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43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花生量最多的国家,也是主要的花生出口国。花生兼具油用、食品加工、外贸出口等多种用途,花生生产不仅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而且要适应工业、外贸、加工转化等部门的发展需要。我国花生育种目标的重点长期放在产量、熟性、地域适应性和年度间的稳定性等上面,并培育出了一批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花生新品种,对我国花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种子产业在我国方兴未艾,玉米、油菜、大豆、小麦等作物种子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品种的更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粮油增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以上作物不同,花生种子产业的发展却比较缓慢。而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目前年种植面积已达7500万亩,总产1450万吨,居世界首位,也居我国油料  相似文献   
43.
研究分析了花生栽培种Robut33一1、花生组二倍体野生种A.duranensis、A.batizocoi三者之间的杂交亲和性、F_1的形态特征、染色体联会形式及花粉育性。结果表明,花生组中A、B两染色体组之间具有一定同源性;栽培种是由这两个染色体组构成的部分异源四倍体;在栽培种长期的演化过程中,A、B染色体组也在发生着变异,尤其是B染色体组,可能更能活跃易变。  相似文献   
44.
45.
花生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更加严峻,干旱已成为影响花生生产的主要环境因子。解析花生抗旱分子调控机制,培育抗旱花生品种对减轻干旱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在花生抗旱性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表明花生的抗旱性鉴定方法主要有聚乙二醇模拟干旱、盆栽试验和旱棚鉴定池;发芽指数、幼苗鲜/干质量、相对植株鲜质量/干质量、饱果率、百仁重、出仁率等可以作为花生抗旱性的评价指标;编码转录因子、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热激蛋白、脂肪酸延长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等的基因参与调控了花生抗旱及防御反应。今后要继续加强抗旱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创制、抗旱花生品种的筛选与培育及配套农艺措施的研发,同时着重围绕花生抗旱基因克隆及调控网络解析开展工作,结合常规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改良花生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46.
<正> 目前全省夏播花生已占花生种植面积的90%以上(包括油菜茬、大麦茬、麦垄套种和麦后直播等),生产上迫切需要早熟高产适于夏播的优良品种。豫花四号的育成,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我省缺乏理想花生夏播品种的被动局面。为使该品种迅速在生产上发挥作用,我们与基层单位合作,对其高产潜力及产量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一、豫花四号的高产潜力 1992年,我们在新郑县新村乡吴庄村进行了豫花四号高产潜力研究,试验地面积1.4亩,沙壤土质,中上等肥力,前茬为小麦,麦播前亩施农家肥5000kg,尿素50kg作底肥。花生于5月12日播种,采用地膜覆盖,起垄穴播,平均行距33cm,穴距16cm,每穴2粒,每亩种植24000株;实收株数为  相似文献   
47.
豫花14号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所选育,199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早熟、优质白沙型抗病花生新品种。在河南省区试及生产试验中,荚果和籽仁产量分别达到2960.6-3322.5kg/hm^2和2241.8-2423.9kg/hm^2,籽仁比对照增产10%以上,高产示范中荚果产量达到6750kg/hm^2。其生育期110d左右,适合于夏直播。高抗青枯病,且品质优异,蛋白质含量28.94%,亚油酸含量高达42.58%,荚果美观,籽仁色泽鲜艳、光亮。  相似文献   
48.
花生抗倒伏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品种远杂9102在多年的大田种植环境下,与其他花生品种相比,表现出优良的抗倒特性.从主茎高、茎秆抗倒伏指数、茎秆纤维素含量等3个指标入手,以期初步阐明与花生抗倒伏性状密切相关的指标.结果显示,主茎高、茎秆抗倒伏指数与花生抗倒伏性状密切相关.结果表明,远杂9102在参试品种中主茎最矮,茎秆抗倒伏指数最高.茎秆纤维素含量与花生的抗倒性没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9.
花生叶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花生叶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其流行可以导致花生产量减少和品质降低。本文对花生叶斑病的发生与危害、病原菌、防治措施、遗传研究、分子标记、转基因及花生抗叶斑病种质创制等多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花生抗叶斑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河南省审定花生品种的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4个SSR标记构建了河南省2015年之前选育并审定的90个花生品种的DNA指纹图谱,用14个SSR标记产生的95个多态性位点可将90个花生品种完全区分开,其中84个品种间有≥2个位点的差异,在剩余的3对品种中,每对仅有1个差异位点。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98处,90个花生品种被聚集成88类,有2对品种分别聚集在一起,是由于它们每一个品种分别以另一个品种作亲本选育而成,仅有1个差异SSR位点,表明所构建的指纹图谱是有效的。以遗传相似系数0.95为划分标准,有74.4%的品种具有特异性,与其他作物相比,河南省育成花生品种总体上亲缘关系相对较近。根据60个SSR标记的群体结构分析,90个花生品种可以分为3个亚群,与根据分枝开花习性和荚果类型的分类相吻合,亚群划分情况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