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6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我国油茶种植环境适宜性评价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全国油茶种植适宜性评价对象要素、技术模型以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分析评价方法。选取年低温、降水量、湿度、无霜期、海拔高度、坡度和土壤类型等三类因素七个指标,利用三标度两步AHP确定指标权重,基于RBF神经网络和GIS技术,对研究区油茶种植适宜性进行单因子评价和多因素适宜度限制性分析的综合评价。在单因子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评价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油茶种植的适宜区分布在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大部,湖北西南部、云南南部等地区,全国油茶种植适宜区域面积约为491.88×104 hm2,而全国油茶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是466.67×104 hm2,分省统计对比显示油茶种植的提升潜力较大。研究结果可为油茶产业的合理布局,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2.
陕西关中猕猴桃产区缺铁性黄化病发生原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调查发现关中猕猴桃产区渭河两岸的河滩地及低洼地果园缺铁性黄化病发生普遍,程度严重,距离渭河滩较远的二级阶地及台塬地上的果园发病较轻;位于秦岭山脚的山前洪积扇地区果园基本上无黄化病发生,导致猕猴桃缺铁性黄化病发生的因素主要有土壤pH偏高,树林严重超载,灌水过多及其他栽培因素,美味猕猴桃对黄化病的抵抗力较中华猕猴桃强,海瓦德品种及陕猕1号的抗性优于秦美品种,对黄化病防治提出了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3.
渭北果园白三叶与黑麦草不同配比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网袋法研究白三叶与黑麦草不同配比处理[白三叶100%+黑麦草0%(B)、白三叶75%+黑麦草25%(B3H1)、白三叶50%+黑麦草50%(B1H1)、白三叶25%+黑麦草75%(B1H3)、白三叶0%+黑麦草100%(H)]在果树行间10 cm土层215 d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绿肥翻压35 d内干物质腐解和碳释放较快(腐解率均达40%以上),氮、磷、钾分别在前21、35和50 d内释放较快,随后逐渐减慢。翻压215 d 后,干物质腐解率,碳、氮、磷、钾释放率和干物质腐解量,碳和氮释放量均表现为B>B3H1>B1H1>B1H3>H,磷和钾释放量表现为BP>N,养分释放量均表现为K>N>P。综合分析试验期果树养分需求和5种处理养分释放规律,B3H1处理可作为渭北果园生草混播翻压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64.
 以基砧为八棱海棠的4 种不同中间砧嫁接的苹果幼苗长富2 号/八棱海棠、长富2 号/M9、长 富2 号/M26、长富2 号/SH6 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对其导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 4 种中间砧木嫁接苗的整体、冠层、茎干、根系叶比导水率均有减小,各器官叶比导水率基本趋势是乔 化 > 半矮化 > 矮化,其中矮化中间砧的变化幅度最大,乔化中间砧的变化最小。中间砧嫁接口导水阻 力表现为矮化砧比半矮化、乔化砧高,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八棱海棠、M9、M26 和SH6 中间砧嫁接区域 导水阻力在植株总体导水阻力中所占的比率分别为4.07%、6.60%、4.97%和5.11%,当受到干旱胁迫后, 嫁接区域所占比率均有不同程度减小。由于矮化苗有效导水率长期低下,根系吸水和运输水分的能力下 降,导致地上部分水分供给减少,从而影响树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65.
以秦岭北麓猕猴桃主栽品种红阳、楚红、金魁、徐香、金香和海沃德为试材,研究了田间条件下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6个猕猴桃品种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在10:00时出现第一峰值,红阳、楚红、金魁、徐香、金香和海沃德的光合速率(Pn)分别为13.4、16.8、11.4、12.5、12.3和11.6μmol.m-2.s-1,12:00-14:00时出现午休,在14:00时到达低谷,光合速率(Pn)分别为10.2、10.9、4.6、9.1、8.3和7.2μmol.m-2.s-1,16:00时出现第二峰值,光合速率(Pn)分别为11.8、11.9、5.3、11.4、11.3和8μmol.m-2.s-1。美味猕猴桃品种(金魁、徐香、金香和海沃德)的Ci日变化曲线呈"W"型,中华猕猴桃品种(红阳和楚红)的Ci日变化曲线呈"V"型。对不同猕猴桃品种光响应曲线的研究表明,各品种皆是喜光植物,楚红的耐荫性最强,徐香最弱,楚红、红阳、金魁的光能利用范围较大,金香、海沃德居中,徐香最窄。  相似文献   
66.
