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6篇
  2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拖拉机的驾驶操作正确与否,关系到机车使用寿命的长短,以及人身、机具的安全。目前,在拖拉机驾驶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良的操作习惯和不正确的操纵方法,造成了不少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损失和故障,所以每个驾驶员熟知正确的操作方法,并在实际中灵活地运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2.
本文根据对农民的实践调查,探究了他们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的看法和意见,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应提出了未来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科学措施。  相似文献   
53.
山东省平阴县是我国著名的玫瑰之乡,据有关史料推断,平阴玫瑰始植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平阴玫瑰花大瓣厚,色艳味浓,品质优异,闻名中外。玫瑰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玫瑰花的药用在我国已有2000年的历史,正如张天雷在其名著《本草正义》中所述:“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行气和血,芳香诸品,殆无其匹”。  相似文献   
54.
杜鹃花类菌根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鹃花类菌根是指杜鹃花科几个属植物上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菌根共生体,它可以帮助植物缓解环境的胁迫,使其在逆境下生存。为了发掘和利用菌根的潜能,满足生态建设和园艺生产的需要,杜鹃花类菌根的研究在国外受到广泛关注。该文从菌根的解剖结构、菌根真菌的物种多样性、菌根效应等方面对杜鹃花类菌根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该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5.
采用形态性状离散特征描述、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杜鹃花(Rhododendron spp.)品种'紫鹤'与'红苹果'、'白鹤'与'粉红泡泡'、'紫波'与'麒麟'3组杂交组合的亲本及杂交F1子代的9个形态性状变异趋势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 表明:9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0.48%~ 38.65%.花色、花冠类型、花瓣形状、花梗长度的平均变异系数均在15%以上,显示这些性状在F1群体中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数量性状的平均杂种优势指数为89.29%~136.68%,花梗长度具有明显杂种优势,叶长和叶宽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但不同组合杂种优势指数略有不同;通过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有多对性状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和显著水平(P<0.05).综上表明,杜鹃花杂交F1代各形态性状分离广泛,具有丰富的变异性,不同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略有不同,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具有一定相关性,可利用这种相关性根据育种目标对所需性状进行早期定向选择,缩短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56.
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对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植被景观斑块周长与面积比值分布拟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是模拟植被斑块周长与面积比值分布一种有效的方法;马尾松林景观、杉木林景观、硬阔叶林景观、软阔叶林景观和灌木景观的斑块周长与面积比值分布拟合效果均在组间距为0.005时最佳;毛竹林景观和茶园景观斑块周长与面积比值分布拟合效果在组间距为0.03时最佳;黄山松景观和草地景观斑块周长与面积比值分布在组间距为0.01时达到最好的拟合效果;经济林景观的斑块周长与面积比值分布在0.002 5时达到最优拟合效果;斑块周长与面积比值分布通过影响景观结构,对景观系统内的生态过程、生物系统、生境性质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7.
取苏玛栎成熟大树基部萌条进行离体培养,利用无菌苗茎段成功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并进一步诱导出子叶期的体细胞胚胎。试验结果表明:苏玛栎茎段置于添加2 mg/L 2,4-D和0.2 mg/L KT的MS培养基上,黑暗培养30 d后,诱导出愈伤组织;将胚性愈伤组织置于添加3 mg/L BA和0.5 mg/L NAA的MS培养基上,黑暗培养40 d,有利于胚性愈伤的增殖;转入添加0.5 mg/L ZT和0.1 mg/L NAA的MS培养基中,黑暗培养60 d后,原胚团经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发育至子叶胚阶段,但诱导率最高仅为10%。本研究为苏玛栎种质资源保存、无性繁殖和遗传改良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8.
比较了4种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和解析能力,确定生产最适合的树脂;分析了温度、pH值、洗脱剂浓度对树脂吸附的影响,确定最有利于产业化的工艺参数;通过不同压力、截留分子量比较超滤结果,选择最优化的超滤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4种树脂中,D101树脂具有最佳的吸附性能;采用D101大孔树脂和6000道尔顿分子量的超滤膜纯化技术对野生蓝莓花青素纯化效果最佳,花青素纯度可达35%以上。  相似文献   
59.
本文对大兴安岭地区野生红豆越橘中的主要品质特性包括营养物质和活性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果实糖酸比为14.53,全氮含量为6.70mg/g,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4.03mg/g,苯甲酸含量为0.196mg/g,矢车菊-3-葡萄糖苷含量占总花色苷的90.99%;总黄酮含量为247.02mg/100g,活性多糖含量为110.52mg/g。红豆越橘因较低的糖酸比而不适宜鲜食,果实中的主要花色苷为矢车菊-3-葡萄糖苷,果实和果汁中有较高的苯甲酸含量和较低的全氮含量。  相似文献   
60.
通过梳理、归纳和总结政策因素对农业土地变化影响的重要作用、交互机制以及评估方法,从理论框架、参数计算和机理认知3个层面探讨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为农业用地变化与政策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