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1株杀线木霉D5菌株的种类,并评价了其孢子悬浮液和发酵液对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2龄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木霉D5菌株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ITS序列登录号:OL661629;TEF序列登录号:ON241311)。浓度为1.0×107 cfu/mL的D5菌株孢子悬浮液和发酵液原液处理2龄幼虫72 h后,线虫死亡率分别为85.20%和86.57%。在温度为20~80℃范围内以及pH为2~10时,发酵液均具有较高杀线活性。  相似文献   
12.
深绿木霉T2菌株对苹果霉心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T2菌株对苹果霉心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对峙培养的方法测定了T2菌株对苹果霉心病3种主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T2菌株及其发酵液对苹果霉心病的主要病原菌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砖红镰刀菌(Fusarium lateritium)和苹果链格孢(Alternaria mali)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拮抗效果测定结果表明,T2菌株对砖红镰刀菌和苹果链格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81.44%、85.51%。T2菌株发酵原液对苹果链格孢和砖红镰刀菌的抑菌作用较强,抑制率均在80%以上,与生物源农药3%多抗霉素(6.67μg/m L)对3种苹果霉心病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相比,无显著差异。离体果实防效结果表明,T2菌株发酵液对苹果霉心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处理后第5d其防效平均为78.59%。综上,T2菌株对苹果霉心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可为苹果霉心病的防治及其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5种植物源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室内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分生孢子玻片萌发法和离体枝条烫伤接种法测定了5种植物源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室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种植物源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菌落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0.3%丁子香酚SL、5%香芹酚AS、20%乙蒜素EC、0.5%小檗碱AS和1.3%苦参碱AS的有效成分浓度分别为3、50、100、50和14.44μg/mL时,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菌落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8.63%、99.22%、99.22%、100%和79.29%,其EC 50分别为0.43、8.78、11.21、13.68和8.11μg/mL;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校正抑制率分别为97.92%、100%、95.83%、77.08%和96.88%,其EC 50分别为0.70、8.56、20.39、28.23和8.04μg/mL。离体枝条保护试验表明,20%乙蒜素EC有效成分浓度为100μg/mL时对离体枝条保护作用最佳。本研究通过筛选明确了5种植物源药剂中0.3%丁子香酚SL可作为抑制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佳药剂,以及20%乙蒜素EC可作为离体枝条保护作用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耐甲基硫菌灵的菌株, 采用微波诱变法对放线菌ZZ-9菌株进行0~75 s的处理,筛选出在甲基硫菌灵致死浓度下仍能较好生长的突变菌株,并测定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拮抗性和传代稳定性的影响,选育出性能优良的耐药菌株,与甲基硫菌灵协同作用进行防治苹果树腐烂病试验。结果表明,在微波辐照15~60 s条件下,获得4株耐70 μg·mL-1甲基硫菌灵的突变菌株ZZ-9A、ZZ-9B、ZZ-9C和ZZ-9D。通过对4株突变菌株进行抑菌率和传代稳定性测定,筛选出一株抑菌率较好且传代稳定的突变菌株ZZ-9B。菌株ZZ-9B与70 μg·mL-1甲基硫菌灵协同作用测定表明,当菌株ZZ-9B与甲基硫菌灵配比为8∶2时,在离体枝条上对苹果树腐烂病的协同防效为89.42%,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突变菌株和甲基硫菌灵的防效。因此,在使用菌株ZZ-9B来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时,添加少量的甲基硫菌灵,可显著提高防效。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深绿木霉T2蛋白质激发子TraT2A对百合叶片气孔及光响应和荧光特性的影响,揭示TraT2A诱导百合抗灰霉病的生理作用机理,以兰州百合和深绿木霉T2蛋白质TraT2A为试验材料,测定TraT2A诱导处理后,兰州百合叶片气孔开度及光响应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raT2A + IB(灰霉菌)处理后百合叶片的气孔开度减小;试验中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强,TraT2A + IB处理的净光合速率(ETR)明显高于对照、接种IB和TraT2A处理,叶绿素荧光特性中PSⅡ的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ΦPSⅡ和qP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而NPQ值则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表明TraT2A + IB处理的PSⅡ反应中心能把捕获的光能更有效地用于光合作用;同时TraT2A + IB处理后5 d和7 d时百合抗灰霉病的诱导抗病效果均在96%以上。说明TraT2A诱导处理可以提高百合光合效率,进而提高对灰霉病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苹果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交叉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确定引起甘肃省苹果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对从甘肃省不同苹果产区苹果病叶上分离得到的2株病原菌A1和A2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和株系间交叉保护作用研究.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在PCA培养基上,A1菌落黑色,具明显的同心轮纹,第7天产孢量为3.5×105个/mL,分生孢子大小平均为38.8μm×9.6μm;A2菌落墨绿色,气生菌丝旺盛,第7天产孢量为3.0×105个/mL,分生孢子大小平均为35.2μm×9.4μm.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A1和A2与Alternaria mali的同源性均达到100%,并结合形态学、致病性和ITS序列分析,将菌株A1鉴定为A.mali强毒株系,即苹果斑点落叶病致病菌;菌株A2鉴定为A.mali弱毒株系,即苹果轮斑病致病菌.A1和A2株系间交叉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菌株A2对A1表现出明显的交叉保护作用,能够显著降低A1菌株对叶片的侵染能力.  相似文献   
17.
