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1.
12.
在大豆苗期和初花期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防治夏大豆害虫,测定其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齐黄34控制区株高、分枝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产量,分别比对照区显著增加9.3%、25.8%、15.8%、26.8%、33.2%、9.1%、33.0%,无效荚数显著降低18.5%,药剂处理对齐黄34其它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齐黄35控制区株高、分枝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产量,分别比对照区增加13.8%、10.0%、15.8%、16.9%、11.6%、6.0%、16.9%,无效荚数显著降低38.7%,药剂处理对齐黄35其它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高油双抗夏大豆品种齐黄33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优质、抗病虫是黄淮海地区夏大豆新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夏大豆齐黄33在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单产2848.60 kg/hm2,最高单产达3628.65 kg/hm2,平均较对照品种齐黄28增产4.95%;脂肪含量达23.22%;高抗大豆胞囊线虫1号生理小种;高抗大豆花叶病毒Y6株系;夏播生育期107天左右,能够较好满足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生产的需要。齐黄33的育成说明创造和利用优良种质、选择适宜的亲本和采用有效的选育方法对大豆育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16.
17.
黄淮海地区近20年来育成大豆品种亲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黄淮海地区育成品种的亲本情况,对包括北京地区、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和安徽省等黄淮海地区近20年来育成品种的亲本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1996-2016年黄淮海地区共育成了415个品种,其中北京地区育成品种最多,为87个,江苏省育成品种最少,为39个。北京地区平均每个品种含有亲本数最少,为1.08个,安徽省平均每个品种含有亲本数最多,为1.39个。北京地区和安徽省亲本多使用外地种质,北京地区和河北省使用国外种质育成品种较多,河南省亲本多来自本省。分析还发现来自河南省的豫豆8号、豫豆10号和来自北京地区的中黄13、早熟18以及来自山东省的鲁豆4号和鲁豆11等品种在多个地区当作亲本使用,育成了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花生高产施肥的产量表现:高肥田无肥区荚果产量高达76716kg/hm 2 和77160kg/hm 2,化肥和有机肥两组施肥试验处理增产均不显著;中肥田无肥区产量为68754kg/hm 2 和69504kg/hm 2,两组施肥处理增产显著,以处理(4)中肥量增产最高,分别为1103% 和1515% ,产量水平均超过了7500kg/hm 2;低肥田无肥区产量仅为46917 kg/hm 2 和45669 kg/hm 2,两组施肥处理增产极显著,以处理(5)高肥量增产最多,分别增产4192% 和4088% ,但其最高产量均未超过6700 kg/hm 2。施肥的报酬率和产投比率(V/C),高肥田均为负值。中肥田和低肥田均以处理(4)中肥量最大,中肥田报酬率最大值为15652% 和1681% ,V/C 比率为21 和137;低肥田报酬率最大值为14675% 和1092% ,V/C 比率为363 和444。中肥田和瘦田的化肥和有机肥最适施用量为中量,氮磷钾三要素比值为22∶1∶132。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