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红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由于无性繁殖带来的病虫害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种性严重退化。本文通过茎尖培养技术,对目前生产上的鲜食红薯进行脱毒培养,然后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组培苗进行检测,进而集成一套鲜食红薯脱毒种苗快速开发的技术体系,为生产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西瓜枯萎病是为害西瓜生产的主要病害,在我国所有种植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轻则减产,重则绝收.对于枯萎病的防治,一是进行合理轮作,但由于土地面积有限、换茬时问较长、设施栽培条件固定,使得倒茬轮作难以实现;二是选用抗病品种,但由于育种水平所限,抗病效果不理想;三是采用药剂防治,有效果但不能彻底防治;四是嫁接栽培,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
[目的 ]了解目前广州市活禽交易市场每月休市一次(天)的实施效果,给人感染H7N9等流感病毒的科学防控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2015年3月,选择广州市某区1个活禽批发市场和2个活禽零售市场,分别于休市前、休市中,以及休市后的1、2、3、4、5、7、14、21和28天,采集市场内环境棉拭子和活禽口咽/泄殖腔棉拭子,共2 470份,进行通用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结果 ]研究发现,休市前、中、后各检测时点,环境样品中禽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7.78%、10.00%、5.19%、29.63%、21.48%、22.96%、22.22%、45.93%、40.74%、47.41%和25.19%。虽然活禽交易市场在休市后禽流感病毒有非常明显的减少,但是阳性率在休市后第二天就开始显著升高,而且环境样品中病毒阳性率与活禽样品中病毒阳性率呈明显的统计学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82)。[结论 ]本研究是国内首次活禽交易市场(包括活禽批发市场和活禽零售市场)每月一次(天)休市效果的队列研究。研究显示,每月一次(天)的休市能迅速减少活禽交易市场内禽流感病毒的污染,但是随着市场的重新开放,感染禽流感病毒活禽的重新进入,市场内禽流感病毒阳性率再次迅速升高。推测仅仅依靠每月一次(天)的休市措施,无法从根本上降低本地区活禽交易市场内禽流感病毒的污染程度以及人感染禽流感的风险,需进一步调整防控策略,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4.
上海市工厂化育苗的发展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育苗是指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科学化、机械化、自动化等技术措施和手段,使蔬菜种苗生产达到快速、优质、高产和稳定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35.
为发展桃园机械化,通过对桃园工作环境的分析,设计一种剪枝机械臂;并以桃树剪枝机械臂为研究对象,采用D-H法建立各杆件坐标系,运用robotics工具箱建立该机械臂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工作空间仿真及轨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实现桃树机械化剪枝,空间重合度达90%;仿真函数可以准确、有效地获得机械臂的运动参数和运动轨迹,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张桢  肖怀  焦春香  刘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58-13259
[目的]研究华山松松塔的乙醇提取浸膏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以期寻找抗史滋病病毒(抗HIV)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和MCIGEL枉色谱法,分离得到5种化合物,并利用NMR、ESI—MS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5种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4.羟基苯甲酸-1’,3'-二羟基丙酯(I),4-羟基苯甲酸(II),丙二酸(III),(2R)-2,3-二羟基丙酸(IV),2,3-二羟基-1-(4-羟基苯基)丙酮(V)。[结论]化合物I—V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37.
针对果实采摘机器人果实识别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组用于西红柿识别和定位的双目立体视觉系统,为机器人的采摘作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为此,采用Bumblebee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基于成熟果实与植株颜色特征的差异进行图像分割,来识别成熟的西红柿;在完成相机标定、特征点提取和特征点匹配的基础上,通过三维空间定位获取果实的三维坐标。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果实识别的整个过程平均耗时150ms,对成熟西红柿的识别率达到99%,测试误差在10mm以内,能够较好地满足西红柿采摘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38.
张桢 《长江蔬菜》2014,(5):34-35
工厂化繁苗是提高草莓定植成活率、提早上市、丰产丰收的重要一环,长江流域可在上年12月驯化组培脱毒苗,翌年5~8月用穴盘扦插子苗,及时加强管理,并注意防治病虫害,以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39.
灾变模型在马尾松毛虫幼虫发生量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提高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幼虫发生量预测预报结果的准确性。  方法  利用灰色灾变预测GM(1, 1)模型预测了安徽省潜山县1989-2016年马尾松毛虫越冬代、1代和2代严重发生的年份。  结果  马尾松毛虫越冬代虫口数的GM(1, 1)灾变预测模型为:${\hat z^{(1)}}(k + 1) = 9.580\;75{{\rm{e}}^{0.269\;33k}} - 8.580\;75$, 其中k为年序号, ${\hat z^{(1)}}(k + 1)$为灾变年序号。1代幼虫虫口数的GM(1, 1)灾变预测模型为:${\hat z^{(1)}}(k + 1) = 18.181\;8{{\rm{e}}^{0.241\;87k}} - 17.181\;8$。2代幼虫虫口数的GM(1, 1)灾变预测模型为:${\hat z^{(1)}}$(k+1)=20.123 7e0.197 58k-19.123 7。根据此模型求得已知年份的拟合值与观察值, 对两者差异进行t检验, 差异均不显著, 即拟合值与观察值间吻合度高, 各灾变年精度值平均为84.40%, 84.85%和84.08%, 总体平均精度依次为96.25%, 92.34%和94.09%, 模型精度高。由此推算未来时刻的预测值得到, 从2011年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灾变年算起, 再过10 a即2021年为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大发生年。从2011年马尾松毛虫1代幼虫灾变年算起, 再过11 a即2022年为马尾松毛虫1代幼虫大发生年。从2011年马尾松毛虫2代幼虫灾变年算起, 再过9 a即2020年为马尾松毛虫2代幼虫大发生年。  结论  灾变预测对马尾松毛虫幼虫发生量灾变的预报是一种较理想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40.
为评价禽流感灭活疫苗(H5N2亚型,D7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6株)对鸭的免疫效果,根据兽医流行病学中利用比较率判断疫苗应用效果的样本量计算方法,得出所需的最小样本量;以田间试验的方式,常规养殖白鸭300只、番鸭240只,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按程序免疫,从10日龄首免后2周开始,每周采集血清测定抗体效价,直至出栏(白鸭45日龄、番鸭66日龄)。结果显示,10日龄白鸭和番鸭的母源抗体分别为3.02 log2和0 log2,需进一步开展研究,以确定最佳首免时间。首免后2周,无论是白鸭还是番鸭,H5N2 D7株疫苗组抗体HI效价和抗体合格率均高于H5N1 Re-6株疫苗组;首免后3~5周,两种疫苗对白鸭和番鸭的HI效价均4 log2,抗体合格率均≥70%。二免后1周至出栏,两种疫苗对白鸭和番鸭均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HI效价均7 log2,抗体合格率均80%。是否采用对应亚型的血凝抑制抗原对抗体的检测结果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免疫两种疫苗后均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抗体,但相对而言,H5N2 D7株疫苗较H5N1Re-6株疫苗更适合于鸭的免疫;在鸭等水禽中推广使用该疫苗将能更有效地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