半根灌溉对成龄苹果树光合荧光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半根灌溉对苹果树叶片光合作用、荧光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及半根灌溉下苹果叶片Pn、Gs、Ci、Tr、CE下降,即光合受到抑制;干旱会使富士苹果叶片PSⅡ反应中心出现可逆的失活,ΦPSⅡ显著降低,NQP比全灌溉和半根灌溉高,ETR显著下降;半根灌溉下苹果叶片的可变荧光Fv变化不明显,ΦPSⅡ比全根灌溉略有降低,NQP比全灌溉高,ETR显著下降.半根灌溉使果实硬度降低,其他品质指标和产量与全根灌溉相比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67.
基于改进TOPSIS和COK的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省周至县北部农耕区为研究对象,选取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4个养分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指标权重,将改进TOPSIS技术运用到土壤养分综合评价中,通过计算样点值与最优值、最劣值的距离,以评价对象与最优值的相对接近程度作为评价养分高低的依据,对土壤养分综合指数(Bi)进行COK插值,并绘制土壤养分等级分布图。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Bi范围为0.109~0.603,平均值0.285,标准差0.083,变异系数29.12%,属中等变异程度;养分空间分布格局:除南部的马召镇和楼观镇部分区域的养分等级高,由西北角的青花乡、哑柏镇和东部的九峰乡、尚村镇向中部降低的趋势;从高到低的养分等级面积比例为3.47:16.11:29.61:33.12:17.68。研究区土壤养分等级总体偏低,且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为农耕区土壤肥力改善提供科学依据。该方法相对准确的对土壤养分给予评价,为土壤养分评价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68.
陕西无公害优质苹果生产"四项"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是我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之一,苹果面积占全国的19%,产量占全国20.9%.针对陕西苹果生产中存在的果园管理落后,果品质量差等问题,论述了提高苹果质量的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管理技术的具体实施技术.  相似文献   
69.
【目的】对高纺锤形苹果树的冠层生长规律进行研究,为苹果高纺锤形树形的生长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M26中间砧短枝富士为试材,选择4,8,12年生3个树龄的果树作为3个处理,人工测量和统计各树龄冠层基本信息及枝组结构,构建3个树龄果树的虚拟树体模型,比较实际树体照片与虚拟树体,基于构建的三维模型计算果树冠层总叶面积(total leaf area,TLA)、照射叶面积(projected leaf area,PLA)、光截获效率(silhouette to total leaf area ratio,STAR)、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等指标,建立3个树龄果树的虚拟果园,并模拟计算其中单株果树的光截获效率,用LAI-2000冠层分析仪测定各树龄冠层的LAI,并与三维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果】数字化得到的果树冠层基本信息及枝组结构与人工测量统计结果均无显著差异,但数字化得到的枝组结构更为准确。与实际树体照片相比,虚拟树体图像整体上能够展示树体实际生长情况。3个树龄果树冠层的TLA与PLA分别为6.41,11.60,19.69 m2和2.38,3.88,5.77 m2,随树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STAR值分别为0.37,0.33和0.29,随树龄增长而下降,但三者之间差异并不显著,LAI分别为1.78,3.87和3.28;在虚拟果园中,模拟计算得到的4,8和12年生果树的STAR值分别为0.30,0.18和0.19,其中4年生与8,12年生果树之间有显著差异。冠层叶面积指数实测值与三维模型模拟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171,可知模型的精准度高。【结论】高纺锤形富士苹果树幼树有较好的光截获效率,随树龄增长单株果树的光截获效率有所下降。且相较于低龄果园,高龄果园中果树冠层光截获效率下降明显,建议果园管理中应注意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和枝叶密度,以改善高龄果园冠层的光照分布。  相似文献   
70.
苹果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一般可以挽回25%~30%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苹果园病虫害防治工作依赖于农药防治,其防治成本平均每666.7平方米150~300元,随着苹果总量的不断增加和水果多样化的发展,近几年来苹果价格不断下滑,果农收入减少,在喷药方面投资明显不如以前,防治效果变差,果园病虫害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