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9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以狐臭柴叶为原料、柠檬酸为酸解液提取果胶,采用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对酸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等条件进行探索,并以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酸浓度和料液比是影响果胶酸解的主要因子;一定范围内,酸浓度与果胶粗产率(Y1)呈线性正相关,料液比与果胶粗产率(Y1)呈线性负相关,二者与粗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Y2)的关系符合二元二次多项式方程模型,但随着酸浓度的增加和料液比的降低,半乳糖醛酸含量有下降趋势;半乳糖醛酸提取率(果胶有效提取率Y3)的拟合效果是一个平均值模型,即Y3=8.86%。在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分别为90℃和120 min,响应面的优化条件为酸浓度3.91%、料液比1∶44.09时,果胶粗产率、半乳糖醛酸含量和果胶有效提取率分别为36.72%、32.09%和11.78%。  相似文献   
112.
作物的抗倒性是一个高产稳产品种的主要性状。一般而言,高杆品种植株抗例性不如矮杆品种强,但也有例外。盐麦2号是一个植株较高的大穗大粒型品种,具有“三抗”特点,本文就其“三抗”之一的抗倒性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3.
大麦新品种盐麦2号(即盐83055)是我所最近育成的二棱皮大麦优良品种,该品种主要特点为抗大麦黄花叶病,抗白粉病,茎杆粗壮,耐肥抗倒,熟相好,千粒重高而稳,丰产性好,属大穗大粒型品种。目前已  相似文献   
114.
本文对夹膜塑料编织苫布与塑料薄膜用于冻固甜菜保藏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肯定了夹膜塑料编织苫布保藏冻固甜菜优于塑料薄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5.
应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药用甘薯"西蒙1号"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明生  谢波  杨骏华  程艳  王军  余小定  杨永华 《种子》2004,23(11):51-53
应用正交试验法对药用甘薯西蒙1号(Simon No.1)高产栽培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针对栽插时期、肥料类型、薯蔓处理方式、种植密度等因素,用L9(34)表安排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四因素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尤以薯蔓处理方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在贵阳地区西蒙1号高产栽培的理想措施组合为五月下旬栽插、施用农家肥、对薯蔓进行摘心处理、密度约5 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116.
张明生  谢波 《种子》2002,(2):86-87
以卷丹珠芽为外植体进行试管培养,可在很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优质幼苗.经试验筛选出各培养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为(1)愈伤组织及芽诱导,MS+6-BA1.2mg·L-1+NAA0.4mg·L-1;(2)继代培养及丛生芽分化,MS+6-BA1.0mg·L+NAA0.2mg·L-1;(3)诱导生根,MS+IBA0.5mg·L.  相似文献   
117.
1998年4月19日,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邀请南京农业大学陆作相、江苏省农科院赵黄槐、扬州大学黄志仁等3位长期研究稻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专家,对该所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工作进行现场考察指导,并组织本所部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一同参加考察,考察人员审阅了有关技术资料,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并查看了不育系繁殖田、杂交大麦制种田和杂种一代示范田。专家们一致认为:该课题组经过10几年的研究,已经实现“三系’酒z套,大麦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性状受隐性单基因控制,可以转有;恢复系的恢复基因也可以转育;不育系亲270A与恢复系配制的杂交大…  相似文献   
118.
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通过对大麦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大麦杂种优势及杂种大麦制种技术3个问题的讨论,阐述了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国内外进展情况;分析了长期以来国内许多单位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结合作者的研究结果,重点对新培育的大麦雄性不育系“亲270A”及其高产组合“盐258”的应用进行介绍。“盐258”是国内第1个参加江苏省区试的杂交大麦高产组合,第1年参试产量比对照种增产11.10%,加强对该组合制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必将对大麦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起着积极推动作用,通过对“盐258”及其亲本的研究和利用,提出了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9.
根据吉林省气候土壤特点,介绍板蓝根垄作栽培新技术,包括选地施肥、种子处理及播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晾晒,为本地区板蓝根的大面积种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茄子黄萎病是茄子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易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菜农通常采用药物防治,但收效甚微。在生产中采取嫁接的方式,对防治黄萎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并在一些地区得到了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