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43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挖掘利用近缘野生种质 加强花生种质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花生近缘野生种研究的现状及在花生种质创新中的应用,论述了未来花生野生种质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2.
兰州市红古区地形狭长,沿湟水河自西南向东北自然形成三级阶地,依次为川水区、坪台区、山区,其中坪台区分布有大小47个坪台,总面积7万亩,光照资源充足,日温差较大,适宜于果树栽培。自2003年以来,本区开始大力发展坪台地区核桃产业,建园面积近2万亩。其中以红古乡马家台旱砂地核桃早果丰产栽培模式最为典型,5年生果园,平均亩产量69公斤,且病虫害少、成活率高,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3.
河南花生常见根茎部病害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河南花生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白绢病等根茎部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表现、侵染途径和发病条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以为花生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文章结合当前我国种业发展的新形势,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详细阐述了其种业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创新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种子企业兼并重组、成立种业研究院、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强科企合作、组建高新技术集团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农业科研单位种业发展的思路,以期为促进全国农业科研单位种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巢式群体可以利用多个亲本解析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本研究利用1个共同亲本与6个基础亲本所配置巢式组合F2:3家系的种子脂肪含量数据,分析了花生脂肪含量的遗传模型,旨在探明不同的基础亲本组合中脂肪含量性状的遗传差异,为制定脂肪含量遗传改良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策略提供依据。6个组合的共同亲本为高脂肪含量的普通型大果品种豫花15号,其他6个基础亲本为不同脂肪含量和不同植物学类型的品种。结果表明,在不同杂交组合中脂肪含量的遗传模式有所不同,6个组合分别符合无主基因模型、1对主基因加性显性模型和2对主基因等显性模型3种遗传模式。各种遗传效应的估计值也各不相同,主基因遗传力从32%到80%,说明不同杂交组合中,控制脂肪含量的基因位点差异及其重组和分离方式不同。高脂肪含量双亲杂交后代的高脂肪含量个体较多,但主基因遗传力较低,不宜在早代实施表型选择;双亲脂肪含量差异较大的后代脂肪含量变异幅度更大,能够选择到不同脂肪含量的类型。本研究也表明,巢式组合具有较丰富的脂肪含量变异类型,揭示出脂肪含量性状遗传的复杂性和多基因调控的特点,为较全面地了解脂肪含量的遗传提供了基础。该巢式群体也将有助于进一步开展脂肪含量的QTL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26.
花生是最易受黄曲霉菌侵染的作物之一。为进一步阐述花生籽仁抗黄曲霉侵染的生理生化机制,前人已从受黄曲霉侵染的花生籽仁中分离提取出多种能直接抑制黄曲霉生长或分生孢子形成的物质。本文综述了花生籽仁中发现的抗黄曲霉物质及花生籽仁受黄曲霉侵染后酶活性的变化。目前花生籽仁中发现的抗黄曲霉物质从成分上可以分为多酚类物质和抗菌蛋白。同时,研究指出苯丙烷类代谢通路及活性氧代谢通路可能参与花生抵抗黄曲霉侵染、定殖及产毒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多组学技术的发展,更多具有抗黄曲霉活性的物质将被发现和验证,以发掘更多抗黄曲霉花生种质资源及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27.
采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巢式群体的5个组合的F2家系的荚果性状进行了遗传模式解析,以期了解巢式杂交群体的荚果性状遗传变异特点。结果表明,巢式杂交群体具有丰富的荚果性状的变异类型,荚果长、宽和百果重在5个组合中的最小值至最大值变异幅度分别为(14.30~22.09)mm~(38.36~45.12)mm、(7.06~10.47)mm~(17.13~22.74)mm和(62.41~94.38)g~(266.75~364.00)g。荚果长与荚果宽、荚果表面积、荚果表面周长、百果重的相关性均极显著,与荚果长宽比的相关性较小;荚果宽与荚果表面积、荚果表面周长、百果重存在正相关,与荚果长宽比存在负相关。不同杂交组合的不同果型性状的遗传模式均有差异,最佳遗传模型为两对主基因加性-显性模型和两对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主基因遗传力22.79%~91.62%,不同群体中的基因效应值各不相同,表明多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的不同遗传效应以及遗传背景差异对荚果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为利用NAM群体开展荚果性状QTL定位及分子标记开发、为专用型花生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甜味是与花生口感及风味高度相关的遗传性状,花生的甜味主要来源于花生籽仁中的蔗糖,蔗糖含量达到6%以上时,其口感及风味较好。因此,提高花生籽仁的蔗糖含量是改善花生口感及风味的关键因素之一。但迄今为止,对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遗传分析未见报道。本研究以2组高、低花生籽仁蔗糖含量正反交组合,4个世代(P1、P2、F1和F2)为材料,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花生籽仁蔗糖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花生籽仁蔗糖含量受2对加性主基因+多基因控制,结合两组最优遗传模型均是E-0模型(MX2-ADI-AD)即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是最优遗传模型。该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在以高花生籽仁蔗糖含量为母本的正交组合中表现较高(84.96%和83.00%),在以低花生籽仁蔗糖含量为母本的反交组合中主基因遗传率偏低(69.52%和60.32%);相反,多基因遗传率在正交组合中表现较低(14.87%和16.75%),在反交组合中表现较高(30.23%和39.25%),说明该性状有明显的母体效应。通过对花生F2 群体籽仁蔗糖含量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确定最适遗传模型并掌握其遗传规律,为高蔗糖含量花生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信息,为进一步进行QTL定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9.
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随机选用3个珍珠豆型和3个普通型花生品种,采用Griffing 双列杂交方法Ⅰ,分析9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主茎高和侧枝长的遗传是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并存,且以加性效应为主;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的遗传为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并重;饱果数、秕果数和出仁率为加性遗传;单株果重为加性、非加性和正反交效应共同控制;籽仁重也同时受加性、非加性和正反交效应共同控制,但以加性效应为主.(2)远杂9102是一个饱果率高、出仁率高、丰产性好、遗传基础丰富、配合力高的的优良亲本;狮头企等农家品种也有其特殊的利用价值,且作母本更优.(3)以加性遗传或以加性为主遗传的主茎高、侧枝长、饱果数、秕果数和出仁率等性状可在早代开始选择,其它性状可在中高世代进行选择,并讨论了供试亲本的利用价值和后代选择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0.
将 2个珍珠豆型材料和 3个普通型材料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 1 0个杂交组合 ,连同亲本一起进行试验 ,采用ADM模型估算 7个农艺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 ,主茎高、侧枝长、单株秕果数、单株生产力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 ,狭义遗传力较高 ,早代选择效果较好。结果枝数以显性效应为主 ,狭义遗传力为0 ,不宜在早代选择 ,试验还对亲本的加性效应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