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6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在大田自然条件下,以转植酸酶玉米10TPY005、非转植酸酶亲本玉米为试材,于2011年在玉米不同生育期及秸秆还田期对玉米根际土壤酶活性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亲本非转植酸酶玉米相比,转植酸酶玉米在不同生育期及秸秆还田期对土壤蔗糖酶、土壤蛋白酶及土壤脲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而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有显著影响,转植酸酶玉米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亲本非转植酸酶玉米,并呈现出从苗期开始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亲本非转植酸酶玉米则比较平稳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2.
利用三维数字化仪,结合Piaf Digit和Vege STAR软件,建立了13a生高纺锤形苹果树数字化模型,并对树体模型进行立方单元分割以及分析总冠层及冠层内各类型枝条的光截获率。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枝条,光截获率(STAR值)有差异。大树的短果台副梢、长果台副梢、短营养枝和长营养枝的STAR值分别小于中树,中树小于小树;每棵果树的短果台副梢和短营养枝的STAR值分别小于长果台副梢和长营养枝;不遮阴枝条的光截获率比遮阴枝条大,并且短果台副梢和短营养枝因其它类型枝条遮阴减少的STAR值分别比长果台副梢和长营养枝大。果树由底部到顶部及由冠层中部到外部,光截获率逐渐增大,与用光量子探头(LS190)测得的透光率递增趋势相符。冠层STAR值越大,果树产量越高。因此,冠层光截获率能够作为冠层内部光分布特征的一个评价指标,并能有效指导果树管理,提高果实产量。  相似文献   
113.
以苹果砧木平邑甜茶2a生实生苗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比较了干旱复水条件下外源甜菜碱(GB)、脱落酸(ABA)和硝普纳(SNP,NO供体)对平邑甜茶幼苗抗氧化防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GB、ABA和NO显著降低了干旱胁迫下平邑甜茶幼苗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重度胁迫时与CK相比,分别降低了13.5%、12.2%、18.4%与32.4%、14.4%、37.6%;外源GB、ABA和NO提高了叶片中SOD、CAT和POD的活性,在田间持水量30%时分别达到最大,与同期CK相比,POD活性分别增加13.5%、13.4%和24.4%,SOD活性分别增加15.3%、13.7%和16.2%,CAT活性则分别增加63.2%、53.7%和95.3%,之后酶活性开始下降。外源GB、ABA处理后GR、DHAR、APX和MDHAR的变化趋势与CAT等趋势相同,同样在田间持水量30%时酶活分别达到最大;NO处理后,GR、DHAR、APX的变化趋势亦相同,虽然NO对MDHAR活性比干旱处理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复水后,不同外源物质下植物的抗旱生理指标变化趋势不尽相同。表明喷施外源GB、ABA和NO可有效的提高叶片的抗氧化系统酶的活性,增强平邑甜茶幼苗的抗旱能力。比较GB、ABA和NO处理,NO在提高平邑甜茶抗旱性方面效果最好,GB处理其次,ABA处理最低。  相似文献   
114.
研究了不同钙肥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和Ca2 -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钙后单果重增加,果形指数增大,Vc含量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和花青苷含量增大,果实的叶绿素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不同钙肥间,喷巨金钙的效果最好,其次为氨基酸钙,再次为翠康钙宝,最后为钙宝2000。钙肥对Ca2 -ATPase活性影响极为显著,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而不同钙肥间的变化趋势与果实品质的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115.
不同摘袋时间对满天红梨果实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红皮梨的果实品质。[方法]选用"金果"条黑袋在陕西省白水县和蒲城县对满天红梨进行套袋,研究不同摘袋时间对满天红梨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摘袋时间越早,满天红梨的果锈指数、叶绿素含量越高,果实硬度越低。采收前25~35 d(8月上中旬)摘袋,果锈、日烧均严重,果实着色不良,果实硬度较低。采收前10~15 d(8月下旬)摘袋,果锈、日烧均较轻,果实着色良好,果实硬度较高,耐贮性良好。海拔较低的灌区要注意防止黑点病及裂果的发生,海拔较高、没有灌溉条件的塬区要注意防止日烧的发生。[结论]采收前10~15 d(8月下旬)是满天红梨最佳的摘袋时间。  相似文献   
116.
