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0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51篇
  24篇
综合类   119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微波土壤处理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设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设施内作物病虫草害和农药危害问题也日益突显。本文首先介绍了微波利用热效应和生物效应处理土壤中病虫草害的原理,分析了国内外微波土壤处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最后指出微波土壤处理设备的发展趋势,这将对微波处理连作土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从国内各育种单位引入了7个不同西瓜品种,在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条件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西农8号、陇抗1号属中晚熟品种,单果重及小区产量最高,品质好,可作为秋冬茬栽培的主栽培品种;珍田9号早熟、果皮薄、口感好,建议作为早春茬栽培的主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03.
小麦种质资源及品种对小麦黄矮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黄矮病是中国小麦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为得到抗小麦黄矮病种质资源及品种,2007-2008年,采用诱发行早播的方法鉴定了383份小麦种质资源,并对252种小麦品种使用堆测法进行人工接种鉴定,得到182种抗病种质资源和17种抗病品种.经重复鉴定,从中筛选出抗病种质资源23份,抗病品种15种.小麦感染BYDV后,临203、晋麦47具有一定的恢复现象,并结合受害品种的产量损失来确定其耐病特性.  相似文献   
104.
低温障碍是造成河西走廊温室蔬菜减产的一大生理病害。为了掌握不同类型日光温室及蔬菜抵抗低温冷害和冻害天气的能力,自2008年1月中旬起,笔者在甘州、临泽、高台3县(区)设立6个不同类型的点开展了相关方面的观察和记载。分析了造成低温障碍的原因,提出了科学建造温室、配套水电设施、增施有机肥、增加覆盖物、架设碘钨灯、嫁接育苗、低温锻炼、喷施防冻剂等预防措施,并立项开展温室蔬菜低温障碍研究,特别是冰核细菌与蔬菜冻害关系的研究。最终实现控制或减轻蔬菜冻害是蔬菜冻害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5.
分析福建省百香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从发展规划、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平台建设、市场建设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6.
正西番莲又称百香果,属西番莲科多年生攀缘藤本常绿果树,原产于巴西,现盛行于中国台湾省、欧洲、美洲和澳洲,因其果汁营养丰富,散发出100多种水果香味而得名。西番莲可鲜食,又可加工成果汁、果冻、果脯等。我国主要分布在广西、福建、广东、云南等省(自治区),面积12.6万亩左右,鲜果产量仅12 600 t,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西番莲当年种  相似文献   
107.
根据甄选的中国529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的观测资料,利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了全国年际参考作物蒸散量,探究了中国1961-2010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趋势与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通过对中国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发现1961-2010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先有下降趋势(1961-1993年),下降幅度不大,后又有缓慢的回升(1994-2010年),但总体呈下降趋势;(2)通过对各站近50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平均值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发现中国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明显大于东北地区和中部腹地;(3)中国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风速和气温(气温影响范围广,风速影响程度大),也与中国地形复杂、面积广阔、经纬跨度大、各地气象条件差异导致作物蒸散能力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08.
植保无人机作为新型农业机械在作业效率、安全性、适用性、利用率、成本等方面与传统人工施药和地面机械施药相比具有诸多优势,而植保无人机有效喷幅的确定是精准作业的前提。以自行设计的具有液位显示功能的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开展雾化喷洒试验研究,通过雾滴处理软件DepositScan对水敏纸上的雾滴进行分析,结合有效喷幅判定方法,得出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的有效喷幅,为实施植保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针对传统的野生蜂蜜纯手工获取方式存在效率低下,分离的蜂蜜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型的野生蜂蜜分离机。该机采用内外桶结合的方式,先在内桶中放入待取蜜的野生蜂巢,采用丝杠带动压盘的方式对野生蜂巢进行挤压,结合内桶的离心运动将蜂蜜从离心桶中快速甩出,然后经过外桶中设置的过滤系统,实现野生蜂蜜的提取。对野生蜂蜜分离机进行了实际测试,一桶可装蜂脾6 kg,蜂蜜浓度低时7 min左右即可完成分离,蜂蜜浓度高时需要10 min。结果表明,该机解决了传统手工分离时混杂破碎蜂巢的问题,对于提高野生蜂蜜的获取效率,提升野生蜂蜜的提取质量发挥了极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提高水酶法提取亚麻籽油的提油率,该文探究了亚麻籽表面黏质物的存在对水酶法提取亚麻籽油提油率的影响,并对热水浸提法脱除亚麻籽黏质物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亚麻籽油的提油率随亚麻籽表面黏质物的减少而升高,未脱黏亚麻籽的提油率为69.20%±1.51%,渣相含油量为26.00%±1.24%。经100℃浸提脱黏后,黏质物的脱除率为94.69%±1.94%,此时亚麻籽的提油率可达84.26%±0.63%,渣相含油量降低至10.45%±0.89%。对热水浸提脱除黏质物的工艺(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体系p H值、料水比以及浸提次数)进行了单因素优化,发现在浸提温度85℃、p H值3、料水比1:7 g/m L、浸提2次,每次浸提60 min的条件下,黏质物的脱除效果最好,脱除率为97.88%±0.69%,脱黏后亚麻籽的提油率可达84.47%±0.53%,亚麻籽油和蛋白质的损失率分别为0.70%±0.16%和10.78%±0.41%,且浸提脱黏过程对水酶法提取亚麻籽油的品质(酸值和过氧化值)无显著影响。此外,浸提脱黏过程还可有效去除亚麻籽中的抗营养因子生氰糖苷,使生氰糖苷的含量由浸提前的(242.6±0.8)mg/kg显著降低到浸提后的(7.1±0.6)mg/kg。该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热水浸提脱黏工艺,显著提高了后续水酶法提取亚麻籽油的提油率,同时也有利于亚麻籽多糖的回收和亚麻籽粕的进一步利用,为亚麻籽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