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5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6篇
  11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旨为分析不同西瓜品种在发芽期的耐冷特性、苗期的生长特性、光合作用及生理生化方面的差异,筛选出西瓜耐冷性的综合鉴定指标和鉴定方法,为实际生产上选育耐冷性的西瓜种质资源提供依据。通过对12份西瓜材料进行耐冷性比较,初步筛选出3个耐冷性不同的西瓜材料,对这3个材料进行低温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时间下,各品种的冷害指数有差异。通过测定处理6d和8d时的冷害指数,得出各品种耐低温性强弱,从中选出耐低温性品种红野一号、中等耐低温性品种抗病苏蜜和冷敏感品种橙兰。15℃低温条件下,耐冷性品种红野一号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胚根长及相对胚根长最高。15℃可作为西瓜种子发芽期耐低温性鉴定的适宜温度;种子的始发芽日期、相对发芽率、相对胚根长可作为西瓜芽期耐低温鉴定指标。三叶一心的西瓜幼苗低温处理后,植株的生长量降低,光合速率下降,植株叶片的酶活性增加,MDA含量上升,各指标的变化幅度与低温处理强度及品种自身耐冷性相关。得出植株的株高、叶面积、株鲜质量、根干质量、净光合速率( Pn)、Chl a/b比值、MDA含量的变化幅度可作为西瓜耐低温品种筛选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52.
以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为试材,研究了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及退火温度、循环次数对苦瓜ISSR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Mg^2+的用量为1.2—1.6mmol/L,dNTPs浓度为0.2mmol/L,引物的浓度为0.25μmol/L,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为1u,模板DNA的用量为30~50ng,在46.4—51.7℃的退火温度下35个循环,能得到清晰、多态性高的ISSR带谱。  相似文献   
53.
为了有效利用微卫星技术分析虾夷扇贝的群体遗传结构并筛选与虾夷扇贝生长相关的标记。采用19个多态性微卫星分子标记对虾夷扇贝一个家系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9个微卫星位点共获得6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为2~4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为113~312 bp,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26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0175个,观测杂合度(Ho)平均值为0.2952,期望杂合度(He)的平均值为0.635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为0.5671。经卡方Hardy-Weinberg检验(P<0.01)显示多于半数的位点都发生了偏离。运用SPSS 16.0对微卫星标记与虾夷扇贝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Q679223与壳宽显著相关,EF056526与体重、壳长、壳高、壳宽显著相关,DQ221720与体重、壳高、壳宽显著相关,FJ262409与体重显著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虾夷扇贝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有较高的遗传改良潜力,可以利用筛选的与虾夷扇贝生长相关的标记进行辅助育种,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54.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病牛可通过其产品和代谢产物排出病原菌,感染人和其他动物,引起其他动物发病.国家对奶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近年来,不断有人感染布病的报道出现.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体会,对当前我国奶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做了现状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5.
肠道作为抵抗外部污染物的第一道屏障,其黏膜屏障功能对维持畜禽健康至关重要。霉菌毒素作为广泛存在于饲料原料中的真菌有毒次生代谢产物,可通过破坏肠上皮的形态、组织完整性和肠道菌群平衡,以及改变黏蛋白单糖组成、肠黏蛋白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来破坏肠黏膜的屏障功能,从而造成肠黏膜损伤,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本文主要对霉菌毒素对肠黏膜屏障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概述,旨在为养殖业饲料霉菌毒素的预防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霉菌毒素|肠黏膜屏障|饲料  相似文献   
56.
旨在探究酿酒酵母细胞壁对原代培养绵羊瘤胃上皮细胞β-防御素-1(Sheep beta-defensin-1,SBD-1)表达的影响。本试验首先提取酿酒酵母细胞壁,并进行鉴定;再用酿酒酵母细胞壁(0、25、50、100、200、400μg·mL~(-1))刺激健康绵羊的原代瘤胃上皮细胞(0、2、4、8、12、24h)后,进行RT-qPCR和ELISA试验,确定诱导SBD-1表达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结果表明:1)本试验提取的酿酒酵母细胞壁成分较纯,可用于后续试验;2)体外培养绵羊瘤胃上皮细胞呈鹅卵石铺路状,符合试验要求;3)使用200μg·mL~(-1)的酿酒酵母细胞壁去刺激瘤胃上皮细胞12h,SBD-1mRNA和蛋白表达量最大,与其他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01)。综上表明,酿酒酵母细胞壁能够促进绵羊瘤胃上皮细胞SBD-1的表达,且酵母细胞壁最佳浓度和刺激时间分别为200μg·mL~(-1)和12h。  相似文献   
57.
58.
59.
甲砜霉素是一种广谱抑菌性抗生素。通过综述甲砜霉素的药效学与药动学,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耐药性等特征以及甲砜霉素在动物体内的残留检测方法,为畜牧养殖以及动物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板栗是我国特产中的一种比较优良的干果树种,在其顶端的枝条生长较为茂盛,但是其余的都相对比较弱,故此,板栗的整形修剪就是在管理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对板栗的整形修剪的技术进行分析探究,希望对此领域的学术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