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29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人参去叶对存留叶片光合作用及物质生产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试验研究了展叶期人参去除叶片对存留叶片光合作用及物质生产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部分叶片后。存留叶片光合速率明显增加,平均提高8.1%,但上午和下午增加幅度不同,上午增加5.1%,下午增加12.3%;比叶重下降3.9%,淀粉含量下降6.1%,可溶性糖含量下降3.9%,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5.9%,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胞间CO2浓度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02.
对吉林省1923至1999年育成的16 个主要栽培大豆品种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比较研究表明:大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第四节期(V4)较低,盛花期(R2)最大,此后又迅速下降; 盛花期硝酸还原酶活性随品种育成年代的推进而增加,76年来增加了32.47%,平均每年增加0.43%;大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与产量、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正相关,其中盛花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与产量关系最密切(P<0.05),可作为高产品种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03.
温度与土壤水分对玉米种子活力和贮藏物质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适宜的玉米田间管理,以玉米种子先玉335、良玉99为试验材料,置于人工气候箱中,研究了不同温度(15、20、25℃)和土壤质量含水率(20%、25%、30%、35%)对玉米种子活力及贮藏物质转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湿度相同时,随温度的下降,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叶长、幼苗质量、贮藏物质运转率均呈降低趋势;当温度相同时,随土壤湿度升高各指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5℃条件下,土壤质量含水率25%时各指标均达最大值,最适于种子萌发生长。当温度降到15℃,土壤质量含水率35%时种子不能正常发芽,幼苗生长受到抑制。持续低温、高土壤水分条件不利于玉米种子的正常萌发和生长。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探索不同父本血缘玉米杂交种叶片对光、CO2响应特性,本试验以塘四平头血缘、旅大红骨血缘、Lancaster血缘和热带血缘玉米自交系作父本的杂交种为试验材料,在拔节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分别测定了叶片对光和CO2响应曲线,并对其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塘四平头血缘作父本杂交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在3个生育时期的值较高,表明塘四平头血缘作父本的杂交种在生育时期内光合能力最好,对光量子的吸收利用能力高于其他血缘作父本的杂交种。以Lancaster血缘作父本的杂交种在3个生育时期均有较高的Vcmax.Jmax、TPU,表明Lancaster血缘作父本的杂交种有较高的固碳羧化能力。本试验通过对不同血缘作父本玉米杂交种叶片的光响应和CO2响应曲线及其参数进行分析,以期为玉米新品种选育和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吉农大603号”水稻新品种是以“吉农大19号”为基础材料,将其种子经卫星搭载60d后地面种植,后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8 322.5 kg/hrn2和8 648.6 kg/hrn2,分别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4.8%和5.9%.该品种于2011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优质,适宜吉林省中熟稻作区种植,特别适宜长春、白城、松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6.
我县处于茅山丘陵山区,1980年以来,历年冬、春两季在临诊中都发现有疑似伊氏锥虫病的病牛,1982年开展了家畜寄生虫病全而普查,锥虫病调查是其中的一个项目。  相似文献   
107.
葡萄扇叶退化症是危害葡萄最严重而且又很普遍的一种病毒病害,它既为害叶片又为害果实。发病严重时可造成叶片畸形、果穗脱落,减产20%~80%。它在不同时期、不同品种又表现为不同症状。巨峰葡萄是人们所熟识的一个葡萄品种,它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占相当大的比重。人们对巨峰的生理等落花落果现象注意较多,但对葡萄扇叶退化症所引起的落花落果却往往注意不够或被忽略了。  相似文献   
108.
以授粉后不同时间收获的玉米单交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收获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百粒重以及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和贮藏物质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后40d收获的玉米种子其发芽率最低,未达到国家玉米良种发芽率85%的标准,而授粉后55 d收获的玉米种子其发芽率最高,为97.3%.授粉后60d收获的玉米种...  相似文献   
109.
吉林省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植株地上器官生物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植株地上部分器官生物量的变化及其与籽粒产量的关系,以吉林省1923—2004年间育成的20个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和植株地上部分器官茎、叶片、叶柄及荚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吉林省大豆品种的遗传改良使籽粒产量和结荚期(R4)植株生物量显著增加,收获指数增加不显著。籽粒产量的提高是生物量增加的结果,生物量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在R4期,茎、叶片、叶柄和荚的生物量分别提高了19.7%、36.1%、43.0%和23.0%,以叶片和叶柄生物量的增加最为显著。植株上层、中层和下层的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4.4%、55.1%和18.9%,以植株中层生物量的增加最为显著,上层次之,下层增加最小。中、上层叶片的生物量分别增加了58.3%和48.3%,中、上层叶柄的生物量分别增加了63.6%和59.4%,并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中、上层叶片和叶柄的生物量具有作为高产品种选择指标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叶片气体交换特性,为大豆高产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个产量水平的9个栽培大豆品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种植,于V4期(苗期)、R2期(盛花期)、R4期(结荚盛期)、R6期(鼓粒盛期)和R7期(成熟期)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结果]在全生育期内,高产品种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高于低产品种。在V4期、R2期和R4期,高产品种叶片蒸腾速率显著高于低产大豆品种;在R6期和R7期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品种蒸腾速率差异不显著。V4期和R2期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低产品种﹥中产品种﹥高产品种,而在R4期、R6期和R7期则表现为高产品种﹥中产品种﹥低产品种。[结论]高产大豆品种叶片的气体交换能力显著高于低产大豆品种,为其获得高产奠定了生理基础。净光合速率可作为选择高产大豆品种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