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1篇
  11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氮密交互对红小豆干物质积累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氮密交互对红小豆干物质积累规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通过设置4种不同种植密度和3种施氮模式,研究氮密互作对红小豆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氮条件下,单株叶片、茎秆和荚果的干物质积累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密度为14万株/hm~2时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单位面积的叶片、茎秆和荚果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升后降,当密度为21万株/hm~2时干物质积累最多,密度高于21万株/hm~2则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相同密度条件下,播种前(基肥)和初花期(追肥)各施纯氮20kg/hm~2时干物质积累量、同化干物质对产量的贡献率和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结果证明,红小豆产量随着花荚期后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因此花荚期后干物质的增加对红小豆高产更重要。本研究结果为黑龙江省红小豆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
过量的氮素供应会对大豆体内氮代谢及生长发育水平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因此,探索相应的补救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与实践意义。为此,本试验针对外源褪黑素对高氮环境下大豆氮代谢活动及整体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开展相关研究,分别采用7.5 mmol·L-1(对照组)和15 mmol·L-1(高氮组)的铵态氮作为唯一氮源,于大豆V3期进行100 μmol·L-1褪黑素的喷施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提高了高氮环境下大豆根系及根瘤的发育水平,并通过增强氮同化过程中谷氨酰胺合成酶等关键酶的活性,提高了氮代谢水平。此外,褪黑素还诱导了叶肉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的进一步升高,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使光合等碳代谢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缓解。因此,褪黑素的施用有利于高氮环境下大豆碳、氮代谢平衡的恢复,进而促进各部分干物质的积累,缓解高氮对大豆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3.
耕作措施对黑龙江省风沙土区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土区干旱频繁发生,土壤风蚀严重的特点,采取打茬播种、旋耕播种、免耕三种不同的耕作措施,与当地传统耕作方式破垄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了耕作措施对玉米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对玉米生育前期影响较小,主要影响玉米中后期的生长发育。旋耕处理前期土壤水分储存较多,为后期玉米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供应。旋耕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了31.2%。打茬播种处理的产量相比对照增加了13%。免耕处理的玉米产量最低,与对照相比产量降低了20.4%。  相似文献   
84.
寒地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验证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效果,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进行了田间校正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推荐施肥处理较习惯施肥处理每公顷增产159kg,增产比5.97%,每公顷增加效益570.75元。大豆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为78.3%,推荐施肥处理的产量比目标产量低178.5kg/hm2,与目标产量的吻合度为94.1%。  相似文献   
85.
为探讨不同栽培条件下大豆主要叶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以垦农4号大豆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的处理,分别测定了在5个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片干重、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3项主要叶部性状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单位土地面积上的3种主要叶部性状均与产量呈正相关。各处理不同生育时期群体的中部、中上部节位的叶干重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R1期与R5期的叶面积指数与产量达显著正相关,R6期叶面积指数和全生育期的平均叶面积指数与产量达极显著正相关;在R5期,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 b)的含量与产量达到了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6.
施肥决策中的一种穷举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配方施肥过程给出的养分用量,提出一种从市场上优选肥料的计算机穷举算法。该算法既满足根据作物的特点、土壤类型、肥料本身的特性确定施用肥料的原则,又满足价格最低的要求。文中给出了算法的数学模型和详细求解过程。  相似文献   
87.
锰叶面喷施对大豆光合特性及叶绿体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垦农4号”为材料,在大田小区试验的条件下,研究在初花期叶面喷施EDTA-Mn对大豆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体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锰叶面喷施能提高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增大叶片的气孔导度和气孔相对开度;增加了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所降低。较高浓度锰叶面喷施可对上述指标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8.
黑龙江省红小豆低产原因分析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黑龙江省红小豆生产现状调查,从生产条件和栽培技术上分析了红小豆的低产原因。根据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状况,提出了红小豆优质高产的栽培模式和各生长发育阶段生产管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9.
通过不同播期、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措施的试验,结果表明:适时早播有利于提高紫花苜蓿的越冬能力,随着播期的延迟。紫花苜蓿的越冬率明显降低:紫花苜蓿的越冬能力受其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同基因型间紫花苜蓿的越冬率存在差异;覆土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越冬率。  相似文献   
90.
黑龙江省龙门农场奶花芸豆播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奶花芸豆的最适播期对提高其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开展此项试验,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分别对5月10日、20日、30日3个播期的奶花芸豆的生育时期、株高、主茎节数、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倒伏程度和百粒重进行了研究对比,结果确定了黑龙江省龙门农场奶花芸豆的最适宜播期为5月20日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