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9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发根农杆菌A4菌株侵染三分三组培苗叶片诱导毛状根,并对其毛状根进行继代增殖培养;采用PCR技术检测毛状根。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A4菌株Ri质粒的rolB基因已整合到三分三叶肉细胞的基因组中,进而成功地从叶片诱导出毛状根,诱导率可达77%以上;毛状根除菌后,能在无激素的MS固体培养基上快速生长。三分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为实现基于毛状根的三分三产托品烷类生物碱的代谢工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2.
狐臭柴扦插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二年生狐臭柴插条作试验材料,设置扦插基质、光照强度及生根粉浓度3个因素各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以筛选狐臭柴扦插繁殖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光照水平和生根粉浓度是影响狐臭柴扦插成活的关键因子。6 mg/L生根粉处理后的二年生插条扦插于壤土中,在透光率为20%~25%遮光条件下成活率最高,可达78.33%,且二年生插条较一年生的平均成活率高16.66%。  相似文献   
33.
<正>库尔勒于1979年撤县建市,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不断的进步和完善。在城市不断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园林也随城市的发展而快速的发展。通过多年的城市园林建设,库尔勒市于2002年被授予自治区级园林城市称号。2007年获得了国家级园林城市的称号。在取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之后,又提出了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城市园林建设步伐进一  相似文献   
34.
黑龙江省红光糖厂在原料产区批量试种了丹麦产甜菜单胶种(外有包衣)。1986年在克山农场22连试种了210亩。该单胚种外观种皮为红褐色、千粒重20.4克(去包衣千粒重为12.8克)。商品标注发芽率为94%,单胚性为98%,纯度为100%。试种结果看,  相似文献   
35.
大麦的后熟作用斯克拉达尔曾证实通过籽粒完成的。近年来日本进一步阐明了大麦在生育后期后期茎秆养份对籽粒分配的比例。由于大麦生育期短,成熟早,在正常施肥条件下,大麦自灌浆至蜡熟期,上部茎秆及倒1—4叶枯黄较快,致使人们容易忽视这一现象。为探索大麦的后熟作用,我们作了如下的观察和测试。试验是在大麦进入蜡熟后期即麦粒已经成熟但未完全脱水时进行的。先后选择早、中、晚熟三种类型计11个品种,每品种分为两组,第一组未经后熟作用,将收获的麦穗  相似文献   
36.
大麦新品种盐麦2号(原名盐83055)是我所1983年用81—0317/3/76M 选162/74-7209//盐辐矮早三的中间材料作母本,如东8072作父本,人工杂交,经系谱法选育和夏繁加代,至 F8代时性状完全稳定,进入产量试验和适应性试验。自1988年参试以来,  相似文献   
37.
对快速选育玉米自交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在本地种一个世代,冬季在海南连续加两个世代是玉米自交系的一种快速稳定有效的选育方法。这种方法缩短了选系年限,加速了对新优种质的改良利用,目前被很多玉米育种者采用。  相似文献   
38.
分析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特性,为麦穗鱼养殖提供参考依据。2016年3—11月,于室外水泥池中开展了麦穗鱼养殖试验,分别测量其体重、体长及全长指标,进行生长特性分析。经180天的养殖,麦穗鱼平均全长达到3.96cm,平均体长达到3.23 cm,平均体重达到0.49g。特定生长率、日均增量和肥满度均受水温影响变化明显。体长(LB)与全长(LT)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LT=1.0589LB 0.767 (R2=0.8628),体长与体重(W)的回归方程为:W=0.0466LB2.1623 (R2=0.8306)。麦穗鱼体长的变异系数范围为6%~14%,体重的变异系数范围为20%~41%,肥满度在1.45~5.31之间变动。麦穗鱼在室外水泥池中生长效果良好,适宜进行规模化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39.
以乌苏里拟鲿、瓦氏黄颡鱼为亲本,建立了杂交(正交)乌♀×瓦♂、(反交)乌♂×瓦♀及乌苏里拟鲿和瓦氏黄颡鱼自交4个试验组合,鱼苗在水泥池培育51d,放入土池网箱养殖,在412、710d分别测定了相应的生长参数。试验结果表明,(1)51、412、710d3个生长阶段比较,正交组合(乌♀×瓦♂)全长、体质量均大于反交(乌♂×瓦♀)和自交组合。整个试验期间4个群体质量绝对增加率随养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特定生长率则下降。质量增加率以正交组最高,412、710d时,杂交组高于自交组,正交组与自交组差异显著(P<0.05),反交组与瓦氏黄颡鱼自交组差异不显著(P>0.05)。(2)3个生长阶段子代群体肥满度,以瓦氏黄颡鱼自交组最大。(3)杂交组在3个生长阶段均有超亲优势,分别相差1.005倍、1.472倍、1.818倍。(4)证明乌苏里拟鲿与瓦氏黄颡鱼属间杂交及育苗生产可行。  相似文献   
40.
利用石蜡切片、组织化学定位及生物碱含量测定技术,研究了钩藤营养器官的组织结构、总生物碱分布及含量。结果表明,钩藤根的次生结构发达,韧皮射线呈明显的喇叭口状;茎中维管射线排列整齐;叶片叶肉细胞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次生结构不发达;钩是由枝变态发育而来,解剖结构与茎相同。钩藤生物碱的组织化学定位显示,钩藤全株均有生物碱分布,根中主要分布在次生韧皮部及次生木质部,茎和钩中主要分布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及皮层薄壁细胞,叶中主要分布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及叶肉细胞。钩藤生物碱含量以茎最高,根、叶片及钩次之。钩藤营养器官总生物碱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可为该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总生物碱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