解淀粉芽胞杆菌TS-1203对苹果炭疽叶枯病菌的抗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解淀粉芽胞杆菌TS-1203对苹果炭疽叶枯病菌的抗生作用, 采用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以及孢子萌发法测定了解淀粉芽胞杆菌TS-1203对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菌株TS-1203对苹果炭疽叶枯病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其菌液对病菌的抑制率高达70.4%; 其发酵液对苹果炭疽叶枯病菌的抑制率随着发酵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尤其当发酵液浓度为15%时, 其抑菌率为 59.0%; 发酵液处理苹果炭疽叶枯病菌孢子24 h后, 其萌发抑制率与芽管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8.2%与64.3%, 且芽管出现畸形; 利用TS-1203发酵液处理苹果离体叶片后接种炭疽叶枯病菌, 其防效为70.1%?综合分析表明, 解淀粉芽胞杆菌TS-1203对苹果炭疽叶枯病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深绿木霉发酵液对黑麦草促生作用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种子萌发和幼苗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稀释倍数深绿木霉发酵液对黑麦草促生作用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稀释倍数深绿木霉发酵液能够显著提高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尤其是100倍稀释液对黑麦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较为明显,分别为96.55%、37.41和7.83。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稀释倍数深绿木霉发酵液对黑麦草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以及能够显著地提高幼苗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与抗性相关酶的活性,尤其是100倍稀释液处理的黑麦草幼苗根系长度、株高、鲜重、干重和根冠比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16.95%、13.33%、40.57%、73.68%和36.36%;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8 4.09%和75.50%;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在处理后第四天达到最大值,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处理后第三天达到最大值。因此,深绿木霉发酵液对黑麦草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且能够显著提高与抗性相关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为研发高效低毒的苹果树腐烂病生防制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紫外保护剂和载体在不同浓度下对解淀粉芽孢杆菌TS-1203菌株生长及其抑菌活性的影响。助剂筛选结果表明:TS-1203的最适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其质量分数为0.50%、培养48 h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率为88.90%,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最适防腐剂为柠檬酸三钠,其质量分数为0.10%、培养48 h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率为93.39%,显著高于对照;最适紫外保护剂为木质素磺酸钠,其质量分数为0.50%、培养48 h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率为84.18%,显著高于对照。采用响应面法对TS-1203生防制剂的最佳助剂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其最佳配比为:65 mL发酵液中分别加入650 μL吐温-80、164.58 mg柠檬酸钠及308.12 mg木质素磺酸钠,在此条件下,TS-1203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率最高,达84.78%。载体筛选结果表明,硅藻土对TS-1203菌株生长促进作用最强,但易分层;海藻酸钠对该菌株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有机膨润土为最佳载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拮抗真菌进行了筛选和鉴定及防治效果的评价。结果表较高的拮抗活性。菌株JK-13发酵液处理白粉菌孢子48 h后,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9.93%;发酵液处理发病的离体叶片和盆栽幼苗7 d后,其防治效果分别为88.02%和76.34%。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该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