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3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充分了解国内、外山羊产羔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山羊繁殖领域提供新思路,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山羊产羔数”为检索词,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992-2022年)和CNKI数据库(1958-2022年)中进行主题精准检索,并运用Excel 2019、GraphPad Prism v5.01和VOS viewer等软件分别对1958-1991年、1992-2001年、2002-2011年和2012-2022年四个时间段的年度发表文献数量、各国家发表论文情况、机构、作者、期刊、关键词、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和概述。研究发现:我国在“山羊产羔数”方面的研究呈整体上升趋势,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正逐渐走向世界领先地位,但我国发表论文篇均被引频次仍与法国等国家存在差距;我国学者在注重发表论文数量的同时,还应注重研究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从而使得所发表论文在国际上展现更深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奶牛干扰素调节因子5(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5,IRF5)基因在奶牛乳腺组织及乳腺上皮细胞炎症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利用RT-PCR和测序技术克隆得到IRF5基因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 CDS)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IRF5基因及其特性;利用qPCR技术检测IRF5基因及相关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和MyD88基因的表达量。【结果】IRF5基因的CDS长度为1500 bp,编码499个氨基酸,存在47个潜在磷酸化位点,氨基酸组成中脯氨酸(Pro)和亮氨酸(Leu)所占比例较高。IRF5蛋白分子式为C2524H3901N671O728S20,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理论等电点为5.38,是碱性亲水且不稳定的非分泌蛋白。蛋白互作分析结果显示,IRF5蛋白可能与骨髓分化初级反应蛋白(MyD88)、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C...  相似文献   
93.
利用PCR-RFLP、Forced-PCR-RFLP、DNA测序法研究中国西农萨能奶山羊(Sa)、关中奶山羊(GZ)和内蒙古白绒山羊(IMWC)3个品种LHX3基因的分子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在第2内含子452 nt处存在T>C的突变,第6外显子352 nt处存在T>C的突变.在Hinf Ⅰ位点,GZ、Sa和IMWC的等位基因T/C频率分别为0.492 9/0.507 1,0.376 3/0.623 7,0.698 4/0.301 6;在Msp Ⅰ位点,GZ、Sa和IMWC的等位基因T/C频率分别为0.492 9/0.507 1,0.633 8/0.366 2,0.267 2/0.732 8;以上位点在不同品种中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314 9~0.374 9之间.独立X2分析表明,Hinf Ⅰ和Msp Ⅰ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在不同山羊品种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暗示品种因素对这些基因型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4.
脂肪特异性磷脂酶A2基因(adipose-specific phospholipase A2,A dPLA)在脂肪组织甘油三酯水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构建黄牛AdPL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本研究通过Overlap PCR方法从黄牛(Bos taurus)基因组DNA中得到了AdPLA基因编码区全长,将其克隆到pGM-T载体上,阳性克隆经测序表明,与NCBI公布的序列(GenBank No.NM_001075280)完全一致.阳性质粒经BamH 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将其定向重组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上,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 (DE3)中,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SDS-PAGE电泳表明,融合蛋白His-AdPLA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证明成功构建了AdPL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为进一步研究黄牛AdPLA基因的功能和AdPLA蛋白产品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究吉安牛的遗传多样性与母系起源。[方法]采用PCR扩增、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方法。[结果]在26头吉安牛mtDNA D-loop区共检测到52个变异位点,定义了7种mtDNA单倍型。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表明吉安牛具有瘤牛和普通牛两个母系起源。[结论]吉安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有瘤牛和普通牛两个母系起源,且受瘤牛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6.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的、长度约为20~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它能与mRNA的3’端非编码区(3’UTR)靶向结合,从而在转录或翻译水平上调控靶基因的表达。miR-204作为miRNAs的重要一员,参与细胞的生长发育、增殖、分化及凋亡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本文主要论述了miR-204在细胞增殖与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97.
[目的]为从分子水平上探究夏南牛的父系遗传多态性、群体遗传结构及起源。[方法]采用直接测序、荧光微卫星分型方法。[结果]通过2个Y-SNPs标记(UTY-19和ZFY-10)分析发现,32头夏南牛属于普通牛Y2单倍型组,所占频率为100%。通过2个Y-STRs位点(INRA189和BM861)的遗传多态性分析,发现32头夏南牛在2个Y-STRs标记中均无多态性,INRA189标记只有102bp等位基因,BM861标记只有158bp等位基因。结合Y-SNP与Y-STRs的分型结果,判定夏南牛只有1种Y染色体单倍型(Y2-102-158),其Y染色体单倍型多样度为0。[结论]夏南牛只有Y2普通牛父系起源且父系遗传基础稳定、单一,这与夏南牛的培育历史相一致。  相似文献   
98.
首次以IGFBP-3基因作为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候选基因,对中国荷斯坦奶牛群5个基因位点中4个多态基因位点与泌乳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κ-cn、β-lg、β-lg 5′侧翼区和IGFBP-3多态基因位点基因型与泌乳性状的最小二乘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κ-cn基因位点基因型对所有的性状影响不显著;IGFBP-3 BB型的305 d泌乳量显著高出AA、AB型1054.17 kg和838.15 kg (P <0.05), AB型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BB型(P< 0.05);β-lg AA型对乳脂率与乳蛋白率的比值有正效应,AB型对乳蛋白率具有负效应;β-lg 5′侧翼区AA型的305 d泌乳量显著高于AB型(P <0.05),AA型的乳脂率显著高于BB型(P < 0.05), BB型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AB型(P <0.05)。  相似文献   
99.
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也称FecG基因,是影响家畜繁殖力的常染色体主效候选基因,此基因在性腺轴相关组织及内脏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且shRNA下调GDF9基因的表达可能对动物生长轴的调控造成影响,因此,推测GDF9基因对动物正常的生长发育也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GDF9基因作为山羊生长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寻找与山羊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以陕北白绒山羊(n=638)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已有报道利用DNA池检测GDF9基因的InDel位点,评估InDel位点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本研究发现,在638只陕北白绒山羊GDF9基因3′调控区存在12-bp的插入缺失(InDel),群体共出现3种基因型(II,ID,DD),其中I和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61和0.539,优势基因型为杂合型(ID)频率为0.874。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位点与陕北白绒山羊体高显著相关(P<0.01),同时显著影响十字部高性状(P<0.05)。其他性状虽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其体重、体长等重要生长性状也表现相同的趋势。因此,GDF9基因可作为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状选育的候选基因,为陕北白绒山羊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秦川牛及其杂种牛生长性能及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4月龄纯种秦川牛(QQ)67头,安秦杂种牛(红安格斯牛♂×秦川牛♀,AQ)36头、德秦杂种牛(德国黄牛♂×秦川牛♀,DQ)14头和利秦杂种牛(利木赞牛♂×秦川牛♀,LQ)47头,共计164头牛生长发育性状特点及杂种优势的研究,发现LQ、DQ、AQ与QQ相比,在体重、体长、体高、胸围、十字部高等重要指标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初步鉴定3个杂交组合后代在生长性能方面优于秦川牛纯种,表现杂种优势,达到改良目的。其中LQ与其他两个杂交群体相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更好的发育趋势,即LQ>DQ>AQ>QQ,是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而AQ和DQ群体在后期发育和被毛颜色上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