粪增加了它们的含量,这与作物吸氮量的变化是一致的。土壤中微生物氮也参与了对作物的供氮过程。作物对“老固定态铵”的利用能力很弱,施肥会显著的增加土壤固定态铵的含量,这些“新固定铵”在作物生长期能被吸收利用。几种处理氮肥利用率的顺序为:尿素>尿素与鸡粪配施>尿素与秸秆配施。  相似文献   
39.
本文拓宽高产施肥的传统观念,将土壤和肥料施入的养分视为自然资源,提出了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策略:在施肥技术上,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为目标,以积极发展有机肥为基础,对氮重在作物营养分期逐步调控,尽可能提高施肥量的准确性;对磷钾重在土壤养分消长趋势监控,施肥量可保持相对稳定。在研究方法上,以氮为重点,适当减少试验因素,增加因素水平。在化肥资源开发上,挖掘国内生产潜力,限制氮肥进口,适当增加磷钾肥进口。  相似文献   
40.
本文在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轮作条件下,通过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北京地区石灰性潮土对氮肥连续施用的环境承受力。结果表明,常量氮肥(N 一年169 kg·hm~(-2))与不施氮相比,在60 cm 以下土层 NO_3~--N 含量无显著差异,没有污染地下水,而在两倍于常量的施氮量(N 一年338 kg·hm~(-2))条件下,80~100 cm 土层的 NO_3~--N 含量比常量施氮显著增加,在雨季或灌水量较大及长期淋洗条件下有可能污染地下水。通过本试验并参考有关研究结果,将该土壤对氮肥的环境承受力定为 N 一年203 kg·hm~(-2)。研究还表明,适量施用有机肥及磷、钾肥能协调土壤对作物的养分供应,增加作物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减少 NO_3~--N对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