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72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69篇
  46篇
综合类   408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247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了确定甘薯新品种渝苏1号的品质,对其块根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并与优良品种徐薯18、农大红比较,结果表明:渝苏1号在蛋白质、还原糖、可溶性糖、淀粉、钙、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方面的含量均较高,尤其是淀粉、胡萝卜素、钙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在氨基酸含量中,渝苏1号除半胱氨酸和组氨酸与徐薯18相等,天门冬氨酸比农大红低外,其他各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徐薯18和农大红。所以,渝苏1号是一优质甘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32.
33.
间作木薯对橡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间作木薯对橡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规律,为判断胶园间作木薯的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撑。以橡胶与木薯间作为处理,橡胶单作为对照,采用传统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橡胶树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及真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间作模式下橡胶树根际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真菌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真菌Simpson指数显著提高,pH和Chao1指数虽有降低,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2)门分类水平上,2个处理的橡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相近,共有的3大优势菌门均为Ascomycota、Zygomycota和Basidiomycota。间作木薯降低了橡胶树根际土壤中Zygomycota和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但提高了Ascomycota相对丰度,达到91.54%;(3)属分类水平上,2个处理中相对丰度比例前10的优势菌属占所有检测出菌属的61.30%~65.59%,间作木薯提高了橡胶根际土壤中PhyllostictaGibberella和Lecythophora的相对丰度;(4)土壤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对橡胶树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α-多样性产生影响,土壤真菌多样性变化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因此,间作木薯增加了植物对土壤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导致橡胶树根际土壤肥力下降,进一步降低了橡胶树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多样性,同时增加了病原真菌的丰度。  相似文献   
34.
生物炭连续施用对农田土壤氮转化微生物及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连续添加生物炭6年后对农田土壤氮转化相关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影响,揭示生物炭影响作物产量和N2O排放的微生物学机制,并为生物炭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在潮土农田设置0(BC0,对照)、2.25(BCL,低量)、6.75(BCM,中量)和11.25 t·hm-2(BCH,高量)4个秸秆生物炭量处理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田间观测、化学分析、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系统研究施用生物炭对氧化亚氮(N2O)排放、氨单加氧酶(amoA)、亚硝酸还原酶(nirK、nirS)、氧化亚氮还原酶(nosZ)基因丰度及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BC0处理相比,施用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夏玉米籽粒产量,且BCM处理籽粒产量达到最大值10 811 kg·hm-2,显著降低夏玉米生育期N2O累积排放量,并以BCM处理减少N2O排放效果最优。研究还发现,在夏玉米多个生育时期,与对照比较,生物炭施用可以显著提高耕层土壤无机氮储量和土壤含水量。此外,随着生物炭施用量增加,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基因拷贝数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两个时期均以BCM处理最高,而氨氧化细菌(AOB)基因拷贝数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分别为BCH处理和BCM处理最高。与对照相比,中、高量生物炭施用(BCM、BCH处理)可显著提高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土壤反硝化作用功能相关基因(nirK、nirS、nosZ)拷贝数。相关性分析表明,夏玉米成熟期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硝态氮、土壤含水量、AOA、AOB、nirK、nirS、nosZ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施用生物炭通过增加土壤微生物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进而降低土壤N2O排放,通过增加土壤耕层无机氮储量和土壤水分含量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并以中等用量(6.75 t·hm-2)施用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35.
花卉组培苗水培基质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培花卉组培苗存在的固定难、根系易收缩、植株易失水等问题,在水培羽裂绿蔓绿绒、绿巨人、蝴蝶兰中进行水草、农用岩棉、花泥、海棉等4种不同基质固定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花卉组培苗水培生产中,采用适当的固定基质有利于水培成功,但是不同类型根系的花卉宜选用不同的固定基质。  相似文献   
36.
为明确半干旱雨养区玉米秸秆带状覆盖条件下播种时间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可能带来的影响,在甘肃省通渭县常河镇甘肃农业大学旱作小麦试验基地设7个播期处理,分别为9月14日(T1)、9月19日(T2)、9月24日(T3)、9月29日(T4)、10月4日(T5)、10月9日(T6),以9月24日露地种植为对照(CK),研究了播期对冬小麦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的产量和WUE最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推迟播期缩短了冬小麦全生育其天数,各生育阶段天数抽穗前大于抽穗后;播期对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表现为营养生长期大于生殖生长期,花前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随播期推迟呈增加的趋势。综合来看,在半干旱雨养区玉米秸秆带状覆盖条件下9月19日是冬小麦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37.
竹子填料海水曝气生物滤器除氮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滤器是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关键水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去除水体中水溶性的氮化物.采用人工模拟海水养殖废水,在系统运行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h,水温为18~25 ℃,气水比为3∶1,初始C/N=3∶1,pH为8.05~8.53条件下,对竹子填料浸没式生物滤器的挂膜过程和稳定运行阶段系统去除氨氮的运行特性,以及挂膜过程中的硝化细菌群落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的NH+4-N浓度条件下,采用竹子填料的生物滤器有较快的挂膜速度,挂膜成功后滤料表面上生长的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氧化细菌的数量分别为4.5×105、1.5×105(光面)和1.1×106 CFU/ml(粗面).具有较高且稳定的氨氮去除效果,氨氮去除效率达到80%,出水浓度小于0.06 mg/L,满足海水循环养殖系统中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38.
为了探明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响应干旱胁迫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采用5%、10%和20%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轻度、中度与重度干旱胁迫,在胁迫开始的第5、10、15 d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栀子幼苗叶片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处理,随着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39.
作物对水分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作物水分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及水分胁迫对作物营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讨论了水分胁迫反应机制在节水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0.
以合成人工抗原复合物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特异性的兔抗BFNH多克隆抗血清。用间接ELISA法测得抗体血清的最高效价可达1:32000。并以BFNH-卵清蛋白(OVA)复合物,作为抗原包被96孔板,建立了间接竞争ELISA法,用于蔬菜中的克百威残留分析。通过实验确定该方法的工作条件和标准曲线,并测定了抗体血清与其它各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交叉反应率。实验结果表明,抗体血清对其它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10%。该方法对克百威纯品的检测限为0.1μg·ml-1,线性检测范围为102~10-3μg·ml-1。该方法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