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93篇
林业   72篇
农学   110篇
基础科学   58篇
  95篇
综合类   542篇
农作物   86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324篇
园艺   100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的使用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我国的抗生素工业起步较晚,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也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才有目的地利用低剂量抗生素饲养食用动物。这几年,我国平均每年已有约6000t的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62.
落叶松RNA提取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为试材,采用2种RNA提取方法,同时做了初提总RNA纯化对比试验,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光检测得到RNA的完整性和提取纯度,并计算RNA收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Concert试剂法提取和DNA酶提纯法纯化能够高效地从华北落叶松组织中分离获得纯度高、完整性好的RNA样品。  相似文献   
63.
选取引江济淮工程重要的输水线之一菜子湖线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了12种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OPPs)在沿线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风险,以更好地评估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线水域农药类环境激素的污染及生态风险情况。结果表明,水体中 OPPs 的总浓度范围为112.8 ~ 1781.4 ng/L,主要以溴硫磷、三硫磷和灭线磷为主;沉积物中 OPPs 的总浓度范围为 290.33 ~ 13105.25 ng/g,主要以灭线磷、治螟磷和毒虫畏为主。相对于我国其他水域,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线水体和沉积物中 OPPs的主要污染物类别差异较大。水体中 OPPs 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溴硫磷、三硫磷和毒虫畏在菜子湖线全域均表现出较高生态风险(RQ > 1),C、D、H 和 K 这4个站点 OPPs 风险较高(RQ > 10000),敌敌畏和治螟磷在大部分水域表现出中等(0.1 < RQ < 1)或低生态风险(RQ < 1)。本研究结果不仅为今后长期追踪评估引江济淮工程沿岸水环境生态质量提供必不可少的本底数据,也为评估菜子湖线水生态环境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通过测定CO2浓度倍增条件下肋果沙棘幼苗气体交换特征、水分利用效率、叶片性状和生长特性,研究青藏高原特有种肋果沙棘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生理生态响应.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可显著提高肋果沙棘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促进幼苗营养器官(根、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积累,且肋果沙棘趋于向地上部分(尤其是茎)分配更多的干物质.CO2浓度倍增使肋果沙棘幼苗比叶面积、平均单叶面积、叶片氮含量分别降低27%,33%和41%,碳氮比增加73%,而叶片碳含量无显著影响.CO2浓度升高条件下肋果沙棘幼苗不仅通过增加光合能力、水分利用效率和生物量累积产生明显的“施肥效应”,而且通过降低比叶面积、平均单叶面积和叶片氮含量表现出较强的下调适应能力,进而有利于其应对更为复杂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65.
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刺糖多孢菌C4-10-8B为试验菌株,对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不同碳源、氮源、前体、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对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综合考察发酵培养基中各组分对多杀菌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葡萄糖是较优碳源,最佳质量浓度为40.0 g/L,当葡萄糖与糊精(质量比5∶2)复配时,多杀菌素产量较对照培养基提高18.35%;棉籽蛋白为最优氮源,25.0 g/L棉籽蛋白与15.0 g/L玉米蛋白胨或0.6 g/L硫酸铵复配时,多杀菌素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40.0%和45.3%;乙酸钠和谷氨酰胺质量浓度为1.0 g/L时,均能使多杀菌素产量较对照提高21.5%;K2HPO4对多杀菌素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其质量浓度为2.5 g/L时,多杀菌素产量较对照提高24.5%;ZnCl2对多杀菌素合成也有促进作用,而MgSO4和CoCl2则显著抑制多杀菌素合成;通过2次正交试验获得最优发酵培养基,利用该培养基时多杀菌素产量可达395.54μg/mL,比对照提高了62.5%。【结论】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最优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50.0 g/L,棉籽蛋白25.0 g/L,玉米蛋白胨20.0 g/L,(NH4)2SO40.8 g/L,谷氨酰胺1.25 g/L,乙酸钠0.8 g/L,NaCl 3.0 g/L,K2HPO42.5 g/L,FeSO450.0 mg/L,ZnCl225.0 mg/L,CaCO31.0 g/L。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利用EMS诱变进行茄子种质资源创新,为茄子新品种选育及其相关基因功能研究提供良好材料.[方法]在25℃下利用不同浓度(0、0.5%、1.0%、1.5%和2.0%)的EMS溶液诱变处理茄子种子,筛选出适宜的EMS诱变浓度;然后以适宜浓度的EMS诱变液处理茄子种子,经过催芽后播种、定植,在植株的整个生育期进行相关性状调查.[结果]以1.0% EMS诱变处理18h后,茄子种子的发芽率可达80%,适宜构建茄子突变体库.209茄子种子经1.0% EMS诱变处理18h后催芽播种,最终获得984份M1代突变材料,且这些突变材料在长势、叶片形状、叶片颜色、分枝数、果实长度、果实颜色及雄性不育等方面表现出丰富的变异.[结论]经EMS诱变处理获得的M1代茄子表现出丰富的变异,可为其新品种选育及基因功能研究提供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67.
在水温为(16.0±0.5)℃、pH为8.0~8.3、盐度为30.2的条件下,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单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发育的过程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倍体胚胎脊柱弯曲,器官分化不全,受精率低,畸形率高,出膜率低;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时序基本相同,受精卵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卵黄栓胚、克氏囊胚、尾芽胚、心跳胚、出膜期等阶段孵化出膜,各阶段除发育时间不同外,发育特征与发育分期没有明显差别;普通二倍体胚胎约61 h孵化出膜,而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分别经66 h 30 min和67 h 50 min孵化出膜,孵化时间比普通二倍体牙鲆长约10%.其中,卵裂期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在细胞分裂阶段发育特别缓慢,发育时间比普通二倍体长约25%.单倍体出膜率为(16.5±2.2)%,畸形率为(97.2±1.6)%;雌核发育二倍体出膜率为(85.6±3.0)%,畸形率为(13.2±2.3)%;三倍体出膜率为(82.3±3.1)%,畸形率为(16.3±2.5)%.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相比,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出膜率低,仔鱼畸形率高.  相似文献   
68.
基于ArcGIS平台,应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基础数据,通过不规则三角网(TIN)对研究区建立了数字高程模型(DEM),探讨了ArcGIS在土方量计算中的应用,并对研究区的土方填挖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应用ArcGIS计算土方量原理简单,速度快,能够实现三维可视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9.
小麦黄花叶病是由黄花叶病病毒引起的土传病害,现已成为危害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病毒病之一。为确保小麦生产,介绍了抗黄花叶病小麦新品种"华麦6号"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为进行我国北方优质起泡酒葡萄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促进我国起泡酒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收集整理了中国北方376个气象台站连续30年(1981—2010年)气象资料,采用逐级分区与集优法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中国北方霞多丽、贵人香、白诗南、雷司令、白品乐、黑品乐等不同品种起泡酒葡萄的生长习性与气候适应性进行分析,提出中国北方起泡酒葡萄优质生态区区划方法及指标,再应用 GIS 技术,按可种植区划分制作起泡酒优质生态区区划图,通过气候适应性分析进行研究,对我国北方起泡酒葡萄种植和生态分布进行精细化区划。结果表明,起泡酒葡萄在我国北方适宜生长的区域较小,主要分布在华北的内蒙古中部及西北地区,这些地区热量条件充足、成熟期降水量小、土壤多为钙质土,气候和地理条件非常适宜不同品种和熟性酿酒葡萄的成熟和品质形成,是发展优质起泡酒葡萄产业基地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