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试验旨在研究麻叶荨麻和羊草组合对乌珠穆沁羔羊表观消化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32只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乌珠穆沁羔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日粮1(天然牧草)、日粮2(羊草∶荨麻=1∶0)、日粮3(羊草∶荨麻=0∶1)、日粮4(羊草∶荨麻=1∶1)等进行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2周、正试期2个月。结果表明,日粮3组30d的干物质消化率、有机物消化率、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低于日粮2组(P0.05),但在60d时的差异皆不显著(P0.05);日粮4组在30d和60d的NDF消化率显著高于日粮2组(P0.05);日粮3组在30d和60d的瘤胃液氨氮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日粮组(P0.05),总VFA浓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乙丙比显著高于日粮2组(P0.05);日粮3组的瘤胃液细菌蛋白在30d低于日粮2组,但瘤胃液总微生物蛋白含量及pH在各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荨麻与羊草比例为1∶1时不影响乌珠穆沁羔羊的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纤维类物质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62.
木质纤维素结构复杂,且不同植物间差异较大,预处理技术不尽相同。为分析稀碱预处理对草类植物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情况,以杂交狼尾草为原料,利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预处理,分析碱液浓度、固液比、处理时间和温度4个单因素对杂交狼尾草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L8(2^4)正交试验,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并筛选最佳条件组合。结果表明,影响稀碱预处理杂交狼尾草降解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浓度>固液比>温度>时间,其中碱液浓度的增加促进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产生更多的水解糖;固液比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1:8~1:10)可显著影响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P<0.05);预处理时间的延长并不能显著改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100℃是影响木质素脱除的重要临界点,继续增加温度无显著性影响。杂交狼尾草稀碱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氢氧化钠浓度3.0%、固液比1:8、时间15min及温度120℃。最佳条件预处理后杂交狼尾草木质纤维素结构发生塌陷,非纤维物质被显著脱除,纤维束清晰可见,纤维素可保留74.48%,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脱除率达77.17%和90.62%。  相似文献   
63.
我国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后,种子市场的全面开放必然导致更加激烈的竞争。本文通过对我国种子市场存在问题、面临形势的分析,提出了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使我国种业良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4.
武警内蒙古森林总队担负着内蒙古自治区5500万公顷森林草原的防火灭火任务,是国家森林草原防火重点地区,防火灭火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林业重点工程的全面启动。国家生态建设正处于“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为森林部队履行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近年来,总队坚持以推进军事变革为牵引,党委坚持议中心、抓中心、保中心,在全面提高部队防火灭火能力上狠下功夫。1999年以来,部队先后出色地完成了2002年“7.28”大兴安岭原始林区夏季雷击火灾、2003年“5.21”蒙古国入境火灾等重特大灭火作战任务,实现了零伤亡,受到了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高度赞誉和各级的通报表彰。  相似文献   
65.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举措,关系着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本文通过研究陇南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条件和实现方法,在陇南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而且对加快区域扶贫,改善民生,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研究结论对西部贫困山区、长江上游及青藏高原东部重要生态区域和国内重要生态旅游目的地、长江上游地质灾害重点治理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6.
67.
扎龙湿地叶绿素 a浓度的协同克里格插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扎龙湿地叶绿素a含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可以为水环境质量监测提供依据.选取分布在扎龙湿地西北部的克钦湖,中部的仙鹤湖,西南部的南山湖等3个较大的湖为研究区,采用协同克里格方法,以随机抽取的48个采样点的叶绿素a含量数据为目标变量,并以这48个采样点的反射率数据为辅助变量,对3个湖水中叶绿素a含量进行插值分析.结果表明:克钦湖的水体叶绿素a浓度分布总体上是南湖比较低,北湖较高,总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增.仙鹤湖的叶绿素a浓度大致趋势是东部偏中心的位置浓度较高.南山湖的水体叶绿素a浓度总体比较高,西北-西南区域比东北-东南区域高.这与同步的水质采样数据基本一致,反映了3个湖富营养化状态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8.
饲粮结构与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比例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旨在探讨绵羊饲粮的结构碳水化合物(Structural carbohydrate,SC)与非结构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的适宜比例。选用6只1.5岁左右,装有十二指肠近端套管和瘤胃瘘管的甘肃高山细毛羊羯羊,按3&#215;3有重复拉丁方设计(3个饲养循环,每个循环为预试期10d,收集期9d),研究3种饲粮(Ⅰ、Ⅱ、Ⅲ)的SC/NSC比(1.57、1.95、2.29)对绵羊胃内、肠内、全消化道内养分表观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Ⅰ的DM和OM全消化道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Ⅲ(P〈0.01);饲粮间NDF和ADF的全消化道消化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3种饲粮的DM、NDF胃内、肠内消化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Ⅰ全消化道氮消化量极显著高于Ⅱ、Ⅲ(P〈0.01),Ⅱ也极显著高于Ⅲ(P〈0.01);呈现出饲粮Ⅱ胃内氮消化率高于Ⅰ、Ⅲ(P=0.278)和饲粮Ⅰ、Ⅱ全消化道氮消化率(P=0.244)及氮存留量(P=0.091)较高的趋势。结果提示,SC/NSC为1.57时,绵羊消化代谢的各项指标最优。  相似文献   
69.
甘肃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白龙江流域基本情况的调查,综合分析了流域内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措施和对策,为该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0.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畜禽免疫接种工作,根据饲养情况,传染病流行的季节特点,周边疫病发生情况,合理安排免疫时间,根据重大动物疫病的应急措施采用相应预防方法。适时预防,紧急接种,使畜禽能够获得有效的免疫力,以应对疫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