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4篇
  4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不知火是由清见与中野3号椪柑杂交育成的柑桔品种。其树势中等或偏弱,树姿稍直立,树条较细密、质硬而多刺;叶片长卵形、浅绿色,叶缘线波状;果实球形、倒卵形或近梨形,果形指数0.88~1.05,果实大,单果重250~320g;果面橙黄色、多凹点、较粗糙,基部有短颈(明显或不很明显),果顶部圆钝,顶端  相似文献   
42.
沙棘叶和沙棘果肉渣对奶山羊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沙棘叶和沙棘果肉渣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奶山羊34只,观察对泌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沙棘叶和沙棘果肉渣可使奶山羊的产奶量、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6.88%~3.82%、8.04%~4.55%和13.39%~1.27%。经乳汁成分分析,奶的食用价值与常奶相同。因此,用沙棘副产品作饲料添加剂,可增辟饲料来源,促进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43.
乳房炎是奶牛常发病之一。据我们调查,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一般为20~50%,经济损失严重,并直接影响公共卫生,因此各国均积极寻找其有效的防制方法。但由于病原复杂,给防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药物治疗是整个防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药物敏感试验又可为临床正确用药提供依据。在这方面国外曾做了大量工作,国内陈永雄等亦有报道,但各地的具体情况不一。为此我们也测定了奶牛常见病原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作了临床疗效的观察。鉴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是最主要的病原  相似文献   
44.
麦饭石PMS饲料添加剂对猪增重作用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矿石类中药麦饭石作为猪的饲料添加剂,在河南、湖北等省4个养猪场共添加饲喂断奶仔猪14024头,对其中的522头分批进行了试验前、后的抽样称重,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13.98%(7.5~25.6%)(P<0.01),饲料转化率平均提高9.19%(4.9~21.5%)。同时,本试验还作了血液常规及生化指标的检验,急慢性毒性试验,肝、肾超微病理学观察以及肝、肌肉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检测等。试验结果表明”,麦饭石对猪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且对动物机体无毒害、无蓄积作用,作为天然矿物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5.
46.
奶牛乳房炎与主要病原菌感染间的病理学初探张礼华,刘纯传,袁永隆,张志常,潘虎候奕昭,郁杰(执笔)杨玉英,李宏胜,李新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各种类型的乳房炎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为探讨引起乳房炎的病原菌与产奶量、泌乳期、LMT反应等级、乳房炎临...  相似文献   
47.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牛奶生产的一种主要疾病。目前多以牛奶中细胞含量作为实验室诊断乳房炎的主要依据。据资料报道,它和其它乳汁的理化指标一样,与奶牛的泌乳期、奶产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探索相关性,掌握其变化规律,作者于1982年在兰州段家滩奶牛场,选定40头泌乳母牛,分别在第二、五、八泌乳月以及干奶前10~15天等不同阶段,逐头记录日奶产量和挤奶次数,并取其混合奶样,进行了乳汁细胞数、兰州乳房炎试验(L.M.T.)、  相似文献   
48.
奶牛乳房炎类型与病原菌感染之间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 2 858份不同类型乳房炎奶样的细菌学检验 ,结果分得细菌共 2 4种 31 38株 ,其中分离鉴定出与乳房炎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 1 2种 1 96 8株 ,病原菌检出率为 6 2 .72 %,各种类型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区系分布总的趋势是一致的 ,绝大部分是以无乳链球菌为主 ,其次是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乳房链球菌等。但不同类型之间、同一类型不同等级之间及隐性乳房炎泌乳期和干奶前之间奶样的细菌分布和细菌种类有所不同。乳房炎的轻重与病原菌检出率呈正相关。奶牛乳房即使在健康的状态下也存在着带菌现象  相似文献   
49.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人工诱发奶山羊急性乳房炎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的乳样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 3种菌 ,经乳室注入不同的菌数感染泌乳奶山羊分别诱导急性乳房炎试验。结果表明 ,3种菌经奶山羊乳头注入均可引起程度不等的乳房炎症状 ,出现乳腺肿胀湿热、触之硬实或有痛感 ,乳汁颜色发生变化 ,奶中氯化物及细胞数均升高 ,产奶量下降 ,并伴有体温升高 ,心率增加等全身症状。这些病理变化的严重程度与攻菌菌株的毒力及攻菌量有一定的关系 ,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攻菌后引起的乳房炎病理变化最为明显 ,无乳链球菌次之 ,停乳链球菌较轻。通过本试验初步测得了 3种菌人工感染奶山羊引起急性乳房炎的最小攻菌量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 .52× 1 0 6个菌 ,无乳链球菌为 7.7× 1 0 6个菌 ,停乳链球菌为 3 .0× 1 0 5个菌 ,同时初步建立了人工感染泌乳奶山羊的乳房炎实验动物病理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乳房炎菌苗、病理学、抗菌药物药动学及药效学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0.
花生的荧光显带和rDNA荧光原位杂交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花生准确而详细的核型对于阐明其起源和开展其基因组研究十分重要。本研究采用DAPI显带和5S、45S rDNA探针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对花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花生的单倍基因组总长度为(81.06±3.74) μm,最长染色体为(4.72±0.15) μm,最短染色体为(2.62±0.14)μm;有15对染色体显示了着丝粒区DAPI+带,其中10对为强带,5对为弱带;有2对5S rDNA位点和5对45S rDNA位点,其中1对5S与1对45S位点同线。综合染色体测量数据、DAPI+带和rDNA杂交信号,对花生染色体进行了准确配对和排列,建立了详细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核型。花生的核型公式为2n=4x=40=38m+2sm(SAT),核型不对称类型属于2A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