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3篇
  2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陕晋蒙接壤区是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最恶劣、农业生产条件最差的地区,开发治理极为困难。通过对该区农业经济结构及其发展的限制因素分析,用动态仿真模型预测了该区1985—2030年农林牧业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合理调整经济结构与加速农业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22.
淤地坝是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控制水土流失和建设高产农田的有效措施。文中论述了坝系规划及坝地利用模式、淤地坝的经济效益和坝系的减水减沙效益。有关建坝的设计标准、建坝密度和投资回收年限等几个主要问题也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23.
本文对考察区河道自然特征,河道横向、纵向变化及河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河道整治建议.  相似文献   
24.
淤地坝系规划设计通用软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BASIC语言编程的坝系规划设计通用软件已被研制,它能用于坝高小于50m的淤地坝和小型水库的坝体,放水设施和溢洪道设计。该软件具有选择合理参数,运算速率快,精度高和通用性强的优点,为坝系设计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5.
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包括黄河河口镇至龙门段沿线的35个县(图1),总面积86378.5km~2,1985年总人口602.69万人,平均人口密度约70人/km~2。这一地区地形复杂,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农林牧业生产基础薄弱,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因此,该区一直被作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及遥感应用动态监测的重点研究区。本文通过动态仿真模型模拟该区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和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优选出能促进该区农林牧业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并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6.
本文应用福里斯特(Forrester)的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甘肃省通渭县农业系统仿真模型,以优化农林牧结构和预测未来发展。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通渭县,是一个经济贫困地区,调整农业系统的内部组成,对提高该县农业生产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对该县的农业系统现状和存在问题诊断之后,建立了系统网络图,它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人口和资金5个子系统。该系统仿真方程包含18个状态方程、32个流率方程、126个辅助方程和127个参数,并用动态模型(DYNAMO)语言编出计算程序。有若干个反馈回路的仿真方程有自调节功能,可在IBM PC/XT计算机上通过人—机对话进行人工调控。一旦模型运行,优化值和预测值都以图形或表格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