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48篇
农学   67篇
基础科学   44篇
  32篇
综合类   326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205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882.
【目的】探索高原半干旱地区陇椒在不同土壤水分和菌肥施用条件下的高产优质栽培模式。【方法】采取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3个全生育期水分梯度:45%~55%θf(W1)(θf为田间持水率)、55%~65%θf(W2)、65%~75%θf(W3);在此基础之上分设3个菌肥管理,F0:不施菌肥,F1:6 g/m2(基施3 g/m2,开花坐果期追施等量菌肥),F1:12 g/m2(基施6 g/m2,开花坐果期追施等量菌肥),共9个水分和菌肥组合处理,用于研究不同水菌组合对陇椒的光合特性、SPAD值、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施加菌肥对陇椒光合作用、产量、果实品质均有正向作用,菌肥施用量存在阈值,6 g/m2菌肥施用量总体表现最佳。土壤水分为45%~55%θf的处理有助于陇椒品质提升,总体上土壤水分为65%~75%θf的条件下陇椒的光合特性、SPAD值、总...  相似文献   
883.
为鉴定筛选出适宜昌都市种植的亚麻品种,将引进的9个亚麻新品种在卡若区进行引种试验,考察各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引进的9个亚麻品种在昌都市卡若区均能正常成熟,全生育期为117~122 d。其中“定亚22号”生育期最短,为117 d;出油率位居第二,为28%;每667 m2产量位居第一,为193.33 kg。综合各种性状表现“,定亚22号”表现最好。建议对“定亚22号”在昌都市做进一步试验和小面积示范。  相似文献   
884.
【目的】探明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不同土层氯含量和烟叶钾氯含量的影响,为烟区土壤及烟叶降氯和可持续发展、烟叶安全及高质量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围沟灌溉、微喷灌溉和滴灌灌溉)灌溉,不同移栽天数(40 d、60 d、80 d和100 d)烟田不同土层(0~20 cm、21~40 cm、41~60 cm、61~80 cm和81~100 cm)土壤氯离子含量,鲜烟叶及烤后烟叶氯离子和钾离子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移栽天数增加,3种灌溉处理不同土层土壤氯离子含量基本随土层深度加大呈逐渐下降趋势;移栽100 d时较移栽40 d时围沟灌溉、微喷灌溉和滴灌灌溉土壤氯离子平均含量分别下降2.51%、2.86%和4.60%,围沟灌溉和微喷灌溉能降低烟株对氯离子吸收,以围沟灌溉效果更好。移栽100 d时中部烟叶氯离子含量较移栽60d时分别增加滴灌灌溉25.4%、围沟灌溉30.3%和微喷灌溉22.6%,钾离子含量分别增加滴灌灌溉3.13%、围沟灌溉14.4%和微喷灌溉12.2%;中部烟叶移栽100d时氯离子含量较移栽60d时分别增加滴灌灌溉39.3%、围沟灌溉41.3%和微喷灌溉36.1%,钾离子含量分别增加滴灌灌溉34.8%、围沟灌溉44.4%和微喷灌溉44.2%,且围沟灌溉比滴灌灌溉和微喷灌溉分别提高19.17%和4.38%。【结论】围沟灌溉能明显减少烟株的氯素吸收,提升中部烟叶的钾离子含量;微喷灌溉能够减少烟株的氯素吸收,提升烤后中部烟叶的钾离子含量和钾氯比,对烤烟叶片品质提升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85.
本研究采用体外牛津杯抑菌法,评估一株丁酸梭菌(菌株编号YNAU 5738)对畜禽肠道主要有害菌及有益菌的抑制作用。试验设土霉素、金霉素和丁酸梭菌3个处理组,以抑菌圈直径值(diameter of inhibition zone, DIZ)比较判定丁酸梭菌对六个肠道指示菌的抑制作用及效果。结果显示:丁酸梭菌对大肠杆菌K88、大肠杆菌K99、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等4个肠道有害菌的指示菌的抑制作用均为“敏感”(7.8 mm16.0 mm),且抑制效果显著高于丁酸梭菌(P<0.05)。此外,丁酸梭菌对罗伊氏乳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2个肠道主要有益菌的抑制作用,均判定为“不敏感”(DIZ=7.8 mm)。相反,土霉素和金霉素对罗伊氏乳杆菌的抑制作用达高敏感。综合上述结果提示,该株丁酸梭菌具有调节畜禽肠道菌群的作用及潜在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6.
