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1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美国养猪业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言:2008年3月27日—4月15日由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组织的种猪采购代表团一行4人对美国的4个州养猪业进行了考察,先后走访了8个种猪场、1个商品猪场和1个屠宰厂,拜访了伊利诺斯(Illinois)大学农业、消费学和环境科学院的院长罗伯特伊司特教授和俄亥俄大学,对美国玉米带养猪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由于挑选种猪能够深入到猪舍中,因此对美国种猪产业有着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2.
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视黄酸受体γ(RARG)对上皮细胞和组织的生长、分化及胚胎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在猪的繁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RBP4和RARG基因对猪繁殖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3.
为了研究放养与圈养对松辽黑猪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试验采集相同日龄的放养和圈养松辽黑猪血液分离血清,利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E和免疫球蛋白IgG亚类IgG1、IgG2a、IgG2b以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放养松辽黑猪免疫球蛋白IgA、IgE含量均显著高于圈养松辽黑猪(P0.05),免疫球蛋白IgG亚类IgG1、IgG2b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圈养松辽黑猪(P0.01),IgG2a含量显著高于圈养松辽黑猪(P0.05);放养松辽黑猪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含量也显著高于圈养松辽黑猪(P0.05)。说明放养松辽黑猪抗病力水平显著高于圈养松辽黑猪。  相似文献   
34.
选择松辽黑猪、大白×松辽黑猪。长白山野猪X松辽黑猪×松辽黑猪、巴克夏×松辽黑猪组合的育肥猪各16头,饲养于同一条件,测定生长性能,达到100kg左右体重时每个组合选择3头猪进行屠宰,测定胴体性能取肉样进行肉质测定。结果表明,大白×松辽黑猪组合生长速度最快,长白山野猪×松辽黑猪×松辽黑猪组合生长最慢;大白×松辽黑猪组合屠宰率最高,松辽黑猪屠宰率最低,瘦肉率各组差异不显著;各组肉质指标均达到优质水平,松辽黑猪失水率显著低于杂交组合组。建议大中小型养殖企业生产优质肉猪选用大白×松辽黑猪组合;中小型企业生产特色肉猪选甩长白山野猪×松辽黑猪×松辽黑猪组合;大中型养殖企业生产高档猪肉选用巴克夏×松辽黑猪组合。  相似文献   
35.
松辽黑猪是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培育的我国北方地区第1个瘦肉型黑色母系新品种,它不仅具备外来品种猪生长快、饲料报酬以及瘦肉率高特点;而且还具有地方猪适应性强、繁殖率高、肉质好、无应激等特征特性,是优良的地方培育品种。在我省东部林区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山坡地,进行放牧饲养,以野生青绿草嫩叶、嫩芽和根茎为粗饲料,自由采食,饮安全无污染的天然山泉水,活动自由范围广,  相似文献   
36.
松辽黑猪的野外放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鑫  张树敏  李娜  赵晓东 《猪业科学》2009,26(4):100-101
松辽黑猪是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培育的我国北方地区第1个瘦肉型黑色母系新品种,它不仅具备外来品种猪生长快、饲料报酬以及瘦肉率高特点;而且还具有地方猪适应性强、繁殖率高、肉质好、无应激等特征特性,是优良的地方培育品种.  相似文献   
37.
对松辽黑猪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基因5'调控区进行了T-A克隆和序列测定,在分析序列结构特征的基础上与GenBank中野猪、大白猪、牛、山羊、绵羊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学和系统进化研究.结果表明:松辽黑猪IGF-I基因5'调控区存在C/EBPb、MATM、Oct-1、CF-1等多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可能与IGF-I的转录调控和起始以及特异表达有关.在该非编码序列中,重复序列所占比率为2.22%,不存在SINEs、LINEs、LTR类反转录元件和DNA转座子元件,而发现存在1个(CA)18微卫星位点.在松辽黑猪IGF-I基因5'调控区,松辽黑猪与野猪、大白猪、牛、山羊、绵羊各物种间同源性大小分别为99.0%、98.8%、90.7%、91.6%、90.6%.MUPD法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聚类结果表明,野猪与大白猪先聚为一类,再与松辽黑猪聚类形成一个大分支,而山羊和绵羊先聚成一类,再与牛聚类形成一个大分支,然后再与猪的一支汇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8.
放牧对松辽黑猪生长肥育及胴体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松辽黑生长育成猪200头,分成舍饲组和林地放牧组,进行饲养育肥性能测定。舍饲组按常规全期饲喂全价配合精饲料;放牧组则先在舍内育成至体重达40kg后,白天林地放牧,早晚各补饲一次精饲料,直至达到育肥体重。饲养试验结束,各饲养组选取4头(2公2母)体重100kg左右的试验猪,进行屠宰做胴体肉质测定。结果表明:日增重舍饲组为736.5g,放牧组为467.5g,差异极显著(<0.01),而放牧组则每增重1kg比舍饲组少耗精饲料730g,差异显著(<0.05)。屠宰率放牧组为70.71%,比舍饲组的69.21%高,差异显著(<0.05),肌内脂肪含量放牧组为4.92%,舍饲组为3.60%,差异显著(<0.05),其它胴体肉质指标如眼肌面积、背膘厚、瘦肉率及肉色、pH、失水率、嫩度等,两种饲养方式,差异均不明显,但放牧饲养组要比舍饲组有改善和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9.
选择松辽黑生长育成猪50头和200头,分成舍饲组和林地放牧组,进行饲养育肥性能测定。舍饲组按常规全期饲喂全价配合精饲料;放牧组则先在舍内育成至体重达40kg后,白天林地放牧,早晚各补饲一次精饲料,直至达到育肥体重。饲养试验结束,各饲养组选取4头(2公2母)体重100kg左右的试验猪,进行屠宰做胴体肉质测定。结果表明:日增重舍饲组为736.5g;放牧组为467.5克,差异极显著(P<0.01),而放牧组则每增重1kg比舍饲组少耗精饲料730g,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放牧组为70.71%,比舍饲组的69.21%高,差异显著(P<0.05),肌内脂肪含量放牧组为4.92%,舍饲组为3.60%,差异显著(P<0.05),其他胴体肉质指标如眼肌面积、背膘厚、瘦肉率及肉色、PH、失水率、嫩度等,两种饲养方式,差异均不明显,但放牧饲养组要比舍饲组,有改善和提高的趋势。吉林延边  相似文献   
40.
最近几年关于新断奶仔猪日粮中是否应该含有煮熟的谷物引起了许多争论。仔猪在21~28日龄时,消化系统处在没有准备的状态,因为在此之前都是从母乳中获得营养。实际据估计大约一半断奶仔猪对补料没有任何经验,因此不可能消化太多的数量。仔猪的小肠系统还未能产生消化复杂结构如谷物淀粉的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