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我国东北部五省市SMV对大豆主栽品种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自东北三省、山东及北京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农场(培育黄淮海豆区大豆品种)采集SMV毒株231个,用各地当前大豆主栽品种56个测定毒株的毒力。结果将SMV分为3个株系群,7个亚群,13个株系,即S1,S2-1M,S2-1N,S2-2M,S2-2N,S2-3M,S2-3N,S3-1M,S3-1N,S3-2M,S3-2N,S3-3M,S3-3N。除S1外,各亚群包括引起系统花叶(M)及系统坏死(N)2类株系。大豆品种按抗性归成8类。病毒群体毒力自北向南逐渐增强,黑龙江省的毒株群体毒力最弱,北京的最强,品种抗性也自北向南逐渐增高,黑龙江省大多数为高感品种,吉林多为中感品种,辽宁为中抗品种,北京全属高抗品种,品种抗性水平与病毒群体毒力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52.
设计与大豆叶片反射光谱相似的绿色诱盘,诱集大豆田迁飞降落的有翅蚜,结果所获蚜虫种类和数量与田间有翅蚜的动态变化相吻合。绿色诱盘诱集蚜量与田间百株有翅蚜量和大豆花叶病(SMV)侵染速率相关显著。黄皿诱蚜量接近绿色诱盘所获蚜量的2倍,但黄皿诱蚜与田间百株有翅蚜量和SMV侵染速率均无显著相关。SMV流行程度与田间百株有翅蚜量无显著相关,而决定于田间种传病株率的高低和病害盛发期田间着落蚜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53.
54.
55.
大豆细菌性疫病菌生理小种及其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李永镐  张明厚 《大豆科学》1996,15(2):136-140
根据在国际通用鉴别品种上的反应,将黑龙江省15个供试的大豆细菌性疫病菌菌株划分为小种1和小种4,其中小种4为优势小种,占供试菌株的86.67%。复叶喷雾接种和单叶压力接种法的鉴定结果一致。讨论了复叶喷雾接种鉴定大豆细菌凤病菌生理小种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6.
东北三省大豆花叶病毒(SMV)株系的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本文报道了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鉴定和划分的方法以及东北3省各株系的分布比例,为大豆抗花叶病毒育种工作提供了基础。采用当前生产上有相当面积的栽培品种作为株系鉴别品种,将毒株分为3个株系群。1号株系群能使感病品种合丰23、九农9和吉林18发病产生系统症状;2号株系群除对上述品种外,还能使中抗品种齐黄1号和铁丰18也发病;3号株系群则对7个鉴别品种包括高抗品种诱变30及科系8号均能发病。  相似文献   
57.
一些报道表明,大豆花叶病毒(SMV)侵染大豆后,可造成种子重量减轻,但尚无证据表明种子传毒与种子重量之间有何关系。Stevenson等(1970)报道豌豆种子大小与豌豆种传花叶病毒的种子传毒率之间无任何关系。Powell等(1970)发现南瓜花叶病毒的种子传毒率在重量不同的种子中基本一致。本文报道大豆花叶病毒的种子传毒率与种子重量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58.
用差速离心法提纯6个大豆花叶病毒株,提纯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以260mm的OD值计算病毒汁液浓度.影响提纯病毒浓度的因素有:(1)不同毒株同一提纯方法得率差异很大;(2)采病叶的时间:症状最明显时采叶提纯得率最高;(3)PEG处理时间以3.5小时较好. 将提纯病毒免疫兔子(以6号兔为例),共注射8.34mg,心脏采血,取得抗血清,通过微量凝聚、微量沉淀反应及琼脂扩散试验,在方法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9.
大豆花叶病毒(SMV)主要介体及其传毒效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豆田大豆植株上繁殖危害的蚜虫,除大豆蚜、茄无网蚜外,豆蚜亦能暂居并少量繁殖危害。大豆田迁飞蚜虫种的数量,年度间和不同生境有所差异,但主要种基本一致。绿色诱盘捕获的迁飞蚜虫鉴定表明,主要迁飞蚜虫种,除以上三种,还有棉蚜、玉米蚜、禾缢蚜、桃蚜等,但大豆蚜占绝对优势。大豆植株上的翅蚜量,与绿色诱盘捕获的株冠面积着落翅蚜量,充分吻合。翅蚜迁飞频率与SMV流行速率相关密切。介体蚜虫传染SMV 83—02,得毒30—60秒的传毒效率高,以40—50秒的传毒率最高。供试得毒蚜虫,只桃蚜以2.94%的概率传毒至第二株其余均一株。最适得毒时间的传毒效率豆蚜最高58.33%、桃蚜47.66%,大豆蚜33.33%、茄无网蚜23.73%、玉米蚜12.90%、棉蚜最低4.29%。SMV主要介体为大豆蚜、豆蚜、桃蚜和茄无网蚜传染SMV亦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0.
黑龙江省大豆疫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土壤含水量较大情况下,对导致大豆苗期死亡和成株期茎部褐色腐烂的病原菌的形态、生理及致病性进行了研究。该菌为疫霉属真菌,在胡萝卜琼脂(CA)上生长缓慢。菌丝柔韧、无隔,直角分支,分支处稍缢缩。CA上和水中产生大量圆形间生厚壁孢子,只在水中产生大量卵圆形孢子囊,孢子囊长宽比为1.3,不形成乳突。孢子囊脱落后具短柄。孢囊梗不分支,通过内层出方式产生新孢子囊。同宗配合,藏卵器球形,直径35~42μm,雄器下位。最适生长温度22℃~35℃,最高生长温度37℃。能利用淀粉作为唯一碳源,淀粉水解指数89%。在含有0.125mg/ml孔雀石绿的CA上能正常生长。寄主范围窄,只侵染大豆、豇豆等少数豆科植物。该病原菌鉴定为Phytophthoramegaspermavar.soja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