摘要:为了获得能够同时作为番茄和茄子嫁接的砧木,选用自主培育的多抗番茄砧木组合26个,国内优良番茄嫁接砧木品种4个和国外引进番茄嫁接砧木3个,分别进行抗病基因包括抗根结线虫的Mi1和Mi-2、抗颈腐根腐的Frl、抗枯萎病的I-2/5和抗黄萎病的Ve1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同时还测定了砧木品种根、茎的主要生理指标,包括壮苗指数(茎粗/株高)、根系质量和下胚轴长度等。结果表明:番茄砧木嫁接试验中,番茄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和移栽成活率均在95.0%以上,茄子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和移栽成活率均在85.0%以上。筛选出的HC483、HC484、HC490、HC493、HC494、HC495、500-2、B2和Y1共9个砧木品种综合表现较为突出,而且以这些番茄砧木培育得到的种苗长势旺盛、根系发达且抗多种病虫害。  相似文献   
887.
采用NX软件建立实体模型,Fluent18.0软件进行三维湍流分析,通过非结构化网格和动坐标系技术,选用标准k-ε湍流计算模型和SIMPLEC算法进行速度-压力耦合求解.在原有双曲面搅拌器翼型的基础上,对桨叶进行水平叠加,并计算了2种翼型下双曲面搅拌器在9 m×9 m×5 m的氧化池内的搅拌流场,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双曲面搅拌器桨叶附近流场变化和不同安装高程下特定区域的湍动能变化.双曲面搅拌器的桨叶延伸线为螺旋线,研究计算表明,其桨叶的迎水面作为直接与来流撞击的面,其最优应为螺旋线的凹侧且与转盘呈锐角的斜面,背水面最优为与转盘垂直的垂面,且背水面后增加一斜面可对加速后的水体起到整流作用,使搅拌器径向搅拌范围更大.安装高程为H=1 000 mm时,池内平均流速达到0.710 m/s,较优化前提升0.140 m/s,平均湍动能达到0.088 J /kg,较优化前提升0.043 J /kg,主要区域平均湍动能由0.015 J/kg提升至0.028 J/kg.  相似文献   
888.
为提高生鲜农产品气调保鲜配气过程的精确度及自动化水平,设计了一套气调保鲜配气远程控制系统,依托嵌入的PID控制算法和质量流量控制器实现对原料气体流量、浓度和混配比的控制;以4G网络作为远程数据传输途径,选择4G DTU作为网络数据收发器,通过手机小程序实现移动客户端的远程监控功能。系统在结构上设置了气体参数感知层、数据网络传输层和控制操作应用层;基于配气系统远程监控要求,在PLC内部嵌入Modbus RTU程序,保障DTU与PLC之间的通信;使用TCP协议,使其与云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根据对系统稳定性、准确性及其通信性能的测试,在配气稳定时配气体积分数平均误差绝对值在0.22%浮动,平均误差较传统方法降低了约91.67%,且配气速度提高50%左右,极大改善了配气场地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率,为进一步完善生鲜农产品气调保鲜自动化配气生产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89.
百合科芦荟属植物库拉索芦荟作为可饲用天然植物,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疫病、提高成活率、改善繁殖性能等作用。芦荟代谢产物类型主要为多糖、蒽醌和色原酮,其主要功能成分为芦荟多糖、芦荟苷、芦荟大黄素、芦荟苦素。芦荟主要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文章综述了芦荟主要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芦荟在动物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0.
[目的]筛选新型高效的生防有益细菌防治果树病害如采后荔枝霜疫病,减少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延缓褐变;揭示生防菌发挥防病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前期优选的生防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PP19和生防乙酰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SI17,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