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8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6篇 |
农学 | 63篇 |
基础科学 | 49篇 |
47篇 | |
综合类 | 270篇 |
农作物 | 29篇 |
水产渔业 | 2篇 |
畜牧兽医 | 127篇 |
园艺 | 61篇 |
植物保护 | 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49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8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利用自行研制的纵轴流风筛式清选装置试验台,对不同离心风机转速、不同离心风机出口倾角和不同曲柄转速影响下的筛下物和含杂率沿筛子横向分布规律进行试验研究,得到筛下物总重、籽粒重、杂余重和含杂率沿筛子横向的分布规律,对于指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93.
94.
在大田环境下,以辽粳294、开粳1号为材料,在灌浆期设置5个水分梯度处理,研究了水稻冠层温度日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水分状况、产量生理特性、稻米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冠层温度低于气温,但与其显著正相关。梯度水分处理导致冠层温度和冠气温度差逐级升高,即土壤水势降低,冠层温度升高,冠气温度差绝对值增大;2)相同环境条件下,抗旱性弱的品种辽粳294的冠层温度低于抗旱性强的品种开粳1号;3)水分胁迫下水稻冠气温度差与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产量、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脂肪酸和食味值呈显著负相关,与秕粒数、垩白度、垩白粒、碎米率呈显著正相关;4)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随土壤水势降低而下降,且抗旱性强的品种开粳1号的光合性能较强。相关性分析表明,两个品种冠气温度差与其光合性能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5)开粳1号的气孔密度显著大于辽粳294,而气孔长度和气孔宽度极显著小于辽粳294。综合分析表明,在灌浆期辽粳294和开粳1号在土壤水势为-0.02~-0.03 MP时,平均冠气温度差分别维持在0.9℃和0.8℃时对产量影响不显著(达到水分临界水平),可作为水稻灌浆期的节水灌溉指标。 相似文献
95.
张文忠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
"课堂环境下"的英语学习"少有习得"(acquisition-poor).外语课堂环境至少有以下含义英语较大程度上是知识而非必需的谋生手段,这一特点常常导致学习动机不足;用于真实交际的语言输入数量严重不足,质量粗糙;外语学用分开;学习难度大、所需时间跨度长、学习过程易受干扰,学习者难以长期保持英语学习自觉性.这些特点影响了二语习得的过程,并与其它因素共同造成外语学习的"费时低效".文章以英语学习为例,论证了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指出教师帮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96.
新疆石河子农耕区鼠类群落结构及其危害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6~9月,在石河子农耕区依不同生境类型选择9个样地,以夹夜法布夹11 300夹次,共捕获鼠417只,鼠种由小家鼠、灰仓鼠、红尾沙鼠、褐家鼠等10种组成.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鼠类群落划分为3种类型:农田-林地鼠类群落(小家鼠 灰仓鼠 根田鼠)、荒漠-沙地鼠类群落(子午沙鼠 红尾沙鼠 大沙鼠)和城市居民点鼠类群落(褐家鼠 小家鼠 灰仓鼠).其中,农田-林地鼠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高.根据鼠类群落结构特征,并结合鼠害发生状况将垦区鼠类危害型划分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97.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蛋白过敏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功能的影响。对照组饲喂无大豆蛋白日粮,试验组饲喂含32%去皮豆粕日粮。试验仔猪7日龄补饲,28日龄断奶,至49日龄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日增重降低37.5%(P﹤0.01),料重比增加59.9%(P﹤0.05);试验组仔猪28和35日龄血清中,二胺氧化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2.9%(P﹤0.05)和13.6%(P﹤0.05),内毒素浓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7.0%(P﹤0.05)和20.0%,D-乳酸(D-LAC)浓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0%(P﹤0.05)和28.0%(P﹤0.05),D-木糖(D-Xylose)浓度则分别降低了29.0%(P﹤0.05)和11.1%。上述结果提示由大豆蛋白引起的仔猪过敏反应,使仔猪肠道功能受损,营养物质吸收减少,有害物质进入体内,最终导致仔猪生长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98.
99.
两种穗型粳稻不同粒位籽粒垩白性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典型的直立穗型和弯曲穗型粳稻品种为材料,对两种穗型粳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外观品质性状的差异及其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粳稻品种的穗型特征与品种间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透明度高低无直接的联系。同一稻穗内的不同部位间籽粒相比,垩白粒率、垩白度基本都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透明度则基本相反。同一稻穗内的不同枝梗间相比,着生在二次枝梗上籽粒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相对较高,而一次枝梗上的籽粒相对较低,透明度则相反。同一枝梗间的不同着粒部位相比,一次枝梗上6个粒位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第1,5,6粒位较低,第2,3位较高,二次枝梗上3个粒位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第1粒位最低,第2粒位最高,透明度则相反。粳稻穗型特征与品种间外观品质的优劣并无直接联系,同一稻穗内不同籽粒间的外观品质好坏与其颖花在穗上的开花顺序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0.
秸秆还田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稻米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采用大田试验,以水稻品种盐丰47为试验材料,设置秸秆还田(S)和不还田(CK)处理,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产量、稻米品质、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处理水稻产量低于CK,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S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成熟期叶、茎和鞘的干重及占总干重比例,但各部分干物质输出率和转运率显著降低。S处理极显著地降低了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稻米的食味值,对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无显著影响。S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土壤的全钾含量和C/N无显著影响。S处理水稻抽穗期土壤铵态氮含量、乳熟期和成熟期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CK。说明辽宁地区推广秸秆还田有利于培肥土壤,改善稻米品质,不会显著影响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