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8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通过非线性分段回归模型,分析随环境温度逐渐升高,肉鸡体表、体核温度和呼吸频率开始升高时的环境温度,即拐点温度(IPT),估测肉鸡热中性区、热舒适区的上限温度。方法 试验选择21日龄AA肉鸡10只,饲养于人工环境控制舱内。舱内温度由18℃开始,每0.5 h升高1℃,至33℃维持0.5 h后,逐渐降至20℃,循环3 d。利用微型温度记录仪连续监测肉鸡体表和体核温度(每10min记录1次)。结果 经非线性分段回归分析,3次(天)估测出的肉鸡体表温度的拐点温度(IPTST)分别为21.18、21.09、21.13℃,平均21.13℃。肉鸡IPTST个体之间的变异较大,3次测定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31、6.15、5.64;而同一只肉鸡3次估测的IPTST差别较小,10只鸡的变异系数平均为0.52,表明这种估测IPTST的方法重复性较好。肉鸡体核温度的拐点温度(IPTCT)3次测定的结果分别为27.80、27.98、27.67℃,平均27.82℃。个体之间IPTCT的变异系数为2.82、2.75、2.78,而同只肉鸡3次估测的IPTCT变异较小,平均变异系数为0.90,表明这种估测IPTCT的方法重复性较好。肉鸡呼吸频率的拐点温度(IPTRR)3次测定的结果分别为28.42、29.52、29.25℃,平均29.06℃。由于肉鸡在高温环境下喘息并非持续发生,本试验呼吸频率的测定时间过短(每个温度下每只鸡测定了1 min),造成部分肉鸡测定的呼吸频率过低,导致估测的IPTRR偏高。结论 根据热中性区的定义,3—4周龄肉鸡热舒适区上限温度即为IPTST(21.13℃),而热中性区上限温度应低于IPTCT(27.82℃)。  相似文献   
52.
本试验旨在研究持续不同温度(21、26和31℃)处理对肉鸡生长性能、生理指标、采食量和饮水量及相关血清激素含量的影响,探讨水料比(W/F)能否作为肉鸡热舒适评价的指标。试验选取144只22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转入环境控制舱,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公母各4只)。适应期7 d,温度21℃,相对湿度60%。29日龄时,试验温度分别调整到21、26和31℃,相对湿度60%。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肉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极显著降低(P0.01),料重比(F/G)极显著升高(P0.01),其中21和26℃组肉鸡F/G无显著差异(P0.05);肉鸡平均日饮水量(ADWC)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环境温度升高全期W/F、水重比(W/G)极显著升高(P0.01)。2)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肉鸡体核温度、呼吸频率极显著升高(P0.01);相比21℃,31℃组肉鸡血清瘦素(LEP)含量显著升高(P0.05),抗利尿激素(ADH)含量显著降低(P0.05);26℃组与21、31℃组肉鸡血清LEP、ADH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肉鸡血清胆囊收缩素(CCK)、醛固酮(ALD)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第1天、前3 d、前7 d及全期14 d肉鸡W/F与肉鸡ADG、ADFI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第1天、前3 d肉鸡W/F与肉鸡F/G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前7 d、全期14 d肉鸡W/F与肉鸡F/G呈显著正相关(P0.05)。4)肉鸡每日W/F与环境温度、肉鸡体核温度、呼吸频率呈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本试验条件下,肉鸡W/F反映出不同温度下肉鸡的冷热程度,可作为偏热环境下肉鸡热舒适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53.
不同厚度蒸汽压片处理对玉米活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以未处理的玉米及两种不同厚度蒸汽压片玉米(压片厚度为1.5mm,SFC 1.5;压片厚度为2.0mm,SFC 2.0)为材料,采用营养成分分析、活体外人工瘤胃产气量试验,研究不同厚度蒸汽压片处理对玉米营养成分、淀粉糊化度和活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厚度蒸汽压片处理显著降低玉米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玉米的淀粉糊化度(P0.05);并且显著提高了玉米在瘤胃液内的淀粉降解率和体外产气速度(P0.05),显著降低了瘤胃液中氨态氮(NH3-N)浓度(P0.05);降低压片厚度(1.5和2.0mm),蒸汽压片玉米淀粉糊化度增加约17%(88.76%和71.60%),SFC 1.5的体外产气速度、4h干物质和淀粉产气率显著高于SFC 2.0(P0.05)。不同厚度蒸汽压片处理对玉米瘤胃48h产气量、12和24h瘤胃液pH、总挥发性脂肪酸产量及乙酸、丙酸、乙酸/丙酸、异丁酸、异戊酸、戊酸摩尔比影响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不同厚度蒸汽压片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在瘤胃内淀粉降解率和降解速度,降低瘤胃液中氨态氮浓度,而对48h产气量及其他发酵参数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4.