以10 a生乔化红富士苹果(4 m×3 m)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修剪处理方法在渭北旱塬地区对苹果结果枝组生长和成花的影响,结果表明:缓放,总枝量、短枝和叶丛枝最多,长枝和中枝比例最低,短枝和叶丛枝比例最高,枝组长度最长、直径最小、体积大,最容易成花。轻回缩,总枝量、长枝量和叶丛枝比例、枝组长度、成花等为中等,中枝比例最大,枝组直径、体积最大。重回缩,总枝量最少,长枝量多,长枝比例最大,中枝、短枝、叶丛枝量最少,中枝比例中等,短枝和叶丛枝比例最小,枝组长度最短、直径中等、体积和基部茎粗最小,成花最差。  相似文献   
117.
生草对渭北旱地苹果园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在渭北旱地苹果园行间播种毛苕子(Vicia villosa)、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早熟禾(Poa pratensis),以清耕为对照,对010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行间生草可显著增加040 cm土层土壤的总有机碳(TOC)、颗粒有机碳(POC)、轻质有机碳(LFOC)、易氧化有机碳(RO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MBC),豆科牧草毛苕子和白三叶的各有机碳含量总体上高于禾本科牧草黑麦草和早熟禾。其中在020 cm土层中,豆科牧草的TOC含量平均每年增加约1.2 g/kg,禾本科牧草每年增加约0.9 g/kg。生草处理的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率(AWCD)、微生物群落Shannon 指数(H)和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S)均高于清耕处理,其中豆科牧草的微生物活性更高。因此,生草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各组分的含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率、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功能多样性,豆科牧草毛苕子和白三叶提高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8.
在渭北黄土高原旱地进行矮化苹果不同定植时期与方式试验研究表明 ,旱原地区改落叶后和萌芽前为早秋 ( 9~ 1 0月 )带叶定植 ,平均单株再生延长新根总量比落叶后、春季和不带叶定植分别高出 8.1倍、5 .4倍、0 .5倍 ,平均单株总生长量分别为落叶后、春季和不带叶定植的 3.2倍、2 .8倍、0 .8倍 ,干径年增长率分别为 2倍、1 .4倍、0 .4倍 ,而且无发病株 ;定植后两年树冠扩展快 ,单株平均总枝量为落叶后、春季和不带叶定植的 8.3倍、3.5倍、0 .7倍 ,第 3年开花株率分别为 30 .2倍、9倍、0 .9倍 ,有利于幼树加速生长 ,提早成形 ,为早果丰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9.
秦美猕猴桃叶营养状况及标准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连续 2 a对陕西秦岭北麓地区秦美猕猴桃叶片营养状况的调查和统计分析 ,查明了当地猕猴桃树普遍缺乏钾、氯和磷元素 ,而钙、镁和氮元素含量偏高。秦美猕猴桃丰产园叶片营养标准适宜范围为 :氮2 .2 7%~ 2 .77% ,磷 0 .1 6%~ 0 .2 0 % ,钾 1 .60 %~ 0 .2 0 % ,钙 3 .2 9%~ 4.43 % ,镁 0 .40 %~ 1 .1 3 % ,氯 0 .6%~ 1 .0 % ;锌 2 3 .6~ 44.2 mg/ kg,铁 90 .1~ 2 67.9mg/ kg,锰 44.5~ 1 73 .1 mg/ kg,铜 7.0~ 2 1 .8mg/ kg,硼3 8.5~ 79.9mg/ kg。  相似文献   
120.
在西安北郊石灰性桃园土壤上施用不同剂量的Fe-EDDHA制剂中叶绿灵,结果表明,萌芽时株施30-45g叶绿灵对矫治桃叶失绿黄化有明显效果,可一直维持到当年落叶,同黄化植株相比,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391.7%-71.8%,果实品质明显提高,还改善了叶片营养元素的平衡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