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11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探究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该研究依据2000-2018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统计数据,综合评价耕地“生产-生活-生态”三维功能水平并采用核密度估计和可视化制图刻画耕地多功能时空特征,进而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关系,最终采用地理探测器识别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演变的驱动因素并解析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生产功能水平、生活功能水平和生态功能水平分别处于[0.030,0.608]、[0.042,0.672]和[0.058, 0.897]范围,生产功能呈现上升-下降-上升波动变化,生活功能水平先上升后下降,生态功能水平则整体小幅提升,各项功能均具有极化特征。耕地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空间格局分别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和“西高东低”分布特征。2)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水平处于[0.093, 0.554]范围,整体稳步提升但水平仍然较低,多数省份耕地多功能仍为失调状态。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空间格局逐渐呈现集聚提升的演化特征,东北地区、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水平较高,西北地区则处于较低水平。3)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度演变受经营主体条件...  相似文献   
92.
频振式杀虫灯在农业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将害虫诱集并集中杀灭的一种物理防治器械.近年来,由于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作物布局的改变,害虫的发生逐年呈上升的趋势,加之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对无公害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频振式杀虫灯的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农药残留超标、害虫抗药性增加、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因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人们在关注环境的同时,兼顾防治害虫效果与防治成本投入,寻找经济、有效、安全的害虫防治手段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3.
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 Kuntze]品种‘迎霜’为试验材料,采用 PCR 技术扩增出与茶树低温胁迫相关转录因子 CsICE 的开放阅读框,长度 783 bp。采用荧光定量 PCR 分析 CsICE 的表达量,结果表明 CsICE 在根、茎、叶、花和果中都有表达,在叶中表达量最高,是根、茎、果中表达量的 4 倍;在 500 μmol L-1ABA 处理下,幼叶中 CsICE 表达峰值是对照的 40 倍,在 4 ℃低温处理下,最高值是对照的 20 倍,在 10%聚乙二醇 6000 处理的干旱条件下表达量最高值只有对照的 5 倍。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 CsICE 定位在细胞核上。  相似文献   
94.
利用吉林省1980-2016年春玉米作物资料、50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构建春玉米生长季各旬的气候适宜度模型。分别采用绝对值法、归一化法和相关系数法确定各旬气候适宜度权重系数,进而计算4月上旬-预报日前一旬的气候适宜度指数,分析不同方法得到的气候适宜度指数与春玉米产量气象影响指数的相关性,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吉林省春玉米单产进行预报。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研究的权重系数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随生育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利用1981-2012年资料回归分析建立的产量丰歉预报模型多数通过0.05水平的有效性检验,各预报模型历史拟合平均准确率均在85.0%以上,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均小于17.0%,丰歉趋势预报准确率普遍在60.0%~80.0%,三种方法差异不明显。利用模型对2013-2016年春玉米单产进行外推预报,各预报时间准确率存在波动,但绝对值法、归一化法和相关系数法所有预报时间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3.5%、90.8%、87.2%,预报结果准确率的标准差分别为32.6、69.4、116.1。且绝对值法各预报时间平均准确率均在85.0%以上。可见绝对值法预报结果的准确率和稳定性均较高,可以满足业务服务需要。  相似文献   
95.
为探索快速准确检测稻谷胶稠度的方法,本研究通过近红外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NIRDRS)和傅里叶变换中红外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FTIRDRS)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107个稻谷样品的胶稠度快速测定红外模型,而后利用区间偏最小二乘法(iPLS)及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BiPLS)对模型进行优化,得到较优的胶稠度测定分析通用模型。结果表明,DRIFTS原始光谱经7点平滑预处理和BiPLS优化,得到最佳模型的交互验证系数(R2)、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预测均方差(RMSEP)及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0.965 81、4.79、4.73及2.66。最佳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模型是经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BiPLS优化后建立的,其R2、RMSECV、RMSEP及RPD分别为 0.964 58、4.35、3.68及3.42。10组外部验证性试验中NIRDRS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93%,FTIRDRS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60%,表明两种方法均对稻谷胶稠度含量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和良好的预测效果,均有替代传统国标法测定稻谷胶稠度的潜力。  相似文献   
96.
通过研究蚓粪、堆肥及其混合浸提液浸种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早熟禾Poa pratensis种子萌发及初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浸提液可以提高草坪植物的种子萌发率;各浸提液对黑麦草和高羊茅地上生物量的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蚓粪浸提液的作用最明显,黑麦草和高羊茅的地上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70.71%和30.52%,各浸提液对早熟禾的地上生物量的增加有抑制作用;浸提液对草坪植物的根系生长有抑制作用,3种植物的根长、根质量和根冠比与对照相比有所降低;浸提液增加了植物的叶绿素含量,促进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相似文献   
97.
果茶间作模式下茶树光合特征参数的日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CI-340便携式光合仪对苏州洞庭山地区柑桔-茶、板栗-茶、杨梅-茶、枇杷-茶、银杏-茶5种当地常见果茶间作模式下茶树光合特征参数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间作模式下茶树的光合特征参数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而对照茶树呈双峰曲线。相关性分析表明:当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增大,叶片温度会随之升高,导致净光合速率(Pn)升高,蒸腾速率增大,气孔导度增大,胞间CO2浓度减小。枇杷-茶间作模式下的Pn、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日均值分别为1.46μmol.m-2.s-1、0.91 mol.m-2.s-1、60.43 mol.m-2.s-1、305.57μmol.m-2.s-1,是供试的5种间作模式中较有利于茶树生长的,适合在江苏苏州洞庭山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8.
黑龙江安邦河自然保护区黑翅长脚鹬繁殖生境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5~6月,在安邦河自然保护区对黑翅长脚鹬的繁殖期生境选择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样方法、因子测定法对黑翅长脚鹬的繁殖生境的植被(种类、高度、密度、盖度)、水深(巢区、距巢5 m、距巢30 m)、巢间距离、人为干扰距离等进行了测量,得到黑翅长脚鹬繁殖生境数据。并对数据做了方差分析和平均值比较等处理,结果显示黑翅长脚鹬偏爱在近岸浅水中营巢,对水深有严格的要求,巢周围平均水深在7.8 cm。巢区1 m×1 m样方内植被平均高度68.72 cm,密度为7.3棵/m~2,巢间平均距离76.49 m,平均人为干扰距离632.5 m。  相似文献   
99.
凤头(辟鸟)(虒鸟)广泛分布于开阔的平原湖泊、江河和沼泽等地带,是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凤头(辟鸟)(虒鸟)在我国分布较广,数量较多,但近年来数量也呈下降趋势,本文通过对凤头(辟鸟)(虒鸟)繁殖前期的行为观察得出了在这一时期的日行为节律以及各行为在1 d中的时间分配比例,1 d中以游水行为为主占37.81%,其他行为情况分别是理羽占22.48%、静栖占13.44%、潜水占11.16%、觅食占10.89%、求偶占3.86%、卧巢行为占0.27%,其他行为占0.08%.凤头(辟鸟)(虒鸟)雌雄个体行为发生的频次无明显差异,只是进入繁殖前期,雌性个体在卧巢行为占很高比例.  相似文献   
100.
综合分析了近年来重金属对农田节肢动物影响的研究概况。通过解析农田节肢动物对重金属的富集及生理机制,分析了节肢动物对重金属的代谢和解毒、重金属影响节肢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重金属影响节肢动物的种群生态等内容,发现重金属可通过多种方式传递和富集在农田节肢动物体内,对其产生各种生理、生态的毒性影响。这种毒性作用受重金属种类、暴露途径、机体的生物学特性、地球化学特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表现出差异性。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