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47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44篇
  32篇
综合类   321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200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了探讨地氟病黄牛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ALP) 活性及硒铜镁田间防治效果。32 头自然生长的高氟黄牛,随机分为4 组,每组8 头,其中1 组为高氟对照组;2 组为高氟黄牛每日添加025 mg/kg 硒( 亚硒酸钠) ;3 组为高氟黄牛每日添加15 mg/kg 铜( 硫酸铜) ;(4) 组为高氟黄牛每日添加025 mg/kg 硒+ 15 mg/kg 铜+ 1 mg/kg 镁( 硫酸镁) 。另设正常对照奶黄牛各8 头,连续饲喂83d ,分别于试验的0d 、30d 、83d 采样,检测血清钙、磷和ALP。结果表明,高氟黄牛血清ALP活性高于正常对照奶黄牛,血清钙磷变化不大。添加硒铜镁于不同时间,使高氟黄牛ALP活性下降,血钙也随之降低,血磷维持正常水平,说明高氟黄牛补充硒铜镁能防治地氟病,但但不能完全阻止骨质疏松,故应同时补钙。  相似文献   
92.
旨在明确2017-2020年安徽省参试水稻品种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情况.用人工喷雾接种和自然诱发相结合的方法测得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用剪叶接菌方法测得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结果 表明:659个水稻品种中,48.10%表现为中感稻瘟病,其次为中抗、感、高感,表现为抗病的品种仅占1.06%,没有高抗品种.51.59%表...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从生态修复效果含义出发,构建了以水环境、沉积物环境、生物环境和渔业资源为评价指标的人工鱼(藻)礁区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并以秦皇岛鱼(藻)礁示范区为实例进行分析,实例分析结果显示鱼礁示范区生态修复效果综合评价指数(REE indx)5月和9月分别为75.5和71.5,判定结果分别为修复效果明显和有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人工鱼(藻)礁区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以为人工鱼(藻)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牧草产量的遥感估算与载畜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了切实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实现草畜平衡,以畜牧业大省青海省为例,利用经过GPS定位的青海省牧草地面观测资料,分析牧草产量与NOAA/AVHRR植被指数NDVI之间的关系,分类建立青海省牧草产量估算线形模型与指数模型.模型的拟合结果良好,相关系数平方(R2)超过0.67.大部分时次的地面实测值与遥感估算值所处的产量等级基本一致,模型精度可以应用于大范围的牧草产量预测.根据牧草遥感估测结果,计算分析青海天然草场的载畜能力.结果表明,青海省县级天然草地年最高载畜量基本呈南高北低的态势.南部大部分县以及北部的祁连县在100~200万只绵羊单位之间,海西州和海东大部分县在50万只绵羊单位以下.  相似文献   
95.
【目的】构建不同组成型启动子的乳酸菌表达载体系统,评价不同启动子驱动外源基因表达的活性,筛选出强表达的启动子,为后续研究乳酸菌作为活菌载体表达外源抗原或功能性蛋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肠杆菌-乳酸菌穿梭载体pPG为骨架,将表达载体中启动子序列分别替换为组成型强启动子Pldh、PHH和Phce,利用PCR方法扩增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并在下游多克隆位点中分别插入荧光素酶(LUC)、EGFP和Ampr报告基因,构建9种乳酸菌表达质粒,电转入副干酪乳杆菌HLJ-27感受态细胞,筛选获得9株重组乳酸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报告基因在重组菌中的mRNA转录水平,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ELISA检测蛋白的表达量,并检测表达蛋白的活性,以评估3个启动子的活性强弱。【结果】PCR成功扩增出大小约720 bp的EGFP基因和850 bp的Ampr基因。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9株重组乳酸菌中,分别成功表达出了58 ku的LUC蛋白、26 ku的EGFP蛋白和28 ku的Ampr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间...  相似文献   
96.
王晨妍  张海 《技术与市场》2024,(3):168-171+177
为研究客运场站中安检系统的乘客通行时间问题,对乘客在安检过程中的安检时间、携带行李大小、排队情况等数据进行了采集,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究携带行李大小及排队情况对乘客安检时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以放包时间、传送时间和取包时间为因变量,乘客携带行李大小作为自变量,分别分析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关系。最后对安检时间进行了显著性影响因素分析,为优化客运站安检流程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7.
犬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过敏性皮肤病。由于近年来我国养犬数量不断增加,犬特应性皮炎成为宠物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严重危害了宠物犬的身体健康。该病病因复杂,大致可概括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皮肤屏障功能失调、免疫功能失调和微生物菌群失调五个方面,且由于其临床症状与其他过敏反应、炎症反应相似,难以确诊,需要通过多种临床反应共同判定。随着小动物诊疗的不断发展,犬特应性皮炎治疗在以往基础疗法上又增加了使用抗炎止痒药物、JAK通路抑制药物、生物制品药物和PED-4 选择性抑制剂等治疗方式。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犬特应性皮炎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犬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8.
实验克隆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热休克蛋白hsp30基因cDNA的全长、分析了其分子结构与特征,并研究了其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中华鲟hsp30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 037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636 bp,5′端非编码区(5′UTR)38 bp,3′端非编码区(3′UTR)363 bp,共编码211个氨基酸。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发现含有一个保守的α晶状体结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中华鲟HSP30与鱼类HSP30聚为一支,与小体鲟HSP30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79%。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中华鲟hsp30基因在皮肤中的表达量最高,肝脏次之,在肠中的表达量最低。高温胁迫后,心脏、脾脏、肾脏和皮肤中hsp30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增加,表明这些器官在中华鲟应对高温胁迫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
优质高效瘦肉型猪杂交组合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筛选优质高效瘦肉型猪杂交组合,1997~2003年在丹东市种畜场,以辽宁黑猪为母本,引进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为父本进行二、三、四元杂交,以引进品种间二、三元杂交为对照,历时6年对9种组合系统比较了繁殖、肥育及胴体性状表现,并做了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繁殖性能含黑猪血液母猪组合优于洋洋杂种,杜×大长黑母猪表现较好,产仔数一产为12头,经产为13.67头;35天断奶窝重,一产为106.3kg,经产是108.7kg;断奶成活一产11.6头,经产12头;平均利用年限6.5产以上,每产创效益866元,每头累计可创效益5629元。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杜大长黑组合符合猪肉市场竞争的需要,日增重837g,料重比2.9,瘦肉率62%,肌内脂肪4.4%,肉质佳,一头育肥猪可创效益136.78元。杜大长黑为优质高效最佳商品猪组合。  相似文献   
100.
根据4年的表型数据,并结合实验室开发和鉴定的13个分子标记,对我国833份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包括278份小麦微核心种质、124份地方品种和431份现代推广品种及高代品系)穗发芽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3个分子标记鉴定的抗/感穗发芽等位类型间相对发芽指数(RGI)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TaMFT-222和Ta MFT-194标记鉴定的差异最大,U值分别为14.98**和11.30**,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优异等位类型可以降低相对发芽指数0.21~0.32。其次是Sdr2A、CNGC2AL、Vp1-b2、Ta MKK3-A、PM19、CAPS-2AL、A17-19和EX06323标记,其等位类型间穗发芽抗性差异也均达极显著水平;Qsd1和Barc321标记也能显著区分穗发芽抗性。共计鉴定出63份穗发芽抗性较好的种质资源,其中达到抗的有41份,多为红皮品种和地方品种;达到中抗的有22份,白皮半冬性居多。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并结合杂交聚合,创制出12份穗发芽抗性水平达到中抗和抗的种质资源,至少携带3个抗穗发芽基因/位点。该结果为抗穗发芽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