55.
根据窝别、体重将16头阉公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补铬组,每组8头,试猪个体饲养在猪舍(25~34℃)的包塑代谢笼中,补铬组日粮补加铬300ug/kg饲粮(以吡啶羧铬形式 ),研究补铬对高温环境中猪的铬代谢、生理生化反应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得出:1.对照组猪的血浆铬含量随着高温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P〈0.01),尿铬排出量与高温时间之间呈“先高后低”关系,即在短期内,高温啬尿铬排出量(P〈0.01),尿铬排出  相似文献   
56.
急性短期高温应激对猪的铬代谢及血液中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8头安置有颈静脉血导管的阉公猪研究急性短期高温应激(33℃,50%RH,3h)对喂食状态下猪的铬代谢、血液中激素含量的影响,得出以下结果:1.急性热暴露使猪的血浆铬含量急剧上升,热暴露30min时平均升高181%(P<0.05),60min时的血浆铬是热暴露前的4.7倍,此后逐渐下降,至热暴露结束2h后下降到热暴露前水平。说明急性热暴露使机体迅速动员铬代谢库中的铬参与代谢反应。2.急性热暴露显著增加尿铬的排出量(P<0.001),约为适温时的2倍,表明急性短期高温增加铬的丢失,因此高温时机体对铬的需要量增加。3.猪在急性热暴露期间血浆皮质醇浓度逐渐上升,自热暴露前的11.9ng/ml,经120min升至25.1ng/ml,180min时仍维持在24.7ng/ml,显著高于热暴露前(P<0.05),热暴露结束后逐渐下降。表明,急性热暴露促进猪机体释放皮质醇。4.热暴露日猪的日平均胰岛素含量显著低于热暴露前1d的(P<0.05)。  相似文献   
57.
本试验旨在研究持续偏热环境下饲养密度对肉鸡盲肠菌群多样性、挥发性脂肪酸和血清脑肠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选取22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肉鸡144只,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单笼饲养。将3个组的肉鸡转入环境温度为21℃、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控制舱适应7 d。29日龄时开始正式试验,单个鸡笼饲养面积为0.64 m2,饲养密度分别设置为每笼6只(公母各占1/2,Ⅰ组)、每笼8只(公母各占1/2,Ⅱ组)和每笼10只(公母各占1/2,Ⅲ组),环境温度为31℃,相对湿度为60%,试验条件维持至试验结束,共计14 d。结果表明:1)偏热环境下Ⅱ组肉鸡盲肠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且Ⅰ组和Ⅱ组间比Ⅰ组和Ⅲ组间盲肠菌群相似性低;2)偏热环境下Ⅱ组饲养密度有利于盲肠普通拟杆菌(Bacteroides vulgatus)的定植;3)偏热环境下饲养密度对肉鸡盲肠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第7天,偏热环境下Ⅱ组肉鸡血清5-羟色胺(5-HT)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偏热环境下饲养密度对肉鸡血清血管活性肽(VIP)和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偏热环境下饲养密度可改变肉鸡盲肠菌群多样性与结构以及血清脑肠肽5-HT的含量,但不影响盲肠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58.
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可以被金属、氧化剂、细胞因子和糖皮质激素等多种因素诱导的蛋白质。它参与多种应激反应,被誉为一种多功能的"应激蛋白"。本文就MT在各种应激反应中的产生、调控及发挥的功能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正常者的左心室心肌强化程度,为应用CTA判断冠脉狭窄患者左心室心肌缺血(心肌强化程度减低)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行64排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中冠脉正常者161例为观察对象,观察其室间隔中部、左心室前壁中部、底壁中部、心尖部4个感兴趣区(ROI)测量其平扫及增强时的心肌密度(CT值),分析其左心室心肌强化情况.结果 161例观察对象的各ROI强化值有一定差别,由高到底依次为左心室底壁、室间隔中部、左心室前壁、左心室尖部;各ROI左心室心肌强化值女性高于男性(均P<0.01).结论 64排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中冠脉正常者的左心室心肌强化程度的初步参考范围为(55.15±9.65) ~ (67.28±8.36) Hu,可为进一步应用CTA判断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缺血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