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7篇
  1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4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甘蓝型无花瓣油菜对菌核病抗(耐)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油菜开花期间,病菌子囊孢子能传播到花器官的各个部分,在脱落飘散的花器官中,花萼带菌的几率最高,有花瓣油菜花萼带菌平均为99.3%,雄蕊和花瓣次之,分别为92.0%和92.3%。无花瓣油菜花萼带菌也高于雄蕊。在花朵数相等的条件下,无花瓣品系花器官带菌几率的总和比四瓣油菜相对减少33.0~36.4%,平均为34.1%。与对照种相比,盛花后无花瓣品系的叶片间接受侵率明显低于对照种,成熟前植株间接受侵率相对减轻32.0~47.1%。植株间接受侵率(x)与病指(y)(y含直接和间接受侵)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287),表明病情严重度随着植株间接受侵率提高而加重。  相似文献   
52.
在对油菜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基因Bn ALS1R克隆与功能验证基础上,为比较抗性基因编码的乙酰乳酸合酶突变体S638N酶学特性及其对ALS类除草剂抗性与野生型的差异,构建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S638N和野生型的重组融合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S638N和野生型均能表达出约74 k D的特异性重组蛋白。纯化目的蛋白,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S638N和野生型的酶活性。结果显示,温度和pH对突变酶活性的影响与野生型相同,表现为先升后降,在37℃、pH 7.0条件下催化活性均最高。同时,该突变酶的酶学动力学参数Km和Vmax与野生型没有显著差异,其对3个辅助因子的响应曲线也与野生型类似,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辅助因子均使突变酶S638N基本都没有活性。然而,突变酶S638N对IMI类除草剂抗性显著高于野生型,而对Su类除草剂敏感性和野生型相同。因此,突变酶S638N具有对IMI类除草剂的专一抗性,但未改变酶学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53.
甘蓝型油菜裂角性快速鉴定的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的随机碰撞法对162份常规油菜品种和219份高世代自交系材料的裂角性进行鉴定。结果发现,抗裂角材料的数量在常规品种中占比为25.3%,在自交系中占比为21.9%,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比,抗裂角性好的品种占比越来越高,抗裂角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油菜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改良的随机碰撞法可以为油菜裂角性评价和抗裂角品种选育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4.
甘蓝型油蔬兼用双低油菜宁油1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宁油16号系采用品系间杂交育种选育而成,子粒芥酸含量1.32%,硫苷含量28.67μmol/g,含油率40.46%。宁油16号丰产性好、抗倒性强、耐病性强,适合于长江中下游冬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55.
甘蓝型油菜(B.napus L.)是国内外广泛栽培的主要油菜类型之一。由于生态条件的差异,甘蓝型油菜可分为冬性、半冬性和春性三种。各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温、光条件有较大差别。我国于解放初期从日本引进甘蓝型油菜,经与我国白菜型油菜——南方油白菜(Brassica chinesis var oleifera Mak)杂交改良后形成了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半冬性甘蓝型油菜类型。  相似文献   
56.
江苏油菜产业和品种改良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论述了江苏油菜产业和品种改良的发展过程以及品种改良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提出为进一步提高油菜质和量,应对入世挑战,必须瞄准市场培育适销对路品种,提高生产全过程的科技含量,全面提升油菜产业水平。  相似文献   
57.
油菜抗菌核病材料宁RS-1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RS-1由甘蓝型油菜军农1号、3-67、Midas、Wesroona及花椰菜和白菜型油菜灌县花叶等亲本复合杂交育成。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宁RS-1对油菜菌核病的相对抗病效果RRA和RRB分别为57.4%和55.7%,达到中抗水平;人工接种鉴定为低抗。利用宁RS-1为亲本,育成了多个双低油菜新品系以及宁杂花叶等双低抗病杂交油菜新组合,在各级产量鉴定试验中均表现良好。宁RS-1还被用于油菜菌核病抗性遗传与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研究。  相似文献   
58.
油菜脱落花器及病叶的分布与菌核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9.
油菜花期高浓度(10%~20%)低液量(150kg/hm2)喷施尿素,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效应。中部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增加6.5%~27.9%,水势提高3.8%~13.3%;叶片长宽厚以及每角长宽、干重和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都有明显提高,产量增加5.1%~13.5%。适宜尿素浓度为15%。  相似文献   
60.
杂交油菜宁杂1号三系亲本干物质积累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宁杂1号三系亲本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可知:在生物学产量上,不育系宁A6和保持系宁B6的单株及各器官在各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接近,同一生育期恢复系宁R1的干物质积累远小于另外两亲本;在经济产量上,不育系宁A6角果多,每角粒数少,单株生产力低,产量低,保持系宁B6角果多,每角粒数多,单株生产力高,产量高,恢复系角果最少,每角粒数最多,单株生产力较高,产量较高;角果发育期以保持系宁B6的粒壳比最大,角果成熟时,宁B6的单株及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均为三系亲本中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